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穀雨,溼氣來襲!想平安入夏?打開快看

未病先防,康加中華。

二月山家穀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今日穀雨。

為健康,做加法 | 進入穀雨,溼氣來襲!想平安入夏?打開快看

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下而上也”。

穀雨至,春已晚,萬物生長漸旺,天氣尚未盡熱,而溼氣已至。

此時節養生當以“柔肝、健脾、去溼”為要,以助肝氣升發,安然入夏。

穀雨養三髒

為健康,做加法 | 進入穀雨,溼氣來襲!想平安入夏?打開快看

一防傷脾

穀雨時節,脾臟多處於旺盛時期。

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人體的消化功能較強,有利於營養的吸收,此時應適時進食補血氣的食物,但不能像冬天一樣大補。

但此時空氣溼度大,而脾為溼土之髒,當溼邪犯脾時,反而易致脾失健運、脾胃不和,而出現食慾不佳等不適。

因此,穀雨養生要注意養護脾胃,在飲食上須加以配合。

此時,適宜多吃白扁豆、赤小豆、薏仁、芡實、冬瓜、陳皮、白蘿蔔、藕等健脾祛溼的食材。

另外,還可適當食用春季的新鮮野菜,如薺菜、菠菜、馬蘭頭、香椿頭、蒲公英等,以清熱解毒、醒脾開胃。

此外,養脾還需注意細嚼慢嚥,平日七分飽、不食冷、少食甜,少久坐,少思慮,不逞強,有空常按足三里。

二祛膽熱

春季是萬物生髮的季節,很多人都會出現偏頭痛、眩暈、咽痛、眼紅、血壓升高等不適。

這些問題多集中於肝膽,可以通過按摩或敲打肝經和膽經來緩解。

日常要注意避免熬夜,飲食上可食用具有滋潤作用的食材,如銀耳、桑葚、蜂蜜等,以滋潤生津、益陰柔肝,防止肝陽過亢。

另外,要收斂膽火/滋補肝木,著名中醫人羅大倫博士推薦烏梅白糖三豆飲。

材料:黑豆(黑豆要用黑皮綠瓤的)、黃豆、綠豆各20g,烏梅5-10顆,白糖2勺(以上約為1-2人份量)。

做法:將上述材料置於砂鍋中,加水沒過豆子三指節,熬2小時即可。

用法:代茶飲。

功效:清肝膽之熱,補虧虛津液。

注意:烏梅為藥用烏梅,可到正規藥店購買;此湯飲不宜隔夜食用,當日煮當日喝最佳。

三補肝血

春季應肝,很多人在春季會有睏倦乏力的感覺,這是因為肝血不足而導致陽氣生髮不足所致。

對於有這種症狀的人,可嘗試用菊花和枸杞子加大棗和蜂蜜來泡水喝,即可有效緩解困倦勞累之感。

另外,中醫認為,肝藏血而能視物。長時間用眼過度不僅會影響視力,還容易損傷肝血。

故而,穀雨時節最需護眼,大家平時可通過“運目”達保健之效。

即通過運睛、遠眺、瞪目、顧盼、眨眼、虎視(即作“怒目而視”狀)等動作,疏通經絡、行氣活血,以保護眼睛、增強視力、護肝養肝。

穀雨防三病

為健康,做加法 | 進入穀雨,溼氣來襲!想平安入夏?打開快看

一防感冒

穀雨節氣後,大風天氣多見,氣溫波動較大,平日的早、晚氣溫仍較低。

因此,民間也故有“穀雨寒死老鼠”之說。

此時,大家仍要適當“春捂”(以不出汗為宜),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及時增減衣服,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後吹風,以防感冒。

二防風溼

穀雨後風溼頑疾容易復發。

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關節部位的保暖。

由於裸露部位最易為溼邪所侵,所以穿衣時請務必護住關節。

建議大家平素不要久居潮溼之地,不要穿潮溼衣服,洗浴後頭發體膚要擦乾晾乾後方可睡覺,髮膚未乾時勿吹風,避淋雨。

最好在天晴時多外出曬太陽。

三防過敏

穀雨時節春暖花開、楊柳飄絮,人們的室外活動增加,此時最易誘發過敏性花粉症、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過敏性疾病。

因此,過敏性體質的人在這期間要特別注意防護。

平日,大家可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順便揉搓鼻翼,即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助緩解鼻塞、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症狀。

穀雨做三功

為健康,做加法 | 進入穀雨,溼氣來襲!想平安入夏?打開快看

一茶水洗臉

明代著名品茶專家許次紓在其所著的《茶疏》中談到採茶時節時說:“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

穀雨茶有清火、避邪、明目、利尿祛溼的功效,平日裡,大家每天飲用飲淡茶3-5杯,有很好的祛溼熱效果。

喝剩下的茶葉水則可以用來洗臉,以減少皮膚病的發生,也可以用紗布蘸茶水敷在眼部,有消除黑眼圈的效果。

方法:取潔淨紗布蘸取適量茶水敷於眼部,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鐘。

二按祛溼穴

溼氣通於脾,祛溼要從健脾補脾入手。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也是祛溼要穴。

該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

平時,可取坐位,以拇指按揉此穴,左右各60下,早晚各一次,以穴位感到酸脹為適度。

三勤健步走

穀雨時期運動養生需遵循“懶散形骸,勿大汗,以養髒氣”的原則。

此時,最佳運動方式就是健步走,切忌運動後的大汗淋漓。

因為,汗為津液所化,只有春季注意陽氣的有序生髮與津液固護,才能保持夏季的氣血充盛。

穀雨食三鮮

為健康,做加法 | 進入穀雨,溼氣來襲!想平安入夏?打開快看

進入穀雨時節後,脾胃旺盛,此時進補,往往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食香椿

穀雨食椿,又名“吃春”,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樹上青菜”之稱。

但是,由於鮮香椿中硝酸鹽含量較高,建議先用沸水焯過後再食用。

二食烏米飯

烏米飯是用南燭葉搗汁,浸泡糯米後,撈出放入木甑裡蒸熟而成。

糯米味甘、入脾經,能補中益氣;而南燭葉味酸、入肝腎經,能養肝腎,因此食用烏米飯有補益脾腎的功效。

三食桑葚

俗話說:“清明至,桑葉綠;穀雨時,桑葚紫”。

桑葚原本是農民用來果腹的水果,尤適穀雨時節食用,具有滋陰養血、生津止渴、烏髮明目的功效,但血糖高的人不建議食用。

桑葚中的硒是最重要的“護肝因子”。飲酒前吃桑葚幹,可以有效保護胃和肝臟不受酒精的損害,預防酒精中毒。

桑葚清洗的方法其實也十分簡單,將少許白麵放入盆中,順時針方向攪動桑葚,再用流動的水沖洗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