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城西“孝子泉”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杂志/乐亭故乡人网站(www.guxiangren.com)专版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乐亭城西“孝子泉”

明代,在乐亭县城西八里嵩林庄出过一位孝贤人物名叫刘文焕。《乐亭县志》是这样记载的:“文焕,字世英。幼年丧父,事母至孝,其妻卢氏亦孝顺姑婆。婆病,卢氏呼天请代其婆病,冬着单衣三年,其婆母病果愈。婆母病故时,卢氏欲庐墓,文焕止之曰‘此为子事也’,自庐墓三年,每日与墓覆土三次,母之墓大可望数里,并凿井于墓旁,汲水为炊,不数尺泉水涌出,人号称‘孝子泉’。”

这件事距今已有500个年头了,历经苍桑变化,“孝子泉”具体在什么地方已不可考。但刘文焕夫妇的孝道,至今令人敬佩。

(一)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搏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这五种不孝的情况都仍然程度不同的存在着,其中最典型、最切中时弊的恐怕是第三种了: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种时弊可谓“养下不养上”,下是“小皇帝”,上是“老长工”。这些人又怎么没有想到,自己也有老的一天啊,而“小皇帝”又会有他们自己的“小皇帝”,自己也会变成“老长工”,如此恶性循环,岂不悲哉!

在《乐亭县志》中,记载着清代的一个瞽孝子。此人姓李名尚德,栗家湾坨人。幼年失明,及长以“算卦”所得糊口。白天沿街卖卜,夜来无事则学纺线,每夜不停,故小有积蓄,经常上市买来甘鲜美味,奉养父母,而自己却食粗米素菜。写县志的人评道:“在平常人中并不为奇,而在瞽人中却是难能可贵,然世之人不盲于目,而盲于心,不顾其亲之养岂不羞愧。”

这种“不顾其亲之养”的事情,如今并不新鲜。在乐亭城西就有这么一户,夫妻俩都是农民,只生了一个宝贝儿子,俩人含辛茹苦供儿子读书,盼儿子成龙,经由二十年的苦心经营,儿子学业有成,就业县城,他们为儿子在城里买了单元楼,于是儿子娶妻生子并当了干部。这对农民夫妻的辛勤劳动结出了硕果,他们走在乡亲们面前,腰杆儿挺得倍儿直。因为有了孙子,儿子和媳妇便把他们接到城里同居。老婆子哄孙子兼做家务,老头儿更闲不住,整日里走街串巷做买卖讨个生活。经由一家人六个年头的共同奋斗,卖掉了单元楼,买上了别墅楼。此时的孙子已长大上了初中,老俩口也早生华发年近花甲。本想同儿子一块住进别墅楼,度过居住宽绰的晚年,谁想到头搬进楼的那一天,小俩口特地做了一顿好饭,在饭桌上,儿媳妇和颜悦色地对二老说:“爸爸,妈妈,明天我们三口搬进楼,您二老跟着去上下楼腿脚不方便,还不如住平房习惯。您二老抛家失业进城来照顾孙子,这么多年没日没夜、忙里忙外不容易,如今孙子长大了,也该回家歇歇享享清福了。”儿媳妇绵里藏针的逐客令,把老俩口从城里轰回了农村。从此老俩口在乡亲们面前再也挺不直腰杆儿,常常在村民面前叹息说:老窝瓜、老葫芦有人喜欢,人老了,谁喜欢啊?

孟子对孝道的议论还有一则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不孝有三”的第二条是这样说的“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现在的干部就是过去的官,这位当了官且有高级别墅,却把自己年迈的父母轰出了城,古有“乌鸦还哺,羊羔跪乳”之说,一个连自己生身父母都这样对待的人,其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是可想而知的。

(二)

清未,乐亭流世佛庄有个叫杨克发的人,是当时有名的一位孝子。杨克发家境贫苦。每年冬季,杨克发怕父母被子薄受冻,每到夜晚,必脱下自己的上衣为父母覆盖妥当方离去就寝,父母恐其冷,杨克发则说:“儿年壮,正可以藉此炼筋骨。”年年如是,直到双亲去世??这也是《乐亭县志》上记录的一位孝子。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受冷受冻的情况少了,但杨克发的这种爱老精神仍应提倡。与之相似,在一个居民区里,也有这么一户人家,老俩口只生有一个女儿,找了个养老女婿,邻居们都称这位养老女婿是“小扛活的”。因为大家都看见,凡是家务,如:打扫卫生、买米买菜、生炉子倒灰等差不多全让养老婿干,吃饭时,上有老,下有小,他拣老、小剩下的吃。对岳父母始终是和颜悦色、百依百顺,从不发生脾气。其岳母老来发福,身体特胖,因肚子大,不便猫腰,他便时常给老岳母穿鞋。日久天长,这个居民区就有了这么一个“话嗑儿”:“五个儿子不如一个女婿。”这位养老婿也是一个干部身份,而且他的身份并不比上面说的那位住二层别墅的先生低,但二人在敬老、爱老方面却有天壤之别。

而同样在这个居民区里,倒有一个老太太,她生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都已娶妻生子且有固定工作,这位孤独年迈的老母亲过去曾是某单位的头面人物,是一个很要强的老人。不知她不用儿子照顾还是儿子们工作太忙,无暇顾及,老人一直是独立生活。70多岁的人,身体还有病,瘦得皮包骨。为治病,每日里自已熬药,自己做饭,自己上街买菜。米面自己拿不动时,就求过往的邻居带回来。这位老太太节俭的很,比如,西红柿有一元钱1斤的,有一元钱3斤的,她一定买3斤的,于是老太太竟然攒下了10来万元。

老太太的病越来越重,最后动转不能了,三个儿子就把她老人家送进了医院,因医治无效,几天后便在医院里去世了。老太太死后,三个儿子花了200元钱,雇人给母亲穿上了送老的衣裳。别看儿子们平时不照顾,有病不伺候,而在老太太火化后,三个儿子却因分老太太的存款吵了个不亦乐乎。邻居们评论说:“如果老太太没钱,儿子们肯定伸手给他穿衣服的,谁让她攒了那么多的钱呢?”不过,许多人对这位老太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还是赞许的,攒点钱也是应该的,因为谁也不晓得谁在什么时间驾鹤西游。可叹的是她却没有把自己的这一宝贵精神,传给自己的儿子们。

(三)

我的一个朋友,是某单位的一位负责人,因自己在生活中受过一段刺激,在他70多岁那年他深有感触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子女如果需要,父母从身上割下一块肉,父母毫不犹豫的割下来而不嫌疼;如果父母需要从子女身上拔两根汗毛,子女也疼得呲牙咧嘴。”在当今“养下不养上”的社会风气中,似乎父母都欠子女的。在县城某小区里,有这么一户人家,父母把儿子供了个大学毕业,儿子进了教育界,且说了位教育界的媳妇。这位父亲是位退休的,住三间平房,有劳保金可吃。婚后,儿子和媳妇同父母住在一块,小俩口挣钱归已,饭菜由父母免费供应。周围的邻居见娶的儿媳妇能和公婆同居,都认为这户人家娶了个好媳妇,感叹说:“教师就是好。”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半年之后的一个星期天早上,这位儿媳妇却和公公吵翻了天,当天小俩口就搬走了。几天之后,这位公公就向邻居道出了吵架的原委:在儿子结婚时,他同儿子和儿媳有过承诺??若住在一块,过日子的一切费用由老的担负,小俩口挣钱归自己;如果什么时候小俩口想买房另立灶火,老的出钱7万。吵架的头天晚上,小的突然向老的讨钱,老的问是否买房?小的说:先不买,钱,我们存上。老的说,现在我只有6万5,如果你们马上买房,我可以借足7万,若暂时不买房,就没必要去跟别人借那5千了。小的不干,老的更是气得不行,便吵了个昏天黑地。就这样,小的拿了6万5千就搬走了。

小的搬走了不到半月,公公得了脑血栓,卧床不起,幸喜婆婆健壮,时常用车推着老伴看看外面的世界。一晃儿一年多了,听老的说,媳妇不要说了,就连儿子也没登过门。

过去人们常说过这么一句话:养下儿子种下地。“几多汗水,几多收获。”这似乎是一句名言,也曾是被人们认定的哲理,而现下这句话却不大适用了。现在社会上有了“生产过剩说”,僻如经营桃园罢,桃子不值钱,卖不出,只有白洒汗水且赔本。现实中的某些父母是否也生产过剩了?父母们供子女读书,又上大学又念研究生什么的,然后又托门子、拉关系为子女安排工作,再就是为他们买楼。父母的自我感觉都是那么良好,认为这是理应承担的光荣使命,父母的脑瓜子里只有“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临别细细缝,”,根本没有“生产过剩说”。

其实,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做父母 的望子女成龙成凤,从小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父亲,家在农村,终年骑着自行车跑城里上班,每星期天,就带两个孩子下田劳动,春耕牵牛,三伏描玉米等啥苦活都让子女参与,使其从小就养成了吃苦的习惯,懂得了父母的辛苦。为供两个孩子上大学,自己一直住着震后盖的简易房,房顶都露天了。同事们见他穷得这样,都说他没好了。他勉强把子女供完大学毕业,就儿孙自有儿孙福,什么也不管了。其实他也没能力再为子女付出。子女也知这个父亲不容易,大学毕业后一切都自力更生,没用几年工夫,子女们就为在农村的父母买了楼,从乡下接到了城里居住,且新购的楼房比儿子现住的房还宽敞10多平米,可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朝历代,虽然政权更叠,但却都把这一美德作为我们的民族精神继承下来。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背离传统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四)

上面都是说的城镇的事,其实农村不敬老、不养老的事也不少。在一个村里有一户,为娶儿媳妇,父母在老宅基地上盖了漂亮的“北京平”,儿媳娶到家以后,父母当然得挪窝,就想在院里压两间厢房自己住。儿媳妇说:若要盖房,至少要离我们200米外的地方去盖。因此,有的村庄为方便老的盖房,单批了一处地方,谓之曰“老年街”,这是现实中的一种公认的“烦老现象”。人虽说都有老,但许多人都不喜欢老的,别说是自己的父母,就是与之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一旦人老珠黄,失去了青春的魅力,离婚的也不在少数。

父母对子女的爱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古代人打天下坐江山,龙种相传,百姓们效法帝王也是自然的。人们都希望一代比一代强。民间旧有死后上天堂、下地狱之说,佛家谓之“脱生”。如果你生的子女在各方面比你强,你就可以脱生进天堂,如果不如你,你就该下地狱了。因有这种迷信,所以每位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子女成龙、成凤后,自己就可以进天堂了。由此看来,父母对子女的娇生、溺爱,一半也是为了自己日后进天堂的。

我邻村有一户农民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龙”,在县城当了官,身在农村的母亲感到非常荣耀,因为村里曾有人进城求他儿子办事,回村后自然向她禀告一番,对她说:她儿子的办公楼如何如何的高,儿子又是如何如何的打腰。于是对这位母亲产生了一股“鸡鸣升天”的诱惑力。一天,这位母亲在人们恭维语言的诱惑下进了城,什么招呼也没和儿子打就登上了儿子办公的大楼。当她兴冲冲敲开儿子办公室的门,儿子一见是自己的母亲,脸色立马变得很难看,他二话没说,就将母亲推出门外,并斥责说:“你怎么到这儿来了,有事回去说!”母亲一见儿子这举动、这脸色、这言语,只得呆呆地扭头下了楼。儿子“叭”的将门一关,送也不送。儿子的举动,令很多人不解。其实,现在有好些人随着时代的变化,思想观念也起了变化,而这位母亲不懂得这个变化,只知道自己的儿子当了官,脸上光彩,但对当官的儿子来讲,只会锄草、间苗的母亲来到自己的身边,似乎便有损了自己的身份,当然要把一身家庭妇女打扮的母亲赶出办公楼。如今,许多当了官的儿女决不允许农民出身的父母与之同居的。而许多明事理的农村父母,他们都主动远离自己当官的儿女。而有些当了官的儿女也愿意侍奉父母,因为他们所侍奉的父母是当过官的父母,不用说人们也知道,侍候这样老人,到头来是有好处的,用那说怪话的人的口气:侍候这样的老人,总比侍候猪、羊、貉子来钱快。还有更甚者,父母把儿子拉扯大了,供了大学毕业,有较好的工作,也有了女朋友,正值父母喜滋滋要为儿子办喜事时,其子的女朋友却开出了“三要一不要”的财礼单:要楼房、要现代家具、要时装首饰,就是不要父母!因为,他们的父母是土里刨食的庄稼人。

当然,大多数年轻人虽然当了官,依然是遵循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甘愿奉养二老,成为尊老敬老的典范。

(五)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这些“啃老不养老、烦老不敬老”的现象,归根结底一句话??缺乏教育。朱子说:“人性皆善,而其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变于善”。所以必须强化这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我认为尤值得关注的是家庭教育。在中国历史上,因家教优良而使子女成材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择邻的孟母、刺字的岳母,而一代伟人李大钊的祖父对李大钊的家教更是有口皆碑。孟子、岳飞和李大钊都是独生子,他们的家教可谓是当今独生子女时代的典范。

《礼记•曲礼》中说:“凡为人子之礼,冬暖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古人讲孝道,讲礼仪,无非是想教育后人树立尊老敬老的道德风尚,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今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只是注重其学业,而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大多却出现了空白,现在,为了树立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深入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受教育者不单是年轻人,其中更重要的还有教师、家长。作为父母的应为子女留点什么呢?留财富,子女可能成为败家子;留书籍,子女可以不读;留给子孙后代的应该是??德性,其实这德性,就是高尚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

在民国年间,乐亭黄坨村有位叫刘临阁的,他闯关东在长春发了财后,就在家乡乐亭城办了一所“育英”学校,把自己一生创下的财富都投入到办学上。他生前为自己写的座右铭是:“宁为社会做贡献,不为儿孙当马牛”,而我们今天有许多家长,正反其道而行之:拼一生的精力、物力,把子女培养成小皇帝和公主,有的子女虽成不了皇帝和公主,但却养成了皇帝和公主的习气,其结果是父母上了年纪后,只能跪在儿女面前唯唯诺诺,低声下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