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的時候這7個配置花費不少,但一年到頭你也用不上10次!

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購車時都會選擇高配版本車型,這些車型在舒適性配置方面非常豐富,相比於普通版本車型選裝這些配置的價格來說更具性價比,這也成為很多銷售人員推銷高配版本常用的說辭,但這些舒適性配置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 有些未免太過雞肋,一年用不了幾次,換算下來每個配置都要小兩千,使用性價比極低,對比起來還不如標準版本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裝。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那些使用性價比極低的配置。

自動泊車的設計願景還是非常不錯的,幫助消費者進行自動泊車,但因為各個廠商自動泊車系統的差異,導致體驗良莠不齊,但比較主流的自動泊車還是針對於固定尺寸的垂直或側方停車,本身在使用過程中,對車輛的要求就極高。而一些消費者隨著駕駛水平的提高,這種急類的產品一年更是使用不到幾次。


買車的時候這7個配置花費不少,但一年到頭你也用不上10次!


後排液晶屏何曾幾時是豪華車的標準配置,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豪華車在後排簡配後排液晶屏,取而代之使用平板電腦。傳統的後排液晶屏只是單純地顯示設備,在後排使用液晶屏往往會產生的眩暈感,使用感受不高,而且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都會使用智能手機,這也使得後排液晶屏越來越雞肋。後排液晶屏並不涉及到車輛的調節功能,所以使用性價比針對如今來說真的是非常低。


買車的時候這7個配置花費不少,但一年到頭你也用不上10次!


不同消費者對於不同的方向盤位置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方向盤記憶功能以及座椅記憶功能也就出現了,但相比於座椅記憶功能來說,方向盤機記憶功能真的有些雞肋。一般方向盤記憶功能能夠記憶3組數據,但因為大多數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一上車都會不自覺的調整方向盤以及座椅,忘記還有方向盤記憶這個功能,反而有可能會造成方向盤記憶的損壞。而且除了借車以外,現在方向盤記憶功能一年都用不到幾次。


買車的時候這7個配置花費不少,但一年到頭你也用不上10次!


轎車後排比例放倒,轎車後排座椅放到可以增加後備箱的拓展性,但對於轎車車型來說,因為造型的限制導致後備箱的垂直尺寸受到限制,很少有消費者會使用三廂車拉載需要放到後排座椅的物品。後排比例放倒對於轎車來說真的非常雞肋,基本很少使用。


買車的時候這7個配置花費不少,但一年到頭你也用不上10次!


大燈清洗這個配置並不是什麼高科技配置,早在80年代甚至更早大燈清洗這個配置就已經出現,最初是為了方便越野車型相對垂直的大燈,在越野過程中,沾染泥土影響照明發生安全事故,所以在大燈旁設計了外露的大燈清洗機構,後來這個配置逐漸下放到一些豪華車型,為了外觀的美觀,所以逐步演變為如今的大燈清洗機構。


買車的時候這7個配置花費不少,但一年到頭你也用不上10次!


這個配置對於現在大多數的城市車型來說,真的沒有什麼使用性價比,首先很少車型去越野,一年也用不上幾次,其次大燈清洗機構大多采用一個小型的運動機構,長時間不使用開啟後容易發生移位,無法還原的現象,而且為了形成一定的沖洗壓力,噴頭也比較精細。一年用不到幾次,而且維修價格極高。

座椅加熱 ,座椅通風

座椅作為與消費者最直接作用的舒適性配置,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重視,不僅在材質以及造型上有更高的要求,而且關於座椅的配置也越來越豐富,其中在車型上比較常見的就有座椅加熱以及座椅通風。這兩種配置的選裝價格都在幾千塊左右,實際使用消費者僅僅是部分的地區具有一定的性價比。比如非常嚴寒的北方冬季以及南方的夏季哎,這個時候座椅加熱以及座椅通風才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買車的時候這7個配置花費不少,但一年到頭你也用不上10次!


但實際的使用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座椅加熱的故障率還是蠻高的,一些車型座椅加熱沒有配備過熱保護,無法自動關閉,導致座椅過熱,消費者根本無法下坐,而且會加速座椅海綿以及皮質的老化。對於座椅通風來說,也是非常雞肋,夏天吹的肚子痛也是常有的事。


買車的時候這7個配置花費不少,但一年到頭你也用不上10次!


後視鏡記憶

後視鏡記憶主要是針對不同駕駛者的視野要求,進行成組的記載後視鏡數據,但就像座椅記憶以及方向盤記憶功能一樣,後視鏡記憶功能在如今的使用率進一步下降,很少有消費者會把車借給其他人,除了一些高速駕駛時,會更換駕駛員,但一年裡的使用頻率還是非常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