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銀行“假結構性存款”

央行數據顯示,一季度銀行業新增結構性存款1.84萬億元,遠超去年全年規模(去年全年僅新增1.8萬億元)。其中,中小銀行新增結構性存款超1萬億元;四大行共發行結構性存款5564億元,遠超去年全年不足2000億元的規模。

警惕銀行“假結構性存款”

在傳統存款已然喪失吸引力的當下,銀行原本指望藉助品類豐富的理財產品“扳回一局”,但資管新規出臺,“剛兌”承諾被打破,令其措手不及。一直以來,銀行習慣在月末、季末拉存款保餘額,但監管部門適時出手遏制,尤其6月8日銀保監會和央行下發《關於完善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約束銀行違規吸存、虛假增存、月末存款“衝時點”等行為,想通過旁門左道維護“存款立行”,看來只能是鏡花水月。

相比之下,結構性存款無疑有助於銀行擺脫“成長的煩惱”,其既有存款屬性,能滿足客戶“保本”的基本訴求與銀行攬儲的迫切需要,相對於傳統存款又有更高的獲利可能性,有條件為客戶帶來更高收益,進而可增強這種創新產品的市場青睞度。若無意外,結構性存款的競爭態勢會更趨激烈。

但目前來看,結構性存款爆紅的背後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一些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被認為有“假結構”嫌疑,即對應的產品並未與衍生品建立真實掛鉤,銀行實際承擔高昂成本。正如業內人士指出,“有些期權投資是虛晃一槍,實際是銀行自掏腰包,把原來送的米和油包裝成金融衍生品,吸引客戶。”說白了,“假結構性存款”繞開監管規定,不僅推高銀行攬儲的成本,且以變相理財的方式回到“剛兌”的原點。

同時,結構性存款固然可以緩解銀行“存款荒”,但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存款方式並不利於扶持實體經濟發展。一方面,結構性存款與金融衍生品掛鉤,而多數金融衍生品並不直接指向實體經濟,促成部分資金在“空轉”中過度損耗;另一方面,“假結構性存款”推高的銀行攬儲成本,最終要轉嫁給從銀行貸款的企業、個人,不利於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困局。

其實,就銀行來說,緊抓結構性存款不放大做文章,未必對自己全然有利。對該項業務瞭解不多的儲戶衝著“存款”與“預期收益率”慷慨解囊,結果到手的實際收益可能比預期低得多,難免引發糾紛,形成法律風險與輿論風險。況且,“假結構”影響下的銀行“賠本賺吆喝”,長期看對銀行經營產生的影響是正是負,尚難定論。

銀行總宣稱“客戶是上帝”。為吸收存款,一些銀行打監管“擦邊球”,通過變相抬高存款利率、發放實物、返現、抽獎等方式討好儲戶;如今則想方設法以“假結構”規避監管,寧可為此自掏腰包,也要給儲戶一份“滿意”。

然而,銀行的客戶只有儲戶嗎?其資金與服務的供給側還有諸多企業、個人,也應該是銀行的客戶。但據觀察,對於國有大型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及收入前景可觀的個人,銀行或許能為之提供“上帝”式服務,相應地對於諸多中小微企業及亟待扶持的創業個體、貧困弱勢群體,他們真正享受到“上帝”待遇了嗎?未必。為此,各級政府及金融監管部門一再出臺鼓勵性政策,目前問題仍未得到徹底解決,普惠金融發展依然道路崎嶇。

銀行這種結構性錯位的“上帝觀”是時候改一改了。若能對需求資金與服務的中小微企業和廣大弱勢群體“高看一眼”,像挖掘存款市場潛力一樣,迎難而上,多費心思創新扶助舉措,沒準供給側發力能帶給銀行不一樣的效果。而通過將有限的資金運用到刀刃上,也可彌補因“存款荒”導致的焦慮與缺陷,進一步凸顯銀行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責任與效用。

撰文 周慧虹

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