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法國的倡導者-夏爾戴高樂

夏爾·戴高樂,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創建者,政治家,軍事家,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戴高樂領導自由法國運動,挽救法蘭西民族於生死存亡之際,因此被稱為法蘭西的英雄。

自由法國的倡導者-夏爾戴高樂

1890年11月22日,戴高樂出生於法國里爾市的一個下層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耶穌會學校的教師,參加過普法戰爭,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情緒非常強烈,這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情緒對戴高樂產生了重大影響。戴高樂少年時就嚮往成為一個軍人,1909年他終於如願以償,考入了聖西爾軍校。1912年軍校畢業後,戴高樂被派到駐阿臘斯的第33步兵團任少尉軍官,受到團長貝當的青睞。1913年10月,戴高樂晉升中尉。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戴高樂在凡爾登作戰,三度負傷,並多次在戰報中受到表彰。1916年3月,他因大腿被子彈擊中而被俘,在俘虜營中被囚禁了將近3年,一戰結束後他才重獲自由。1919年5月,戴高樂作為法國志願人員赴波蘭參與對俄國紅軍的作戰。

1921年10月,戴高樂回國後,先是到聖西爾軍校當戰爭史講師,後來又進入法國軍事學院繼續深造,畢業後赴總參謀部運輸供給局任職。1925年10月,法國陸軍總監貝當元帥委任他為參謀。1927年至1929年,戴高樂在萊茵區的駐防部隊任少校。1929年底,戴高樂到中東服役,在那一待就是兩年。回國後他晉升中校,又在國防委員會擔任了四年的秘書。1937年底,戴高樂晉升上校,任駐梅斯的第507坦克團團長。在這期間,戴高樂發表了一系列軍事理論著作,論述了在未來戰爭中大量使用坦克以及機械化部隊與空軍、步兵協同作戰的必要性,竭力主張在法國組建有高度機動性的機械化部隊。可惜這些戰略思想沒有被法國軍事統帥機關所重視和採納。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戴高樂在法國第5軍任坦克旅旅長;1940年5月任第4裝甲師准將;後又被雷諾總理任命為國防和陸軍部次長。當時投降派在法國政府中佔主導,當德軍逼近巴黎時,他們不僅不組織抵抗,還拱手將巴黎讓給了敵人。身為國防和陸軍部次長的戴高樂,堅決主張把法國政府遷往法屬北非,同法西斯德國血戰到底。但戴高樂畢竟力量有限,沒能阻止法國政府的投降舉措。隨後法西斯德國佔領了法國北部,貝當政府則作為傀儡政權偏安於南部,首都設在維希。法國投降後,戴高樂拒絕在德法停戰協定上簽字,隻身前往英國,準備在英國重新組織抵抗運動。

自由法國的倡導者-夏爾戴高樂

抵達英國後,戴高樂發表廣播演說,呼籲法蘭西人民在他的領導下繼續抗戰。他說:“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法蘭西抵抗的火焰決不應該熄滅,也絕不會熄滅。”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時刻,它標誌著由戴高樂領導的反對法西斯侵略和維護民族獨立的“自由法國”運動開始了。

在戴高樂發表廣播演說之後,他開始籌建一支屬於自己的戰鬥隊伍。但在一星期之內,只有幾百人集合到“自由法國”的洛林雙十字旗之下。畢竟戴高樂在當時所擁有的只是正義、意志和品格。於是他試圖說服魏剛元帥來組織抗擊德國的軍隊,但魏剛不僅沒有采納他的建議,還在法國宣判了戴高樂死刑。戴高樂對此很失望,但仍然義無反顧地舉起了抵抗的旗幟。憑著他的堅韌毅力和才幹,到1940年7月下旬,首批自由法國的飛行員就參加了對魯爾區的轟炸;到7月底,戴高樂已經建立起一支7000人的武裝部隊。隨著力量的不斷壯大,自由法國開始引起國際的重視。8月,戴高樂與英國首相丘吉爾達成了一項協議,英國承認了戴高樂為自由法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9月,“自由法國”全國委員會成立。10月,以戴高樂為首的法蘭西帝國防務委員會成立,這個委員會相當於臨時政府。11月,自由法國的武裝力量已經擴展到3萬多人。1941年1月,自由法國開始出版自己的官方公報。

隨著情況的好轉,戴高樂把發展的方向轉移到法國各殖民地,他希望各殖民地的人民也積極參加到“自由法國”的運動中來。通過在殖民地的發展,不僅能提高自由法國運動的聲望,還能擴大補充兵員和物質保障的基地,但是卻碰到許多困難。由於戴高樂所代表的自由法國只是一個臨時政府,在盟國間的地位不高,英國和美國都不太情願自由法國在法國的海外殖民地行使獨立主權,故而戴高樂經常和丘吉爾和羅斯福發生爭吵,關係一度僵化。

自由法國的倡導者-夏爾戴高樂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軍隊入侵蘇聯,結果使蘇聯和英國、自由法國結為盟友。9月底,蘇聯政府承認戴高樂將軍為自由法國的領袖。戴高樂則決定給英美施加壓力,以便儘快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1942年初,戴高樂派穆蘭去法國南部聯絡國內抵抗力量,力圖建立統一抵抗組織,並使其從屬於自由法國。在此之前,戴高樂通過自由法國的情報與軍事行動總局,使法國北部的“解放北方”等5個組織實現合併,同時承認自由法國。1943年5月,以穆蘭為主席的“民族抵抗委員會”成立,戴高樂被確認為法國抵抗運動的唯一領袖,從而實現了法國內外抗德運動的合流。不久,戴高樂把自由法國更名為“戰鬥法國”,不僅在政治上而且在軍事上進一步統一了國內外抗德運動。1943年5月底,戴高樂把“戰鬥法國”的最高領導機構從倫敦遷到阿爾及爾。6月,“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成立,戴高樂宣佈它是“法國的中央政權。它將領導各地的法國作戰力量,並行使法國主權”。戴高樂和吉羅同任該委員會主席。10月,戴高樂成為該委員會的唯一主席,吉羅出任法國武裝部隊總司令。1944年6月,戴高樂將“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改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聲明盟軍必須尊重法國主權,決不同意任何其他政府在法國存在。

1944年6月,法國坦克師和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同月,戴高樂擔任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主席。1944年8月,法國第1集團軍在法國南部登陸,參加瞭解放祖國的行動。1944年8月26日,戴高樂回到巴黎。1944年9月,戴高樂把設在阿爾及爾的政府搬回巴黎,並當選為臨時政府總理,在戰爭的廢墟中開始重建法蘭西帝國。

自由法國的倡導者-夏爾戴高樂

在戰後重建法國的過程中,戴高樂逐漸感到“多黨制”是造成法國分裂和政局不穩的主要原因。於是,他要求加強總統的權力來抑制議會,但這一要求沒有被採納,法國仍然形成了一個由三個政黨組成的聯合政府。戴高樂對此很失望,於1946年1月突然宣佈下野,辭去了總理一職。戴高樂之所以這麼果斷地退出政府,是因為他確信,第四共和國很快就會垮臺,法國人民將會再次召喚他。

在野期間,戴高樂並沒有閒著。他一邊撰寫回憶錄,一邊仍然密切注視著法國政局的發展。他反對第四共和國所制定的新憲法,指責新憲法條文將使法國重蹈第二共和國政治動盪的覆轍。1947年他還組織了法國人民聯盟,1951年這個組織成為正式的政黨,在議會中佔有120個席位。但是由於不滿議會黨團,該黨於1955年解體。此後,戴高樂又開始了隱居的生活。

1958年6月法國由於阿爾及利亞問題再次面臨內戰的威脅,戴高樂在民眾的呼喚聲中臨危受命,再次出任內閣總理。戴高樂一上臺,就開始著手製定新憲法。在新憲法中,總統的權力被極大地加強了,戴高樂希望通過加強總統權力來抑制政黨和議會的權力,並以此來維護政府的穩定性。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1965年他連任總統。在兩屆任期內,戴高樂果敢地解散了法蘭西共同體,結束阿爾及利亞戰爭,使法國脫離殖民地的泥沼。在對外政策方面,他奉行的是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他一直反對美國對法國的控制,要求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內與美英同享決策權。這一要求遭到美國拒絕後,他撤銷了北約對法國空軍和艦隊的指揮權,進而退出北約,迫使美國撤出在法國的駐軍和基地。

自由法國的倡導者-夏爾戴高樂

戴高樂還反對大國核壟斷政策,於1960年3月成功製造原子彈,逐漸發展成為一支不容忽視的獨立的核遏制力量。戴高樂充分利用法國在歐盟的否決權,把英國排斥在歐洲經濟共同體之外,以保證歐洲經濟共同體的獨立性。戴高樂主張東西方“緩和與合作”,他主動出訪蘇聯和東歐國家,並與蘇聯和東歐國家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1964年1月,法國不顧美國和它的大多數盟國只承認中國臺灣的國民黨政府這一狀況,宣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此後,人們將戴高樂的這種獨立外交政策稱為戴高樂主義。

法國的經濟在經歷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繁榮之後,到60年代末開始出現危機。1968年5月,法國突然爆發了大規模的學生和工人運動,戴高樂作為政府的領導成為人們指責的對象,他的威信也因此急劇下降。1969年4月,戴高樂把自己的一項改革方案提交公民投票表決,想以此獲得選民的支持,結果失敗了。此後,戴高樂當即宣佈下野,結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下野後,戴高樂重新回到科隆貝,撰寫其執政時期的回憶錄;1970年11月9日因心臟病猝然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