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也沉迷手機電腦嗎?學學下面這兩招,從此適當玩手機!

當今這個互聯網時代。中小學生,甚至兩三歲的孩子,都對手機或電腦等電子產品充滿了依賴,令很多家長頭痛,不知如何解決。

今天我們就來制定一個解決方案。

第一個:規則意識

這個規則意識,就是你在給孩子手機的時候,你必須是和孩子建立一個規則。你給孩子規定了是什麼樣?你就按照這個規定怎麼樣去做?最害怕的是誰破壞了這個規則,那麼誰把這個規則破壞了,誰就輸了。

你家孩子也沉迷手機電腦嗎?學學下面這兩招,從此適當玩手機!

大多數破壞規則的是我們家長讓孩子破壞了這個規則。也就是說,孩子雖不想遵守這個規則,但是你是破壞者,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說你可能給孩子規定使用手機,到晚上10點就不能再用手機了,但是到了十點鐘你去收孩子手機的時候,孩子說:“能不能再讓我玩一會兒?”你說:“你再玩一會兒吧”就有了第一次。

第二次你去收手機,孩子又說:“媽媽你再讓我玩一會”你說:“行,你再玩一會兒。”

你自己在一步一步的破壞自己的規則,最後一反倒過來說:“這孩子怎麼回事,每次到手機照著點兒都不給我交回來?”等等。

你家孩子也沉迷手機電腦嗎?學學下面這兩招,從此適當玩手機!

以及有很多孩子剛開始在口頭上,做規則協定的時候,孩子答應的特別好,但是真正的當孩子用手機的時候,他就是不交。那麼這個時候你想一下,你的規則制定得是否全面?

在這個過程中你一定要做到“狠心”。就是說我們態度上一定要堅定堅決,但是方法上我們可以調整,比如說每次孩子用手機的時候都會拖延時間。每次讓他10點交,但他每次都是10:05或者10:15交,那你可以把這個時間提前,9:40的時候你可以過來提醒孩子:“還有20分鐘手機就要交回來了,你趕快看還有什麼事沒處理,趕快處理完。”

你提前給孩子提個醒,他心裡就會有這種時間意,識觀念意識。完了之後,他就會慢慢的自己處理好這種規則。孩子拖延交手機絕對是你自己培養出來的,不能怪孩子。

你家孩子也沉迷手機電腦嗎?學學下面這兩招,從此適當玩手機!

第二個:對症下藥

這個對症下藥是什麼呢?有一句話叫“透過現象看本質”

當孩子沉迷於手機,不管他是玩遊戲,看小說等等。

他可能是因為學一些東西,或者是在裡面想得到一些東西,那麼你通過這種現象的本質,找到他想獲得什麼,他想獲得的那個東西。得到那個東西肯定是在現實生活中所缺失的東西,那麼我們作為家長,我們怎麼樣去做?能夠讓他在現實生活中得到這個東西,這就叫對症下藥。

你家孩子也沉迷手機電腦嗎?學學下面這兩招,從此適當玩手機!

最後有一句話想跟大家共同來分享,因為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以及孩子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就佔據一個心理優勢,動不動就說:“我供你吃,供你穿,供你住……”然後在生活中用我們的優勢地位來制約孩子,孩子很多的行為,很多的舉止都得受我們的約束,因為“我是你爸,是你媽。”

相反的有這樣一句話,我覺得可以和大家來共勉,尤其是在面對手機或者電腦的這件事情上,這句話是這樣說的:“我供你吃,供你穿,供你住,但卻不用我的優勢地位來制約你,我會讓你按照你的意志想法生活,我將在間接層面上築好堤壩,把你引導到人類主流價值觀設定的方向。

你家孩子也沉迷手機電腦嗎?學學下面這兩招,從此適當玩手機!

但是我真的想說,我們不管孩子,他迷戀手機,迷戀網絡,還是迷戀所有的東西等等,都是想從中得到快樂或者他想要的東西。

我們要從客觀方面去看,因為我們給不了,所以孩子才是向外求,然後我們考慮他為什麼向外求?是不是手機或者電腦能給他想要得到的東西?

所以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我們真的應該來反思,為什麼孩子沉迷手機網絡?他們想從中得到什麼?對於身邊的我們這些親人,孩子視而不見?我們如何做才能帶給孩子真正的快樂?這些問題都急於等著我們去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