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有哪些攻補兼施的方法?

大秦232210164


《傷寒論》靈活運用八綱和八法辨證施治,攻補兼施佔其辨證立法的重要位置,在112首方劑中,約佔三分之一,即31首方劑。在攻補兼施大法應用中,根據各種複雜證候,又有不同的配伍用藥方法。具體配伍用法如下:

一、補益藥物與解表藥配伍使用:1、屬扶正解表扶陽解表的有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等;2、益氣解表者,桂枝人參湯;3、和營解表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4、和脾解表者,桂枝加芍藥湯。

二、補益藥物與清熱藥配伍:1、固表洩痞法,附子瀉心湯;2、和中消痞法,有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及甘草瀉心湯三方;3、溫下清上法,有黃連湯、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麻黃升麻湯三方;4、養陰清熱法,有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黃連阿膠湯等三方;5、清熱益氣法者,梔子甘草豉湯。

三、補益藥物與攻下藥配伍使用,有潤腸通便的麻子仁丸,治療脾約證。

四、補益藥物與利水藥配伍:1、溫心陽行水法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2、溫胃化飲法者,茯苓甘草湯;3、健脾利水法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4、溫腎化水法者,有真武湯、附子湯等;5、滋陰利水法者,豬苓湯。

五、補益藥物與行氣散結藥配伍的補虛消滯法,方用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六、補益藥物與通絡散寒藥配伍為養血通絡法,有當歸四逆湯和當歸四逆加吳茱萸湯。

七、補益藥物與降逆散寒藥合用,則為溫中降濁法,吳茱萸湯主之。

八、補益藥物與消痰化飲藥配伍,以旋覆代赭石湯補虛消痞。

九、補益藥物與安蛔藥配伍,成溫髒安蛔法治蛔厥,烏梅丸主之。

在攻補兼施的應用中,仲景的特點是:重視調護胃氣,善於扶陽益陰,貫穿“治未病”思想。





張正才中醫健康講師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實者攻之,虛者補之"是八綱辨證的基本治則。

《傷寒論》中,"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脈微欲絕"之純屬虛寒的四逆湯證、"大汗出、大煩渴、脈洪大"之純屬實熱的白虎湯證雖時有所見,但寒熱夾雜、虛實並見之證更俯拾皆是,遍及六經。

針對這種複雜證候,仲景往往寒溫並用、攻補兼施,充分體現了作為經方之祖高超的組方技藝和卓越的辨證論治水平。


坤瑩


《傷寒論》中的31首攻補兼施方劑探討了補益藥與其它祛邪之品的配伍方法、意義和運用規律,指出《傷寒論》攻補兼施方重視護胃氣,善於扶陽益陰,並精於寓防於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