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胃里的暖阳——“麻油鸡”(含做法)

每到冬天总会让我想起家乡的一道传统汤菜“麻油鸡”;香浓、鲜甜的鸡汤热乎乎的喝上一口,暖意立马从口腔扩散到脚趾尖,就像冬阳一样把人晒得暖洋洋。

冬天胃里的暖阳——“麻油鸡”(含做法)

暖到心里的麻油鸡

这道汤最特别的是它不需要任何调味料,只要有老姜、鸡肉、水、芝麻油、米酒就行了。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说到“盐者百肴之将”,可见盐在烹调上的重要,可是“麻油鸡”偏偏反其道而行。

没尝过麻油鸡,你一定会认为它味道寡淡!连盐都没放,怎么会有好味道?恰恰相反,麻油鸡让你惊艳的正是它把姜的清香与适度辛辣、芝麻油的浓香滑润、鸡肉本身的鲜甜以及米酒特有的芳香融汇成一体所呈现出来,口味浓郁而口感舒爽的绝妙风味,对这么鲜美的汤品而言,连盐都是一种味觉的干扰。

麻油鸡跟广东鸡酒算是近亲,最初都是妇女产后坐月子时的营养汤品,不过在台湾另有一个习俗,孩子满月的时候,本家要分赠油饭、红蛋给亲朋好友,除了这两样必不可少的礼物之外之外,对于近亲大多还会带上一盅汤以显示丰盛,这盅汤必定是“麻油鸡”。(自我有记忆以来家母每次做麻油鸡就会买点油饭,买了油饭必定会做麻油鸡。估计就是因为这个习惯吃法,这也是我老把麻油鸡跟油饭搭成一套的原因)

冬天胃里的暖阳——“麻油鸡”(含做法)

麻油鸡汤面也很好吃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麻油鸡走入了夜市,成为一道随时可以吃到的美食,同时也形成了麻油腰花、麻油下水、麻油肉片等……,一系列麻油家族。做的人多了,当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做法,有的不加水全部用米酒,有的讲究用土鸡来烹制,有的讲究用黑芝麻油,有些在上桌前再加了些米酒……,各有各的说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不能加盐,加盐肯定不对。前些年台湾的方便面也推出了麻油鸡口味,但是我始终认为它垃圾,就是因为它加了盐。

古人有莼鲈之思,对我而言,一碗麻油鸡便可宽慰我的思乡之胃(如果有一碗油饭那就更好了)。更幸运的是,不管麻油鸡或是油饭都难不倒我,只是油饭做起来麻烦,懒得做而已。

要做一碗正宗、香浓鲜美的麻油鸡,你要准备姜、整只鸡或半只鸡(一般市场上卖的冰鲜鸡足矣)、米酒、芝麻油。

1.姜洗净,切大块,拍破

2.鸡肉洗净斩成大块

3.起油锅爆香姜块

4.把鸡肉放进锅里翻炒到表面变白

5.加水,加米酒

6.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大约40分种到鸡肉软嫩(如果你用的是土鸡,那估计得一个半小时)

7.装碗开吃。(汤绝对美味,吃鸡肉时可以沾点好酱油)

小诀窍:1.鸡肉必须带骨,2.先下酒翻炒一下再下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