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提升孩子學習能力,家長要採用高效的流程化方法

關於孩子學習這件事,很多家長花費了很多努力,不但要幫助孩子安排時間,不斷的提醒、催促、講解、檢查,還要帶著孩子奔波於各種輔導班。即便如此,還是會飽受各種問題的困擾,常見的包括:

  • 不主動;
  • 不愛學習;
  • 馬虎大意;
  • 磨蹭拖拉;
  • 注意力不集中;
  • 害怕困難;
  • ……

看到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是不是就可以了?

並不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方式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因為上面這些問題實際上是定性的、表面化的、感受層面的問題。

一、從正確定義問題開始

定義錯了問題,花費再多時間和精力也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甚至會帶來更多負面影響。

勞苦未必功高,大多數家長一直辛苦鏖戰,但是戰略層面和戰術層面思考太少,看別人都在做,所以才做;或者只做自己知道的、懂得的事,極少系統化思考和學習。形象點比喻,就是一直在用新手村的技能和打法,卻試圖養成經驗和技能滿點的英雄。

轉換一下,常見學習相關問題比較接近本質的描述應該是:

  • 沒有形成比較完整有效的學習流程,學習過程隨意和盲目;
  • 跟不上學習進度;
  • 作業環節效率低;
  • 知識點和技能不完整、不紮實;
  • 不理解、沒掌握、不熟練的知識點,不能及時解決,累積太多;
  • 學習成本高,課後、輔導班等大量時間投入;
  • 問題重複出現,忙於補習和刷題;
  • 學習能力不足,沒有學會必要的思維方法和學習策略;
  • 沒有形成適合自身特點的個性化學習方法(如何制定適合的目標、分配時間和精力,如何調節情緒和狀態,如何應對和征服困難);
  • ……

這樣的轉換,就是

站在整個流程的高度來識別問題、定義問題

二、如何持續提升學習能力?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學習的流程

任何學習本質上都是自學,而學習流程是個性化的過程,同時也包括一些通用的基本環節,比如:預習、聽課、回顧與作業、練習、階段回顧與複習、考試等基本環節。

持續提升孩子學習能力,家長要採用高效的流程化方法

改進某個環節的效率,一定要從整個流程角度向下考慮,即所有目標是為了提升整個學習過程的質量和效率。

比如作業環節的問題,要考慮預習、聽課、回顧環節的相互影響。

學習流程的環節和可能存在的問題那麼多,從哪裡入手來解決呢?

建立持續提升能力的過程

從整個學習流程角度考慮問題,看似是把問題複雜化,實際上,是聚焦長期目標,建立統一的流程提升過程,把問題簡單化了。

這個統一的過程,就是建立一個持續正反饋循環過程,從學習過程的改進開始,減少學習時間投入。減少時間投入,是不是有點反直覺?

持續提升孩子學習能力,家長要採用高效的流程化方法

原理是這樣的:課後花費的時間,包括各種補習班的時間太多,雖然提升的成績,但是同時也掩蓋了學習流程中存在的問題。而逐漸減少時間投入,影響學習效率的主要因素就會凸顯出來,針對這個因素,制定進步目標,持續提升能力,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持續提升孩子學習能力,家長要採用高效的流程化方法

然後再繼續減少時間投入,持續這個循環過程,直到使整個過程高效,學習能力和方法會進階到新的層次。

三、這樣做的意義和價值

做個簡單的類比,把孩子的學習比作工廠,習得的知識和技能就是這個工廠的產品,衡量標準之一就是成績。如果把關注點放在最終產品上,只會加班加點,不做設備升級,不改進生產過程,那麼這個工廠的效益一定不好,盈利能力低下甚至虧損運營,長期生存可能都成問題。

而提升能力、改進學習方法,就相當於在提高生產效能,提高盈利能力。對孩子來講,這個過程會一直有能力提升的自我效能感,內部動機會逐漸產生和加強。

對父母來講,實現這個過程需要學習和應用很多知識,短期內可能是一個比較糾結、煎熬的過程,但是意義和價值是巨大的,從手工作坊到現代化的升級是必經之路,也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快速變化的未來。

關於如何建立和應用學習流程的知識體系,引領和幫助孩子持續進步,請關注“七星家長”的後續知識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