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个共享单车二维码都可能被诈骗!“电诈大数据”让你提高警惕

扫个共享单车二维码都可能被诈骗!“电诈大数据”让你提高警惕

扫个共享单车二维码都可能被诈骗!“电诈大数据”让你提高警惕

冒充领导、公检法人员,娱乐节目中奖啦,淘宝刷单赚佣金,免押高额度贷款要不要……

如今,电信诈骗也随着时代“发展”了,以上传统的电信诈骗话术已不算稀奇。扫个共享单车二维码、租个司机来拉货、投资基金来理财都可能会遇上诈骗,你是否听过、遇过、甚至中招过?

扫个共享单车二维码都可能被诈骗!“电诈大数据”让你提高警惕

近日,南海公安在通报“飓风2017”行动战果时公布了一组数据,其中包括“破获500宗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返还被骗资金410余万元

”。结合警情状况,南海公安民警吴sir提醒道,“临近年底,各种电信诈骗又‘伺机而动’,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

针对2017年1月至9月的“大数据”,小南对电信诈骗背后的种种“套路”进行剖析,帮助广大市民,看清套路不受骗,春节回家更安心。

大数据解读电信诈骗

扫个共享单车二维码都可能被诈骗!“电诈大数据”让你提高警惕扫个共享单车二维码都可能被诈骗!“电诈大数据”让你提高警惕
扫个共享单车二维码都可能被诈骗!“电诈大数据”让你提高警惕

1数据透视

  • 网购、冒充熟人、刷单等老套路仍然吃香,中奖诈骗、退税补贴严打广宣之下有所下降;


  • 网络招嫖、投资理财等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市民“防不胜防”;


  • 圈子封闭、没有接触过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的外来务工人员更容易成为被骗目标;


  • 诈骗团伙年轻化,团伙作战更多,有些将电信诈骗变成了产业链条;


  • 打击方面,警方在网络赌博诈骗,网络招嫖诈骗,办理信用卡、贷款、提高信用额度诈骗等类案件上打击成效突出,但与此同时,网络购物、刷单信誉等类案件,打击难度仍然较大。

2热点解析

为什么你容易被骗?

1.电信诈骗分子擅长利用伪基站等非法手段,“广撒网”实施诈骗,大大提高骗局覆盖率;

2.个人信息的泄露,给了犯罪分子可趁之机;

3.被骗的事主中很大部分没有接触过电信诈骗的相关防范知识,警惕性不高;

4.骗子之所以得手,主要就是利用了当事人贪(中奖类诈骗)、怕(冒充公检法)、慌(家人出事儿)、缺(缺少常识和防范意识)等心理,他们依据这些心理,编造情定话术,且不断升级、完善,迷惑性很大。

扫个共享单车二维码都可能被诈骗!“电诈大数据”让你提高警惕

典型案例分享

1快递损坏双倍赔偿?竟是付款二维码

事主邓小姐酷爱网购,有次接到陌生来电,对方称是某快递公司员工,因其一个快递包裹在运送过程中弄丢了,要双倍赔偿,请邓小姐扫二维码后按操作接收赔款。随后,邓小姐收到一个二维码,一通操作后,自己账户被转走了3784元。

骗术揭秘:利用快递损坏双倍赔偿,让事主放松警惕,之后发来“钓鱼二维码”,在复杂的操作中,令事主迷失方向,步入“支付”骗局。

见招拆招:接到陌生电话不要慌,核实之后再做决定。

扫个共享单车二维码都可能被诈骗!“电诈大数据”让你提高警惕

2共享单车还车失败? 客服真假难辨

2017年7月,事主黄女士,接到自称某共享单车“客服”电话,称其上次还车失败,需要扣费1000元,她以为是诈骗电话,上网查询,却发现确实是客服电话,随即回拨。

对方表示,目前其账户的余额不足以扣费,需要充值。不过,对方可用“内部优惠价”替她垫付,黄女士只需把钱转到客服的银行卡上。根据对方提示,黄女士陆续转了8989元,后醒悟上当了。

骗术揭秘:诈骗分子先电话提醒,然后让其核实早已发布在网上的造假资料,随后引诱事主转账。

见招拆招:遇到“客服”来电一定要核实清楚对方身份,不要轻易转账。

小南提醒!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核实核实再核实

扫个共享单车二维码都可能被诈骗!“电诈大数据”让你提高警惕

1避免个人资料外泄,对不熟悉的金融业务尽量不在ATM机上操作,到柜面直接办理,切勿相信“银行账户涉及犯罪”等谎言。

2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当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尤其是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时,不要汇款,第一时间告知家人商量解决或咨询公安机关;公检法部门不会提供安全账户,不会指导你转账、设密码,更不会索要银行验证码。

3不贪小利,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诱惑获利信息,无论什么情况,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银行验证码等。

4对客户催缴电话费是电信部门使用客服电话,通过电脑语音进行提醒的一种商业服务手段,不可能直接转接公检法等执法部门。

5对冒充各类工作人员致电的诈骗方式,一定要注意来电显示的电话类型、留心改号软件。对于不熟悉,非正常座机和手机号码的来电,尤其是电话前带“00019”号码请不要接通。

6任何通过电话、短信要求当事人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为你提供“公证账户”、“安全账户”保护存款安全的,千万不要相信。

7提醒家中老人,保护好家庭及个人信息,如银行账号、银行密码、家庭住址等,老人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不要急于做决定,要先和家人沟通,防止受骗。

8认真审视每一条信息、每一个来电,不要轻信他人所言,遇事多与家人商量,或直接回拨号码进行甄别。

9万一上当受骗,或知道亲友被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嫌疑人账号和电话等详细信息,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并及时冻结账户,减低损失。

扫个共享单车二维码都可能被诈骗!“电诈大数据”让你提高警惕

来源|南海公安

扫个共享单车二维码都可能被诈骗!“电诈大数据”让你提高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