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親征被俘,明朝50萬大軍為何選擇坐以待斃?

自朱元璋擊敗群雄,建都南京,到崇禎皇帝以身殉國,自縊煤山,明王朝歷經16位皇帝,政局不能說毫無波瀾。有時遭遇內憂,藩王反側,有時經受外患,煙起邊陲,明朝不時興師,有成有敗,不過是兵家常事。

然而,大明帝國浩蕩276年間,有一戰,卻最為恥辱,它對明朝軍隊的重創、國力的消耗、政治影響的深遠,很難有其他事件超越,它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親征被俘,明朝50萬大軍為何選擇坐以待斃?

這場戰役,明軍號稱50萬兵力(實際至少25萬)折損大半,當朝60多位大臣死難,皇帝明英宗被俘,幾乎等同於古代版的“集體斬首行動”,明朝政體遭受空前重創。

那麼,這場原本浩浩蕩蕩、信心十足的御駕親征,為什麼最終演變成一場精銳覆沒的慘案呢?不得不從兩個關鍵人物說起:一是明英宗,二是宦官王振

時值公元1449年,正統十四年。時間過得很快,22歲的明英宗朱祁鎮,已經進入主政的第十四個年頭。

十四年前,1435年,明宣宗駕崩後,傳位英宗,當時的明英宗朱祁鎮只有九歲,無法親政。朝政交由奶奶、太皇太后張氏主持。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親征被俘,明朝50萬大軍為何選擇坐以待斃?

張太后不愧為明仁宗的皇后,她拒絕了垂簾聽政的建議,刻意隔絕孃家外戚,同時重用前朝三楊(楊榮、楊溥、楊士奇)、貶斥宦官。一時間大明王朝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天下大治。

然而,就在幾年前,張太后、三楊等人相繼離世。剛剛20出頭的明英宗,青春年少,自然無法體會祖宗創業的艱難,漸漸的,朝廷之中西風壓倒東風,宦官勢力死灰復燃。

首先嶄露頭角的,就是王振。

皇帝幼衝,奸佞上位

王振最初在東宮任職,擔任局郎,工作是服侍太子,因而和英宗兩人本就相熟。直到登基後,太后、三楊一死,新的內閣成員資歷比較淺,王振的機會終於到了。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親征被俘,明朝50萬大軍為何選擇坐以待斃?

明史記載:

振狡黠得帝歡,遂越金英等數人掌司禮監,導帝用重典御下,防大臣欺蔽。於是大臣下獄者不絕,而振得因以市權。

會哄明英宗開心的王振,很快皇帝的提拔下,越過競爭者掌控了司禮監。

他投年輕皇帝所好,告訴英宗,對大臣必須使用嚴刑,這樣才不敢矇騙皇上。一時間,下獄的大臣絡繹不絕,王振藉機大搞特搞權利變現,飛揚跋扈,十分囂張。

王振罪惡行徑之多,今天已經無法一一列舉。

明史記載,有的官員因為抨擊他而被下獄肢解,有的因為沒有禮遇他而被戴枷示眾,有的因為沒有向他跪拜而被戍邊到“比較大的城市”鐵嶺,不一而足。

然而,明英宗對王振的行徑卻選擇了視而不見,非但如此,他對王振更以“先生”相稱,使其榮耀等身。工部侍郎、兵部尚書、都督指揮等職務先後被宵小之人佔據。廷臣只有唯唯諾諾,夾起尾巴保命。

有道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上天欲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而王振距離瘋狂,只差一匹馬的距離。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親征被俘,明朝50萬大軍為何選擇坐以待斃?

禍起邊境馬市

正統十四年,瓦剌(即西蒙古)照例和明朝展開馬市貿易,瓦剌賣出、明朝買入。但這一年,約定的價格卻被王振刻意削減。西蒙古使者忿而退市,同年秋天,西蒙古報復性大舉入寇。

王振的壞,在於任何事情都出於一己私慾,而不顧其他。他隨即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背後野心卻昭然若揭——這一役如果成功,王振在大明朝的權威一定會登峰造極。

顯然,這樣的局部戰爭——甚至連局部戰爭的級別都不夠——充其量只算是邊境襲擾,派出幾員得力大將應對就足夠。

古語道“君子不涉險地”,今天看來,實在看不出明英宗有任何親征的必要性可言。

大臣們交相進諫,明英宗卻一意孤行。

七月,明英宗親率二十萬兵馬,號稱五十萬大軍,北征瓦剌,同行大臣包括各部尚書在內,至少七十餘人。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親征被俘,明朝50萬大軍為何選擇坐以待斃?

大軍由北京出發,北行166公里至宣府(今宣化),當時秋時驟變,天降狂風暴雨,仍然有大臣堅持請求英宗起駕回京。這樣的惑亂軍心讓王振十分惱怒,於是對隨軍大臣極盡凌辱之能事。

成國公朱勇等彙報情況都要“膝行”,尚書鄺埜、王佐由於觀點不一致竟然在草中罰跪。

甚至,連王振的黨羽、欽天監鑑正(即天文臺臺長)彭德清都認為,天象不宜出師,王振都完全不聽。

不難推測,此時的王振已經全然不從軍事角度考慮,他需要的,只是博一次戰勝,以此邀功。至於英宗安危,大明利益,並不在他考量之內。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親征被俘,明朝50萬大軍為何選擇坐以待斃?

大軍再由宣化折向西行,到達200公里之外的大同,至此,王振仍然執意北上討伐瓦剌。直到大同的鎮守太監郭敬把敵情一五一十通報之後,“振始懼”,王振才開始知道事態嚴重,不得已宣佈班師。

如果按照原路線,全速回撤,那麼歷史上的土木堡之變也許就不會發生了。

然而,王振卻沒有這麼做。

距北京僅100公里,土木堡之變

不顧大同總兵郭登和大學士曹鼐的反對,王振執意從大同往偏南方向的蔚州進發。

為什麼要繞道蔚州?原來是因為蔚州是他老家,王振想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炫耀一番。

在警情沒有解除的情況下,20萬大軍在野外大型迂迴,世所罕見。史料記載,從大同出發僅四十里,王振又改變主意,折返北上,選擇從宣府一路返回。

原因是,王振“

恐蹂鄉稼”,怕軍隊踩踏了老家的莊稼。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親征被俘,明朝50萬大軍為何選擇坐以待斃?

實則如此嗎?未必。這更可能是王振的一種託詞。想必此時,英宗不會糊塗到連命都不想要。明軍應該已經獲得情報,得知瓦剌軍逼近,於是明英宗給王振施加了壓力,迫使其按原計劃行進。

然而在搖擺之中,明軍浪費了大量時間,瓦剌大軍很快就追上明軍,為保護明英宗,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率五萬騎前去阻擊。

此時英宗和剩餘明軍則已經從宣化方向南行,來到宣化、北京之間的土木堡,一個船型的土築磚包的堡壘。

不幸的是,前去阻擊的朱勇等人“至鷂兒嶺,中伏死”,五萬明軍全部覆沒。瓦剌軍乘勝追擊,於8月15日這一天包圍了土木堡。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親征被俘,明朝50萬大軍為何選擇坐以待斃?

這時的明軍已經是疲憊之師,毫無鬥志,再加上兩天沒有喝水,渴到了極點,土木堡本來就是乾涸之地,打井兩丈都不見水。

瓦剌軍假意退兵,飢渴難耐的王振信以為然,馬上傳令,全軍由大營向南找水。可剛走出三四里,瓦剌軍隊就殺了個回馬槍,迅速將明軍從四面團團包圍。

之後的場面,實為慘烈。

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

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

毫無鬥志的明軍,絕望到了不做任何抵抗,甚至脫下盔甲,乾脆等死。瓦剌軍更看重戰利品,因此只砍殺了三分之一明軍,其餘時間則盡情擄掠。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親征被俘,明朝50萬大軍為何選擇坐以待斃?

這一戰,英國公張輔、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工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使在戰鬥中喪生,加上其他朝臣共66人被殺。明英宗也被活捉。

王振則被憤怒的御前護衛將軍樊忠舉錘擊斃。

蒙古軍大勝而歸,帶著明英宗這個超大隻的人質回到瓦剌。

這個時間點,距離大明創立已經過去81年,恰好是明朝壽命的三分之一。

這個時間點,大明朝剛經歷了五位皇帝,分別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成祖、仁宗、宣宗,這五位都是明主,數量也恰好相當於明朝皇帝總數的三分之一。

歷史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律:一朝不過300年,前三分之一鼎盛,中間三分之一維持,後三分之一擺爛。

明英宗正處於從鼎盛到維持的節點,本來是決定明朝走向的關鍵角色,然而他顯然搞砸了。

至此,大明從政體、軍力、到國家意志都受到重創。大明基業在這樣看似偶然的鉅變中,生出了不可彌合的罅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