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埋没”的美食,莆田温汤羊肉

“被埋没”的美食,莆田温汤羊肉

“被埋没”的美食,莆田温汤羊肉。

文:闻道 图:鱼儿的眼泪

大吃家梁实秋说:“南方人吃的红烧羊肉,是山羊肉,有膻气,肉瘦,连皮吃,北方人觉得是怪事,因为北方的羊皮留着做皮袄,舍不得吃。”莆田的温汤羊肉就是含皮一起吃的,粗而不俗,那滋味令人念念不忘。

“被埋没”的美食,莆田温汤羊肉

《说文解字》中对“美”字的解释是“羊大则美”:上半边是“羊”字,下半边是“大”字;汉字中“鲜”字的一半也是“羊”字,意思是羊和鱼味道最佳。可见这羊肉啊,自古就颇受人们的喜爱。

北国羊肉的“高级吃法”源自南国

“被埋没”的美食,莆田温汤羊肉

中国南方五代时就已经吃带皮羊肉了,只是“问江南何故不食剥皮羊”,原因就在于北方皮毛贩卖生意愈加火爆,因为皮贵,所以很少被用来烹制。

“被埋没”的美食,莆田温汤羊肉

南宋时,书中提到:“金人宰羊但食其肉,贵人享重客,间兼皮以进。”大意就是只有贵客到了,才做带皮的羊肉。

不管古之金国,还是今之内蒙,带皮羊肉的发源就在南方。那么与北方的涮羊肉比,莆田的温汤羊肉味道如何?

“被埋没”的美食,莆田温汤羊肉

简而言之就是:味美有过之而无不及。咀嚼间,肉的口感酥滑,妙在脂膏凝冻,参差期间,总能引起食者一致赞叹。

“被埋没”的美食,莆田温汤羊肉

既然如此美味,为什么好像在莆田没那么知名,归结原因大概就是莆田是临海之城,海鲜永远是主角。温汤羊肉(也称白切羊肉)的名头免不了被掩盖了,但个人觉得它应该是个“领头羊”。

粗而不俗,膘肥肉嫩

“被埋没”的美食,莆田温汤羊肉

莆田温汤羊肉常年均有,唯夏秋季节的更加肥嫩。春夏之际满山遍野草儿青翠,羊儿无愁温饱,不长得膘肥肉嫩才怪呢!

“被埋没”的美食,莆田温汤羊肉

虽然养羊的和加工温汤羊肉的往往并非同一家,但哪个地方山清水秀羊儿多,哪个地方温汤羊肉就制作得好,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过去仙游县养羊的多,仙游产的温汤羊肉就更可口,莆田其他地方则以华亭果乡和黄石水乡为佳。

“被埋没”的美食,莆田温汤羊肉

如今的温汤羊肉,食材选用莆田当地高山原野上放牧的上好山羊,宰杀处理后,将整羊放入特制的铁锅,加上草药包,倒上热水。经过一天的焖煮,整羊便可以出锅了。出锅的熟羊挂晾一整夜之后,羊皮自然冷却收缩,再经过脱骨工序,最后刀切下,上好的一盘羊肉就这么好了。

做法看着较粗,可最后的肉却是鲜美弹牙。

早市里,“挂羊头卖羊肉”

“被埋没”的美食,莆田温汤羊肉

按莆田古例,清晨是购食温汤羊肉的好时光,过午后就不新鲜了。逢上城乡早市动时,市街上常可见一堆堆顾客围着一些支着大木砧的摊位,或者摊位前面挂着羊头的,那就是卖温汤羊肉的。

“被埋没”的美食,莆田温汤羊肉

零售的温汤羊肉,多由农村专业宰羊者制成成品后,放在市场卖。民间办喜宴时也会特地买来肥羊,请来宰羊师傅自宰自制。

“被埋没”的美食,莆田温汤羊肉

一些吃精了的老主顾往往会指着羊脖和肋肉说:“哎,这儿来一斤。”

把它们薄薄地切成一盘,带回家蘸上酱油佐酒,送一块到嘴巴里,那味道简直可以原谅整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