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消失之後的倒閉失業潮


國家統計局3月2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38.3%,較去年全年回落35個百分點,低於去年同期24.3個百分點。


1. 1-2月,全國有24.7萬家企業倒閉


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全國有24.7萬家企業倒閉,其中廣東、山東、江蘇、四川、浙江位居前五。其中廣東就有逾3萬家。


訂單消失之後的倒閉失業潮

(1-2月份註銷企業數量排名前十的省份)

2.有外貿企業,訂單驟降八成

疫情之下,國內外展會紛紛推遲。“對於靠展會接單的行業而言,沒有展會,就意味著沒有新訂單。展會的取消導致訂單斷崖式下跌80%,去年3月接單1600萬人民幣,今年3月大概是250萬人民幣。”有出口商告訴《財經》記者。


看看近日訂單取消的報道↓↓↓

訂單消失之後的倒閉失業潮

訂單消失之後的倒閉失業潮

訂單消失之後的倒閉失業潮

訂單消失之後的倒閉失業潮

訂單消失之後的倒閉失業潮


3.“要麼裁員,要麼降薪,不然真的熬不住”

減員降薪也好,鼓勵員工自謀出路也罷,在溫州一家外貿公司負責人陸澤(化名)看來,實屬斷臂求生的無奈之舉。


目前整個供應鏈的現狀是:供應商不敢做,不敢賒賬;工廠不敢做,也沒辦法現金買材料;外貿公司進退兩難:工廠和客戶兩邊都是乙方。  這家企業所在地溫州,在供應鏈上有一個比較普遍現象,允許賒賬的存在。因為溫州一直信奉只要生意做起來、流動起來,才會有錢賺,如果都是現金,不利於整個鏈條的流動性。

一週前,浙江、福建、東莞的一些鞋廠開始遣散員工。由於大客戶的性質,工廠的所有生產要素都會圍繞幾個大客戶來運行,一旦停產,工人還要養,這樣每天都在虧錢。其實放工人走是很傷的,一旦疫情好轉,臨時招工是很難的,但即使這樣也要放掉,因為只發保底工資也養不了。

現在很多做大客戶訂單的工廠,已經開始安排工人離崗、鼓勵自謀生路。車間管理福利績效取消,只發保障生活的基本工資。都是快刀子割肉,沒等疼就掉了。


這家企業表示無論如何會硬撐過這個月,但是下個月會有一些減員,或者商量暫時性調薪的措施,不然,真的是熬不住的……

轉自:黑眼看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