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易經大師曾仕強要反覆強調“三季人”的概念?

一杯清茶2357

三季人說法來自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有人來找孔子,看見正打掃院子的子貢,上前問到:

“你是孔子嗎?”

子貢:“我不是。你找我老師有什麼事?

來人:“我想問他一年有幾季?”

子貢:“這個問題我可以告訴你,一年有四季。”

來人:“不對,一年三季。”

子貢:“四季。”

來人:“三季。”

兩人爭辯不休,這時孔子從屋裡出來,子貢就請老師判定。

孔子看著來人說,“你說的對,一年三季。”

來人高興而去。

人走了,剩下子貢和孔子。子貢問孔子,“明明一年四季,老師為啥說三季?”

孔子,“那人一身綠衣,分明是田間蚱蜢,春天生,秋天死,從來沒見過冬天,在他的腦子裡哪有冬季的概念。”

說完,子貢馬上明白了。

三季人說的就是無知的人。曾仕強反覆強調三季人,就是讓我們遇到三季人的時候,不要爭辯,不要聲高,不要生氣。既然你改變不了對方,爭辯無用,聲高無禮,生氣有害,何不順著他來!

有人會說,做人要講原則,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可是你堅持原則又怎麼樣,無法解決任何問題,給自己弄一肚子氣,對方也不舒服。孔子的做法看似不講原則,其實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曾仕強管這叫圓通。他反覆強調三季人概念,其實就是強調做人要圓通。


豫有得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240, "group_id": 6412555469847527938, "media_id": 1554344541761537, "neardup_id": 17545256184839741751, "vname": "\\u4e09\\u5b63\\u4eba\

談者無語

三季人的故事,名曰圓通,其實是油滑和世故,不僅不應該提倡,而是應該檢討和反思。

曾先生如果只是偶然把類似的看法作為對待一定對象的權宜之計,並不錯,夏蟲不可以語冰嘛。如果一個人實在不可能理解你的思想,你說得再多,也無助於取得同心和同意,那確實不必要固執到底,把傳道解惑變成無謂的爭執。但是,中國文化的主流價值觀並非是叫你世故,練你的圓滑。

我們面對的現實和環境千姿百態,如何去應對,《易經》教導我們的首要原則是具備“元亨利貞”的四德,同時要有順應時位、順理謙從的坤德。剛不可過亢,柔不可沉溺,這是基本的原則。易經教我們,在窮處,要求通。你的意見別人不理解,並不是自己放棄溝通的理由,變哪,循循善誘是也。做教育,做人的思想工作,做指導工作,做朋友的真朋友,如此才算真誠。經過努力了,完全無效,才可以下一個評論:孺子不可教也,笑笑了事。《易經》和傳統文化,教我們的是真誠,是實事求是和尊重規律,其次是權變,是禮節。

曾先生的書裡面課裡面,這些都顛倒了順序,真誠呀,謙虛呀,崇尚真理呀,都變成了藏之內心的不用之器,追求全身保利,才是上策。這才是最大的世故,德之賊也,古來不受君子待見。那些權宜之計的妥協讓步,不講真話,並非君子的形象和表現,一點不值得去讚賞。

你會說,這些事不是很普遍嗎?我們不妨想象一下,如果都採取這種搗漿糊的精神,我們還能進步,還能比別人更有效率,比別人更聰明嗎?我們文化中比比皆是的存在,屬於糟粕的,需要謹慎驚醒,遇事先盤算個人得失,看顏色思考,如此陳陳相因,只能讓我們日趨沒落。這可不是孔夫子的風格,更不是《易經》的真意。我們文化中的真精神,不應該被改造成現代的職場政治學,只為年度獎金KPI值奮鬥和取捨的秘籍,“為小利者不可以成大事”,做事無論大小,精神格局不能庸俗。“三季人”的模式,恰恰概括了這種處事哲學的形象,實不足取。

曾先生的課,我不推薦朋友去聽。曾先生有幾點難於苟同。聽了曾先生幾課,每課都幾乎發現,曾先生有許多對易經和傳統經典的常識性錯誤。還有,發現先生的觀點不是來自《易經》等經典,本質上來自職場的常識和西方管理學的觀察結果,很多觀點,不是來自中國經典的啟示,而是已經流行在管理講座課堂的雞湯,曾先生學習西方管理學,自然對這些觀點爛熟於心,把它們拿到傳統文化課堂上講,似乎有移花接木的效果。也就是說,這些觀點和傳統文化無涉,在曾先生課堂上,傳統文化只是個工具和托兒。而且,傳統文化還要屈尊附就流行的文化,把自己的缺點當成優點,打扮成三流公司文化的背書,老闆的小秘,下層員工保飯碗的應班腳本。

曾先生的課,叫做中國職場政治學更加貼切。千萬不能當做《易經》等經典的普及課去聽。

曾先生關於《易經》的知識範圍,只是古代科舉所用的《周易》的讀本,先生的講解,沒有體現《周易》的豐富多彩和深刻內涵,聯繫的實際,是醬缸文化盛行的局部氛圍。

用傳統文化經典為職場讀本做註解,反過來,把這叫做普及經典,是一種現在流行的教育商業化的範式。如此普及中國傳統文化和經典的確實不止曾先生一人,曾先生和近些年紅紅火火的幾位大師,實際上從事的是學術和教育的商業化活動,不管本人意願如何,效果都是追求粉絲和變現,在這個層面上,我們只能說,各人要做個明白人,明白你要的是什麼。如果要的是經典的真精神,還是到經典本身和相應的課堂裡去看去聽,緣木求不到魚的。把曾先生叫做易經大師,實在不妥,曾先生真是易經大師,中國那麼多易經學者和出版易經作品的出版社,真叫斯文掃地。

對曾先生積極參與大眾教育的精神,很想光大國學經典的願望,和許多有價值的觀點,我們還是存有敬意並給予肯定的。


熱帶雨林的午後

融會貫通,曾先生是國學、西學和管理學大師,自然多講哲學在企業管理的應用。科班出身的人文學者也許認為曾先生的國學不純,甚至認為那是“職場政治學”。殊不知易學、儒學正是政治哲學,現代話政治的古希臘原意就是社交,職場是現代化社會的主要人生社交和競技場所,不講職場人際關係和管理難道要曾老師講如何種田嗎?

個人理解,三季人的寓言講的是如何處理人際關係不是如何就個人知識爭個高低,換言之,是關於國學的倫理不是古希臘形而上學的理念。做不到曾先生所說的孔子“看一眼就知道該說什麼話”,我們起碼應該做到他學生的忍耐,等客人走了以後再請教老師而不是當著他的面就開始爭吵。先磕三個頭是交學費,如此我們學會了以後碰到三季人該怎麼做了。不妨把吃眼前虧看作是對未來職場成功收益的投資,這叫倫理道學,現代話叫情商心理學。


Lauzi

我對易經大師曾仕強老先生的觀點立場並不贊同,曾老先生其實是一個強烈的實用主義者,在不同的場合,不同地點說的話是極其矛盾的,毫無原則可言,這就反映在“三季人”上。

在真理上你只要表達你的觀點,其它人可以表達不同的觀點,也許是你對,又也許是其它人對。這並不能免爭論,也許你認為對方是“三季人”,說不定對方是正確的呢,誰是“三季人”都沒明白,如何成為明白人呢?

打個比方說,以前我們認為天圓地方,有一天有人對你說:我們腳下是個球,外面是無垠的太空,這與我們的認知不同,不去了解一定認為對方是“三季人”了,其實相反。

這是我們文化的缺陷,對古人的盲目崇拜,對權威的盲回崇拜,所謂的國學沒有批判精神,這就出現了“一代不如一代”。現在國學熱中的那些名人都是如此,其實並沒有真正地理解就到處胡說八道裝大師。


神悅創

大致意思:有一天孔子弟子孑貢在掃地,來了一個人問孑貢:

你是孔孑嗎?

不是,我是他學生,有問題可以問我。

那好,我問你一年幾季?

四季啊!

不對,是三季!

兩人由此而爭執打賭,誰輸誰給對瞌三個頭,剛好孔子從屋裡出來,兩個把此事講給孔子聽,孔子聽了之後,觀察了那個人,於是道:三季啊,那人很高興,對子貢說,趕快瞌頭,子貢詫異的望著老師,老師:快瞌啊,於是子貢連瞌三頭。那人高興而去,子貢問老師怎麼回事,孔子說:你沒看到那人穿綠衣而來,他沒經過冬季,只三季了,你跟他爭執說不明道不清,你跟他爭執到天明也講不清理由,惹得自已生氣煩腦,傷氣又傷神,不如順應於他,也不失一種明智。還有就是莊孑所講"夏蟲不可於語冰",意思是春天的蟲子到了秋天就死了,它不會知道有冬天的,也可稱之為三季蟲。

故事裡的意思淺顯易懂,眾生芸芸,什麼樣人都有,教導人遇什麼人講什麼話,處事園滑,其實這個故事也商討地方,每個人所受教育.學歷等等不一,五彩繽紛才組成這個多彩世界,亦不可一概而論。



東郭先生147637124

曾先生強調“三季人”實際在說明大道唏噓,大道難言的道理。

我們通常都認為是一年四季的,但是,事物、事情總有特例,不能拘泥於固有認識,能說出來,能表達出來的,又往往存在被斷章取義、詞不達意、歧義多義的問題,因此,這是善意的提醒,也是謙虛的警示。

老子道德經中的描述是“道衝或不盈”。

思想層面的東西,很多是需要悟的,而不是別人直接告訴你。同樣的一句話,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認知程度,不同的修養 ,會產生不同的解讀。


霹靂火76228767

三季人指的是蚱蜢,蚱蜢只能活三個季度,到了冬天就死掉了,所以三季人就認為這個世界就是三季,而現實是這個世界有四季!這個故事和井底之蛙的寓意差不多!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短缺的,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生命的井底去坐井觀天,有的人一輩子待在井底沒出來過,有的人不甘寂寞出來看過世界,因此每個人對這個世界,對周遭事物的判斷都是良莠不齊的!當我們與他人發生爭執與矛盾的時候,不要太生氣,不要在乎對錯,因為在對方眼裡,錯的就是對的!生活中有很多三季人,要理解他們的世界,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的世界!




我是司馬木白,喜歡傳統文化,喜歡收藏,關注我共同成長!


司馬木白

人就是人,何必說鬼話?如果真的遇到鬼,我寧願不說話也不說鬼話;如果被強迫說了,那我至少要保持心裡明白。可以低微如塵埃,絕不可以扭曲如蛆蟲。

同胞們,說鬼話可以給你個人換來好處,卻會危害整個社會。人是社會動物,不是鬼。


小明快看天上有流星

我以前覺得大師沒有真才實學。現在看來是晚輩大錯特錯。

我不敢說大師出神入化,但大師至少是一位聖人。晚輩以前多有冒犯,望您大人不記小人之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