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財務基本面跟蹤


海康威視財務基本面跟蹤


去年11月末我們對該公司的財務基本面進行了分析並對其年度營收進行了簡單的財務預測,20年度年報披露後對比發現,年營收在我們的預測下沿低10億元,偏差幅度1.7%


2016-2019年度母子公司間大額的其他投資活動現金流產生的緣由是什麼仍未有相關解釋,疑慮依舊。另外一點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自2019年度2季度開始存貨就呈現高速增速的趨勢,僅從加強物料庫存以應對美國出口管制是否能夠解釋的通,亦或表明該司某些產品已經出現較大的庫存積壓。


2020年1季度,該司營收並未在受疫廣泛影響的環境下顯著下降,是意味著地產行業的堅挺會繼續保持還是需要從另一個角度審視財報?也許從地產行業的中報中我們會發現一點端倪。


近期判斷的小記:


1.五一節前a股盤後新加坡a50暴跌,外圍市場動盪,我們認為關鍵時點需要結合人民幣離岸匯率的情況來做研判,節後開盤恐會跟跌但跌幅有限,但從美元指數、石油期貨等情況來看,本次下跌可能是對未來中美貿易不確定性加劇的預期。


2.a股為什麼一直扶不起,為什麼有個風吹草動就先跌為敬?核心問題不在漲跌幅,不在t+0,這些只是交易技術問題,不影響全局。問題也不在側重於“融資功能”還是“投資功能”,這都是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真正的核心問題只有一個字——“信”,商業的基礎是建立“誠信”,“信譽”,“信任”之上,無信則不立。

買到手的股份,時時刻刻提心吊膽擔心踩各種各樣的雷,爆各種各樣的假,有個風吹草動人人都是草木皆兵,機構,遊資,散戶都不外如是,豈能不先跌為敬?

那麼,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融資功能真能得到發揮?不過是一級的忽悠二級的,二級的忽悠散戶的,賺一票就走而已。所以催生了康美,催生了樂視,也催生了瑞幸,不同的是,國際市場的錢不好忽悠,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如果,國內監管機構有把調查瑞幸的心態和手段也同樣用在國內市場,a股是否還會如今天的這般面目?

資本市場成績是有的,但不要站在成績上看成績,回頭想一想,如果能以誠為本,堅決打擊造假,這樣一直做過來,取得的成績是否更為巨大?是不是不會只靠房地產維持一個虛幻的繁榮。

一個個ipo的背後,融資的錢真的用於經濟實體了麼?如果感覺監管壓力大,能力範圍覆蓋不到,呼籲做空也比t+0強,做空是讓市場機制讓投資者用投資態度幫助監管,t+0不過就是增大波動性發揮交易技術而已。


3.在市場處於低位且流動性充沛的情況下,才是最經濟的併購時點,金融業的開放也勢必會推動券業整合,中信和中信建投合並與否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這個序幕何時拉開,目測應該不遠了。


前期驗證觀點:


1. 軍工股走強。


2. 中概股受到集體狙殺。



以上僅代表個人的研究意見和觀點,是否準確請讀者自行判斷,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