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之普洱茶物語:丑時——鳳冠山

荒寂,寒氣自屈曲。

十二時辰之普洱茶物語:丑時——鳳冠山

古時候,牛在每天的凌晨1點到3點之間吃完草,為次日的勞動做著準備。因此古人把每天牛吃草的時刻命名為丑時。醜屬中央陰土,外寒而內中蘊暖陽。對應著人體的厥陰肝經。在這個時候是肝排毒的時刻,將一整天淤積體內的毒素轉化排出。

十二時辰之普洱茶物語:丑時——鳳冠山

牛給人的印象是厚重、誠懇、踏實。事實如此,牛作為農民生產農事的重要夥伴,在傳統刀耕火種的勞動方式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它為勞動人民節省了勞動時間、增加了勞動效率,是農事生產不可或缺的組分。牛還代表著誠懇與樸素,人們往往將埋頭苦幹、辛勤勞動的人比喻為老黃牛,使人一聽就有樸素、本分的感覺。有人覺得樸素、本分會使人覺得自己土不拉幾,其實這樣的想法何其荒謬。需知樸素、本分,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十二時辰之普洱茶物語:丑時——鳳冠山

老子崇尚樸素,簡單,他說:“大道至簡、大智若愚、大方無隅。”樸素代表著本真,代表著初心,更代表著堅持。當今倡導“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然而在物慾橫流的渾濁時間裡,又真真正正能有幾個人,保持著那份初心,保留著最初的明淨,引人深思。樸素是最美的,因為它不沾染任何雜質,如初生的嬰孩般純潔。來自無量山深處的鳳冠山古樹茶,恰恰保留了普洱茶最樸素純真的味道。

十二時辰之普洱茶物語:丑時——鳳冠山

提起無量山,或許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無崖子和李秋水隱居的劍湖。很巧,鳳冠山就坐落在離無量劍湖不遠的瀾滄江畔。鳳冠山位於雲南普洱市景東縣景福鄉勐片村,桃源秘境用來形容鳳冠山是最為妥帖的。或許是因交通閉塞的緣故,鳳冠山仍然保留著最原始淳樸的氣息。其所處位置得天獨厚,在鳳冠山周圍生存著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冠長臂猿以及銀耳灰葉猴,這兩種動物僅僅在無量山脈擁有,全球再無其他。

十二時辰之普洱茶物語:丑時——鳳冠山

鳳冠山也有深厚的人文歷史,山上有古寺廟、古建築遺址。而聲名顯赫的劉雲漢大先生,更是鳳冠山最好的人文名片。劉雲漢生於光緒己亥年,瀾滄江流域著名的大風水先生,民國時曾任景東縣教育局長。其人以正直善良著稱,樂善好施,雖然英年早逝,年僅37歲,可他的事蹟卻一代代傳了下來,成為當地道德的楷模。歷史上的“雲南滇西民主聯盟縱隊”同樣也是在鳳冠山成立的。

十二時辰之普洱茶物語:丑時——鳳冠山

南詔國時,在銀生(今景東)設銀生節度使,轄瀾滄江河谷諸地,包括今臨滄一帶。唐人樊綽著《蠻書·管內物產·第七卷》有這樣的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頭。”作為古茶山的鳳冠山種茶歷史最早可追溯於此。

十二時辰之普洱茶物語:丑時——鳳冠山

鳳冠山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常年雲霧繚繞。茶葉品種原始複雜,500年以上茶齡的古茶樹近百餘株。其茶葉特點就是帶有原始的味道,樸素淡雅,茶香高揚,頗有勐庫茶的風範。口感醇厚,生津迅速,唇齒久久留香。茶湯金黃油膩,具有金屬感,且耐沖泡,越往後,甜味越顯,淡淡的山果味,清新淡雅的草木香,讓人真正感受到原始樸素的氣息。

十二時辰之普洱茶物語:丑時——鳳冠山

也許是歷史遺忘了鳳冠山,讓它保留了最原始的樸素,成了一個世外的桃源。願這原始和樸素,能一直延續下去,讓它繼續被歷史遺忘。無名之樸,天下至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