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我的錢哪去了?——現金流量表附表的實際應用

我在會計的實際工作中,常常聽到有些老闆說:會計說我賺了100萬元,但是,我賺的錢在哪呢?

老闆:我的錢哪去了?——現金流量表附表的實際應用


原來,在許多中小企業中,老闆對利潤的計算方法,與我們會計有著根本的區別,以服裝批發為例,老闆只看當年賺了多少現金,至於庫存,老闆只知道是積壓,不會把它看成利潤的一個組成部分,甚至有的老闆,把應收賬款也從利潤中扣掉,這讓許多會計大惑不解,於是大呼:“老闆他不懂!” “我們老闆外行”。老闆是不是外行,從專業的角度上說,肯定不如會計,但許多會計是不是忘了:“滿足企業決策者的需要,是會計的任務。” 老闆不懂,固然有老闆自身的原因,作為我們會計,是不是要想辦法讓老闆能懂?於是,我使用了“現金利潤”這種詞,將報表中財務利潤與它區別開,即:

報表利潤—增加的庫存=現金利潤

我用這種方法向老闆描繪後,老闆感概到:“我是賺了,但我賺了一堆庫存!” 這讓我想起經營裡“現金為王”的格言,著名的管理大師李踐說固定資產是負債,也是類似的道理。

我在現金利潤與報表財務利潤的對比過程中,又發現,公司賬上增加的現金,並不等於現金利潤,它還受往來賬的增減的影響,特別是應收款的增加,有壞賬的風險,於是我又把應收應付款增減引起的現金流量變化,從現金利潤里扣點。這時,我突然產生一種想法,就是在公司的“現金利潤”與“業務現金流量”中,找到一種平衡關係,製成一種表格,以後老闆一看就懂,知道“公司到底賺了沒有,賺的錢都去了哪裡,最後得到多少現金”。於是,我對照賬簿將折舊、無形資產攤銷、跌價準備、庫存增減、往來賬增減等全部列舉出來,但是,近半個月下來,弄得我彼疲憊不堪,還是不平,差14萬上下,沒辦法,我只好向我的朋友、網友求助,結果,絕大數同行說:“老闆又沒要這個,你操那個心幹什麼?”我幾乎絕望了。

不過,我還是堅信,在“現金利潤”與“報表財務利潤”之間,一定存在著一種平衡關係!我重新把我的賬表理了一遍,每一種會計分錄挑選一筆,並把金額簡化成100元、200元這樣簡單好算的金額,最好做成考試一樣的題目,發送給我幾個專業很好的朋友,請他們幫忙,將我的現金利潤還原成財務利潤,終於,一個朋友給我了完美的答案(我至今感謝她對我這次的幫助),原來,我實際相差的那14萬元,主要是多筆“上年損益調整”在作怪。我把所有的影響因為那歸納起來,平衡公式就是:

現金利潤=財務利潤—新增庫存—應收款增加+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應付款增加+跌價準備+-上年損益調整

當我把這個公式發給那個朋友審核時,她一下子笑了:這就是現金流量表的附表呀。我一下子驚訝的說不出話來。原來我苦苦追求的“現金利潤”與“財務報表利潤”之間的平衡關係,就是早已列入課本的現金流量表附表!我的那個朋友同時告訴我,現金流量表附表的原理,就是將權責發生制下的利潤,還原成現收現付制。這段經歷,讓我對現金流量表重新產生了重大的認識。當我再次翻看書本時,發現影響現金流量表附表的,還有固定資產報廢損益、財務費用、投資損失、遞延稅款等我平時沒有接觸的項目。

我將以上平衡關係製成表格,把其中的“應收款增加額”改成“客戶增加的欠款額” 將“庫存增加額”改成“新積壓庫存”等等,使老闆一看就懂,結果,老闆很是受用。

我不得不佩服老闆們對利潤看法的高超理解,他們把現金流量看成企業的生命,美麗的財務報表利潤,只是一件向外展示漂亮的禮服,很多中小企業老闆只是看看而已,然後隨手扔掉。而我們會計,在大呼老闆外行時,有沒有反思,我們的報表,對企業到底有多少作用?我們有沒有自我陶醉在編制一份完美專業化的報表中,卻忽視了老闆將它丟在一邊的事實?

後來,我在實際工作中總結一句話“會計要關注業務發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供一份對業務有用數據,才不會將會計淪落成一個流水賬記錄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