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如何施肥,才能增產增收!請往這看!

玉米產量高低與施肥有直接關係,所以想要增產增收,提高玉米種植的經濟效益,就要掌握化肥的科學施用方法。

玉米如何施肥,才能增產增收!請往這看!

一、施肥原則

施用化肥時,要施足基肥,用好種肥;輕施拔節肥;重施穗肥;適當施用粒肥;根據實際情況,使用根外追肥。

二、合理施肥

要掌握玉米各生育期對氮、磷、鉀的需用量。一般100kg玉米籽粒需要氮3.6kg、磷1.5kg、鉀3.1kg。氮∶磷∶鉀為2.4∶1∶2.1,玉米各生育時期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的速度不同。玉米需肥量最多的時期是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氮底肥追肥一定要深施;磷在生產中以條施為好;鉀在土壤中均勻分佈有利於根系吸收。

玉米如何施肥,才能增產增收!請往這看!

三、有效施肥方法:

1、底肥

要求深度為20cm左右,以農家肥為主,配合施用化肥,有利於改善土壤結構和肥力,且有機肥的肥效長,可以滿足玉米對養分的需要。氮肥底肥最好是尿素,施用量應占全生育期所需總量的15%左右。據試驗,施用適量氮肥做底肥,比氮肥全部做追肥增產10%左右。

磷、鉀化肥應占用施用總量的75%~80%。當前可以選用氮、磷、鉀有效成分各為15%的三元複合肥。施用底肥要儘量達到要求深度,否則容易底肥、口肥不分,局部土壤溶液濃度過高,造成燒種、燒苗現象。

2、口肥

播種時施在種子附近的肥料稱為口肥,口肥可滿足玉米苗期對養分的需求,在基肥量不足或土質瘠薄的情況下施用種肥效果更為顯著。口肥應以幼苗容易吸收的速效肥為主,即優質氮、磷、鉀化肥及微肥。施口肥一定要做到種子與化肥隔離,口肥最好要施到種子側下方3~5cm處。

3、追肥

在玉米生育期間施入的肥料稱為追肥,主要提供玉米吸肥高峰所需肥料。玉米一生中有3個吸肥高峰,即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吐絲期。玉米進入拔節期以後,營養體生長加快,雄穗分化正在進行,雌穗分化將要開始,對營養物質要求日漸增加,故及時追拔節肥,一般能獲得增產效果。

如果底肥足,可以適當控制追肥,時間可晚些;在土地瘠薄、基肥量少、植株瘦弱情況下應多施、早施,佔追肥量的20%~30%。在土壤肥力低或底肥、口肥不足時,應在6片葉展開時追拔節肥。

4、穗肥

在雌穗生長錐伸長期至雄穗抽出前施用的肥料稱為穗肥。此期正處於雌穗小穗、小花分化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很旺盛,需要的水分和養分最多,是決定果穗大小、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因此追肥的效果非常顯著,佔追肥30%~60%。

只要在苗期生長正常的情況下,重施穗肥都能獲得顯著的增產效果,特別在化肥不足的情況下,一次集中追施穗肥,增產效果顯著。土壤肥沃、基肥和種肥充足,集中施穗肥;反之,分施追肥,並重施穗肥。土壤肥力高、底肥、口肥充足時,可在抽雄前7~10天追穗肥。這樣可以避免早追肥前期植株營養生長過於繁茂,又有利於延長生育後期葉片功能期,對增加穗粒數和提高千粒重有重要作用。

5、分次追肥

砂質土壤,特別是砂石土,不宜一次追肥過多,應分次追肥,可減少滲漏和揮發損失。追肥一定要深追。實踐表明,追肥深度達到8~10cm比2cm深度增產10%~15%,肥料利用率提高15%左右。

粒肥可根據情況而定,主要防止葉片早衰,提高百粒重。高產田佔追肥的10%~20%。總而言之,按葉齡指數進行追肥,按照“低產田前重後輕;中產田前輕後重;高產田前輕、中重、後補”的要求分次進行深追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