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汤?傻汤?sa汤!这碗美味乃康熙赐名,是多少河南人的儿时记忆

撒?啥?洒?啥?Sa汤!这可不是我没文化,学小学生用拼音代替。而是在输入法里这个字挠破了头也打不出来,就连字典上也查不到。但是它却经常出现在河南街头巷尾的许多小店的招牌上,河南人可能不知道它怎么读,但是绝对知道它是什么!

啥汤?傻汤?sa汤!这碗美味乃康熙赐名,是多少河南人的儿时记忆

Sa汤,绝对是每个河南人出门在外最怀念的美食之一,粗暴一点,也可以叫"肉粥。简单点说就是用熬煮的鸡汤冲的鸡蛋汤,听上去很so easy?那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

关于sa汤的起源有很多种版本,在河南流传比较广的是夏邑版。相传清朝康熙年间,皇帝南巡,路过今天的夏邑县,当时叫做栗城。皇帝也是人啊,在刚过午时的饭点儿,康熙爷觉得饿,但是吃点什么好呢?这时,他们被一家包子铺浓浓的饭香吸引住了。要说这康熙皇帝也是个吃货,他赶紧进去问店家香气是从哪冒出来的,店家指着一口锅说源自锅中的汤并盛了一碗,康熙一饮而尽,精神饱满,通体舒畅,又接连喝了两碗。

啥汤?傻汤?sa汤!这碗美味乃康熙赐名,是多少河南人的儿时记忆

酒足饭饱后,就问店家这汤叫什么名字,一下就把店家问住了,只说,"这汤是无意间熬制出来的,没有名字,那就请皇帝给赐个名儿吧。"康熙皇帝脑洞一开:"既然是啥汤都不知道,那就叫sa汤吧"于是大手一挥写下了,不,是创造出了这个字,意思是"天天熬、月月熬,非一日之功"。即使到现在为止,这个字在可查询到的资料里,也只在《康熙字典》里出现过,意思是"鲜美的汤"可见康熙皇帝对这碗汤的喜爱。

啥汤?傻汤?sa汤!这碗美味乃康熙赐名,是多少河南人的儿时记忆

不过这sa汤倒也对得起皇帝的喜爱,仅在熬制工序上就复杂无比。首先得准备一把大铁锅,熬制主要是使用河南本地的山羊、土鸡、还有黄牛肉,在熬制过程中加入、白芷、葱姜蒜、小茴香、丁香、白胡椒、麦仁面粉等先用大火煮开。然后调制小火煮一整夜,直到锅里的肉一夹就像头发丝一样散开的时候,在碗中打一个新鲜的鸡蛋,盛起一勺滚烫的肉汤浇入碗中,鸡蛋被热汤迅速冲击成絮状。再按照个人喜好再撒上一些香菜、香油、陈醋、辣椒调味,一碗鲜香浓郁的sa汤就做成了。

啥汤?傻汤?sa汤!这碗美味乃康熙赐名,是多少河南人的儿时记忆

从诞生之日起,sa汤就因为其独特的口感,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离家之后的舌尖记忆。在1979年sa汤被评为河南省重点风味小吃,2009年sa汤还入选了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河南人每天早晨必喝的胡辣汤齐名。在sa汤的发源地夏邑,能够制作正宗的sa汤的店家已经不多了,大多数的店都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口味改良了sa汤的配方,使口感更清爽,年轻人更容易接受。

都说味觉是人类最原始最自私的记忆,不管走到哪里,一碗sa汤下肚,也总是能唤醒河南人儿时的美好回忆。在你的记忆中,还有哪些美食让你久久不能忘怀,成为你的独家记忆呢?留言和我们分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