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一切善法,滿足究竟」——《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 20

“修行一切善法,滿足究竟”——《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 20


《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青蓮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

淨空法師  1998年宣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講經註疏,在未講經文之前一定先要將全經的大意,給聽眾做一個概略的介紹。這種介紹古人用的名詞很多,我們最常看到像天台家講的“五重玄義”,賢首所說的“十門開啟”,都是經前的介紹,這也有稱之為綸貫。我們在此看到的註解,是康熙年間青蓮法師,法名靈椉。諸位在這裡可以看到這個“椉”是古寫,現在不是這個寫法,就是大小乘的“乘”。他用的是綸貫,也是這個性質。我們仔細看綸貫的內容,它裡面包含了天台家的五重玄義,而比五重玄義的內容更為豐富。


承前:【若如是眾生中,法身薰集而有力者,煩惱漸薄。能厭世間,求涅槃道。信歸一實,修六波羅蜜等一切菩提分法。】


【若如是菩薩中,修行一切善法,滿足究竟,得離無明睡者,轉名為佛。】

我們看這一段。這段文是講現象的由來,這都是講到根本問題。

『若如是菩薩中,修一切善法,滿足究竟,得離無明』,這個人叫佛。什麼叫“一切善法”?我們一看到善法,就認為是善惡相對的善法,錯了。善惡相對的善法,成不了佛,也成不了菩薩,你的果報只是在六道里面三善道受報。此處講的善法,善惡兩邊統統都離開,那叫真善,凡是相對的就不善。我們在《壇經》看到,六祖對惠明的開示,惠明是將軍出家的,六祖逃難的時候,正是被他逮到了。但是他也很難得,他知道六祖是好人,真正得道了,所以向他求法。他坐在那裡,叫惠明冷靜下來,然後提示他:“不思善,不思惡,這個時候,什麼是惠明的本來面目?”他從這裡就醒悟過來,善惡兩邊不思,那叫真善。所以這個地方字字句句,要懂得它的真實義。此處講的修行一切善法,後面要講“滿足究竟”。觀法如化,觀一切法相,法相是夢幻泡影,觀性常寂,那是善法。你每天六根接觸六境作如是觀,這就是修行一切善法,你怎麼會有煩惱,你怎麼會有無明?這用現代話講是改變你的觀念,你六根對外面六塵境界,你的觀念錯誤了,觀是觀察,念是念頭,你觀察你的想法看法錯了,你把你觀念改正過來,這是決定正確的,這叫修行一切善法,世出世間一切善法統統包括在其中,一法都不漏,要細心去觀察體會。

“滿足究竟”,這句話是講功夫。我們開始初學學觀,功夫不到家,煩惱還會起現行,還有是非人我、還有貪瞋痴慢,這就是功夫不到家。我們修學功夫要真的有力量,人家修行善法,是跟上面“法身薰集而有力者”這句話是接連的。《無量壽經》有兩句:“觀法如化,三昧常寂”,這八個字可以做為我們平常真正用功的方法,你能夠二六時中永無間斷的作如是觀,這就是法身薰習有力了。逐漸逐漸你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把自己本來面目找到了,世出世間所有問題你都能解決。這個境界在禪宗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教下叫“大開圓解”,在淨土宗叫“理一心不亂”,《華嚴經》裡面講,這是什麼人?法身大士。我們這一生當中,能不能達到這個境界?要看你自己,自己想入這個境界並不困難,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如果我們這個世間做不到,佛決定不說,佛所講的我們做不到,那豈不是跟我們開玩笑?說了有什麼意思。凡是佛在經上說出來的,都是我們這個世間人可以做到的,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做,你想不想做。你肯做、你想做,如理如法的修學,你一定會得到。

所以從漸漸修學,能夠達到滿足究竟,而滿足究竟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講的,你是理解了,明白有這麼一樁事情,但你自己沒有親身達到。這個說明你真聽懂了,這叫解悟,解悟是知識,證悟是智慧,證悟才管用,解悟不能了生死出三界,證悟才能。你要把佛所講的,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將它證實,要證實是你真要這樣去觀。張開眼睛看這個花花世界,不是叫你不看,可以看,菩薩看是看法相、看法性,看千變萬化法相當中它裡頭有不變的法性,法性真常。在法相里面看,這是因果報應,看法相里面因果報應,你慈悲心就生出來了,在法性裡面看,智慧生出來了,這自性般若智慧,自性本具的大慈大悲,這樣才能透出來。我們凡夫迷惑顛倒,睜開眼睛瞎看,不會看也不會聽;換句話說,六根不會用,用錯了,用錯了就造罪業。學佛修行,如何修法?你平常在日常生活當中,你會用六根,這才叫修行。你會用六根,就是修行一切善法,你再念佛求生淨土,那不得了,如虎添翼,你將來往生決定是上輩往生,這哪裡有可懷疑的?

我們在這裡得到一個結論,總而言之一句話,善用六根;善用六根就是此處講的菩薩修一切善法。菩薩示現也是變化多端,示現的是法相,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該給眾生說什麼法就說什麼法,千變萬化沒有一定,這不但沒有定法可說,也沒有定相可現,所現的相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個歸納起來就是一個“緣”,菩薩隨緣,所以你看到他的表演是那麼圓滿自在。我們不善用六根,錯用了六根,所以惹了一身麻煩、一身的煩惱,無盡的苦報,這是錯用了六根。這是給我們說明眾生相怎麼來的,菩薩相怎麼來的,佛相怎麼來的。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