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起,輸不起?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輸贏觀念,這3點很重要!

閨蜜的女兒今年七歲,前幾日,我們相約吃了晚飯後,在散步回家的路上,閨蜜和女兒聊著聊著就說要來跑步比賽。第一輪閨蜜放慢腳步,故意讓孩子跑在前面,到達終點線後,孩子歡呼雀躍感覺自己贏了全世界。第二輪閨蜜加快步伐,輕輕鬆鬆的就超過了孩子,孩子見狀立刻停下腳步,蹲在地上哇哇大哭起來:“我不能輸,我不能輸!媽媽,我要和你再跑一次,你必須讓我贏!”

面對這樣的場景,閨蜜有些無奈,她告訴我,孩子從小就被家裡人慣壞了,覺得任何時候,別人都應該讓著她。現在上小學後,面對比自己成績好的同學,孩子總是不懷好意,感覺別人不應該比她強,不應該考得比她好。

生活中,這樣的孩子還真不少,他們總是贏得起,輸不起。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正確的輸贏觀念呢?

贏得起,輸不起?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輸贏觀念,這3點很重要!

01

穩定受挫情緒

孩子比賽輸了,部分家長覺得惋惜,不但不安慰反而繼續潑冷水。面對失敗,孩子難免會黯然傷神,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再灌冷水,無疑就增加了對孩子的傷害。首先,我們要允許孩子適度宣洩,要學會穩定孩子的受挫情緒,同時還要給予孩子一定的安慰和同情。

我們要幫孩子進行合理的解析,一起討論討論自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並且給予孩子一定的建議和意見,這樣孩子在今後的日子裡,就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贏得起,輸不起?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輸贏觀念,這3點很重要!

02

輸贏都是體驗

每個孩子,對輸和贏這兩個概念的區分和執著,追根究底都是家長的引導而形成的。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引導孩子注重競爭參與的過程,而不是總拿競爭的結果來評頭論足。對孩子參與競爭過程的而言,父母更應該關注孩子是否已經盡力了。

如果孩子贏了,我們要幫孩子分析在競賽過程中哪些地方做得比較好;如果孩子輸了,我們不能一再打擊孩子,反而應該幫孩子分析在競賽過程中,自己到底在哪一方面存在劣勢。

輸贏都是體驗,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正確對待輸和贏。

贏得起,輸不起?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輸贏觀念,這3點很重要!

03

和自己進行對比

比賽本就是有輸就有贏的事情,我們要教會孩子贏了不驕不躁,輸了不氣餒。在比賽的過程中,或許我們會輸,但是我們要幫助孩子看見自己的進步和閃光部分。

要學會跟自己進行對比,不要總是拿別人的長處跟自己的短處想比較。哪怕這一次比上一次進步了那麼一點點,也是進步,也是值得開心的,因為孩子總是在不斷的突破自己。

最後,溫馨提示各位家長:我們除了要培養孩子“想要贏”的積極心態,同時也要培養孩子“輸得起”的胸襟和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