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不解:為什麼吃的很多卻總是餓?專家解密都是它惹的禍!

糖尿病友不解:為什麼吃的很多卻總是餓?專家解密都是它惹的禍!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狀,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很多糖尿病患者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吃得並不少,卻時常感覺餓?糖尿病內分泌專家告訴你,因為體內血糖沒有控制好!糖尿病患者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進入組織細胞供應能量需求,人體缺乏能量供應,大腦就會發出飢餓信號,從而就會產生飢餓感。

怎樣減輕飢餓感?

1、 選擇低能量高容積的食物

糖尿病友不解:為什麼吃的很多卻總是餓?專家解密都是它惹的禍!

糖尿病患者多選擇一些能量密度低的食物,從而緩解飢餓感,用能量較低的蔬菜代替肉類,比如西紅柿,黃瓜,白菜,豆芽等替代一些含油量高,脂肪高的油炸食品或肉類。

2、 少食多餐

糖尿病友不解:為什麼吃的很多卻總是餓?專家解密都是它惹的禍!

糖尿病患者由於以前吃得多,現在需要限制能量攝入,從而會感到飢餓,但糖友要明白,控制飲食是為了將病情控制好,是為了身體健康,所以要能夠從心理上慢慢接受,慢慢適應。少食多餐就是將一頓正餐勻出幾頓吃,這樣就能夠減輕胰島素負擔,更好地控制血糖。

3、 粗細糧混吃

糖尿病友不解:為什麼吃的很多卻總是餓?專家解密都是它惹的禍!

粗糧比細糧更有營養,更抗飢餓,因為粗糧中富含膳食纖維,高膳食纖維具有能量密度低,胃排空慢等特點,容易產生飽腹感。粗糧包括:玉米,紫米,高粱、蕎麥、燕麥、麥麩以及各種幹豆類,黃豆、黑豆、紅豆、綠豆等、

4、 細嚼慢嚥

糖尿病友不解:為什麼吃的很多卻總是餓?專家解密都是它惹的禍!

有研究發現,吃飯細嚼慢嚥可以幫助改善飢餓感,而且飽腹感出現的時間更長,不容易產生飢餓。細嚼慢嚥會減少一餐中能量的攝取,有利於控制餐後血糖,建議每口飯咀嚼30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