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漢到明清,誰對中國領土面積的貢獻大?

1.秦朝

主要領土功績: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徵嶺南,平雲貴,北擊匈奴。

從秦漢到明清,誰對中國領土面積的貢獻大?

秦實行郡縣制,郡縣類似於今天的省縣體制,郡縣均統一隸屬於中央政府。因此凡秦軍征服並設立郡縣的地方,均為秦領土所有。夏商周之春秋戰國,中國之統治區域主要集中在黃河和長江流域,今天的兩廣、福建、雲貴基本不在中央政府管理範圍之內,頂多存在形式上的朝貢關係。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50萬大軍,平定嶺南,設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從此珠江流域正式進入中國版圖,後經大漢王朝的鞏固,延續至今。這一事件到現在仍舊在越南神劇中被視為“恥辱”(中國是抗日神劇,越南是抗中神劇)。

從秦漢到明清,誰對中國領土面積的貢獻大?


2.漢朝

主要功績:首次將西域地區、海南島正式納入版圖,還控制了今天越南北部。

從秦漢到明清,誰對中國領土面積的貢獻大?

經過漢武帝一朝連續對匈奴等草原勢力的打擊,漢朝最終控制西域,並於公元前60年設立西域都護府並駐守軍隊進行管理。“都護”統管著大宛以東、烏孫以南的三十多個國家,各國“自譯長、域長、君、監、吏、大祿、百長、千長、都尉、且渠、當戶、將、相至侯王,皆佩漢印綬”,確認是漢的官員(《漢書·西域傳》)

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標誌著西域正式納入漢朝的版圖,中央政權在這裡開始行使主權。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立行政管理機構、任命官員,派兵駐守並屯田,統計當地戶口,推行漢朝的政令等等,都是國家行使主權的重要內容,它由此奠定此後歷代中央政權管理西域的基礎。

3.唐朝

主要功績:恢復對西域的管轄,並設立六大都護府,管轄範圍囊括今天的中亞、蒙古高原、西伯利亞南部以及越南北部。

從秦漢到明清,誰對中國領土面積的貢獻大?


只是到了唐朝後期,國力衰落,中亞西域蒙古高原大部分不在統治之下,僅存在一些朝貢性質的藩屬關係。

4.元朝

主要功績:將西藏正式那入中華版圖,將全國劃分為很多行省,最北統治範圍到達西伯利亞。

從秦漢到明清,誰對中國領土面積的貢獻大?


5.明清

主要功績:鞏固了對西藏、東北地區、蒙古高原、西域的管轄,最終經過民國時期的變遷,形成了今天的中國疆域。

從秦漢到明清,誰對中國領土面積的貢獻大?

領土是國家持續發展的根基,雖然說生產力和科技發達可以彌補領土的短缺,也有諸多的小國最終成為發達國家。但是,一個國家如無位置優勢又短缺領土則基本沒有可能從落後發展成發達國家的。以新西蘭為例,面積雖只有27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僅僅4百萬,顯然人均佔有土地和資源數量龐大是其輕鬆成為發達國家的根基。而最窮困的國家海地,面積僅2.7萬平方公里,人口卻高達1千萬,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最終淪為又窮又亂的沒有希望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