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被劃出「六個嚴禁」紅線,看完你還想當教師嗎?

對於教師的成為有很多種,比如教書匠、先生、教員、園丁,相信這幾個稱謂都有聽過,那麼你聽說過用蠟燭、慈母、春蠶等來替代教師嗎?從這些稱謂當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教師是個具有無私奉獻的職位。

教師被劃出“六個嚴禁”紅線,看完你還想當教師嗎?

前段時間關於教師的爭議比較多,頻頻出現教師抱怨事件、教師被控告等。在此,小編只想告訴各位無論什麼職位都會有那麼幾個“不稱職”的職工,大家不要一棒子打死全部教師,畢竟沒有教師,我們的下一代該如何“成長”。

今天小編帶來的是關於教師的“六個嚴禁”,這是教育部印發的《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用“六個嚴禁”,給老師們劃出了紅線,具體如下:

1、禁止參加有學生或者學生家長安排的可能影響考試或者有目的性的宴請;

2、禁止參加由學生及家長支付費用的一切娛樂活動;

3、禁止向學生推薦圖書、報刊等商業服務獲取回扣;

部分老師有時會打著“重點都在這本書裡”的旗號,讓學生購買此書,自己好從中謀取利益;當然,我們不能排除確實有些老師確實是從學生的學習出發,完全是為了學生的學習;

4、禁止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各種禮品、代金券、購物卡等各種錢財;

5、禁止讓學生及家長報銷教師個人或親屬所消費的費用;

例如:小明家是開女士服裝店的,一天小明的班主任(是位女老師)和她媽媽來到小明家開的店買衣服,進店之後小明的媽媽認出是小明的班主任。試衣過程中,小明班主任和班主任媽媽都看上一身衣服,當要付錢時,小明媽媽拒絕班主任的付錢,說什麼都要把衣服送給她們,只希望在期末考試時,班主任可以給自己家成績平平的孩子一個“三好學生”榮譽稱號。這個是不允許的。

6、嚴禁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其他行為

例如:家裡有官司時,利用家裡有律師學生行使便利;某同學爸爸是教育部副局長,親戚家孩子上學困難時,正好可以幫忙;這些都屬於利用職務之便謀取個人利益,都是被嚴厲禁止的。

“題幹閱讀”在資料分析中的重要性

無論在國考、省考還是事業單位的考試當中,資料分析所佔的比值往往很大,而且每一題的分值也是在眾多題目當中屬於比較高的類型,且屬於“踏實型”題目,只要給我們時間足夠,是一定可以做的出來的,但是在我們的考試當中,正確率固然重要,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提高資料分析的做題速度,是我們需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而之前我們強調過可以通過有效的“材料閱讀”,來提高我們做題速度,而除了“材料閱讀”,其實“題幹閱讀”,在整個資料分析當中,也是佔據重要位置的,只要有效的“題幹閱讀”,不但可以提高做題速度,而且還可以提高題目的準確率。

其實在資料分析當中,常見的題型一共有四種,分別是求值類題目、比較類題目、計數類題目和語句理解類題目。而考題當中所佔比例比較大的是前兩種,下面主要通過幾道例題來了解一下這樣的題目如何考察。

一、求值題

求值類題目的題幹往往最終落腳點為求解某個數值的大小,主要分為直接求值、比較後求值、計數後求值等三類。

例1、2008年4月,SUV銷量比MPV銷量約( )。

A.多2.3萬輛 B.少2.3萬輛 C.多3.4萬輛 D.少3.4萬輛

例2、2000年,表中所列四國玉米的最高產量約是最低產量的多少倍?

例3、2008-2012年間,全國石油消費量超過全國石油產量2倍的年份的個數與礦產品進出口總額佔全國商品進出口總額比重下降的年份的個數相差幾個?

A.0 B.1 C.2 D.3

其實這類題目不是很難,只要重點了解題目考察的是哪個公式,然後去材料當中快速地找到對應數據,直接列式計算即可。

二、比較題

比較類的題目重點在於需要對題目當中的數值進行比較,可以是兩個數之間的比較,也可以是多個數之間的比較。

例4、2005年1-10月,貴州省的固定資產投資額與甘肅省相比( )。

A.較低 B.較高 C.恰好相等 D.無法比較

例5、2009-2012年,全國國道日平均交通量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年是( )。

A.2010年 B.2009年 C.2012年 D.2011年

這一類題目算是資料分析當中的一個難點,考題的形式比較複雜,計算起來也比較麻煩,但是,你只要題幹閱讀的準確、快速,然後採用我們之後針對比較類題目的方法,也可以很快的解決這一類的問題。

其實大家不難發現,我們除了列式和計算,往往被我們忽略,卻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閱讀”,而好的閱讀,更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正確率和做題速度,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後的練習過程中,可以多多重視這一塊,從而快速解決資料分析時間不夠的問題。

在公務員考試或事業單位考試中都會涉及到樸素邏輯的題目,觀察近兩年的真題還可以發現樸素邏輯的題量佔比在提升,所以這個題型要引起大家的重視。雖然樸素邏輯是屬於咱們邏輯中必然性推理的內容,但不同於直言命題和復言命題的是,樸素邏輯題目沒有固定的“套路”,所以很多同學剛接觸這種類型的題目就不知道怎麼下手做。不要害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用什麼方法可以快速簡便的解出樸素邏輯的題目吧!

一.代入排除法

這個方法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在我們的考試中經常會用到代入排除的方法,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選出正確答案,那麼做樸素邏輯的題目時怎麼用這個方法呢?我們先觀察選項,當選項的信息比較全面而且完整的時候,就適合運用代入的方法來進行排除了。下面我們來看一道題目體會一下:

【例題】有三個小孩分別叫藍藍(女)、紅紅(女)和虎虎。孩子的媽媽分別是衛國珍、姜家英、申仁麗。鄰居李奶奶說:馮一中和姜家英的孩子都參加了少年女子舞蹈隊,陳二國的女兒不是紅紅,楚三仁、申仁麗不是一家人。

因此可以推斷出下列為一家人的是( )

A.陳二國、姜家英和紅紅,楚三仁、衛國珍和藍藍

B.楚三仁、衛國珍和虎虎,馮一中、申仁麗和紅紅

C.陳二國、申仁麗和紅紅,楚三仁、姜家英和虎虎

D.楚三仁、申仁麗和紅紅,馮一中、衛國珍和虎虎

【解題思路】首先觀察一下選項信息完整全面,那麼我們首選排除法。根據條件陳二國的女兒不是紅紅,可以排除掉選項A和C;再根據條件楚三仁、申仁麗不是一家人排除掉D選項,所以正確選項為B。一找:首先判斷出上述四人中李和王兩個人說的話互為矛盾,題幹中的一句真話在李和王這兩句中;二繞:繞開這兩句矛盾,張和陳說的話一定為假,所以張捐了錢,李沒有捐,通過排除法可以確定出正確答案為B。

二.找突破口

除了我們上面說到的代入排除法,還可以用找突破口的方法來解題,這也是解題很重要的一種思維,我們一樣的來看一道題目。

【例題】王銘、李盈、杜葭三人大學畢業後,一個當上了公務員,一個當上了空姐,另一個當上了司機。他們各自作了如下陳述:

王銘:王銘當上了公務員,李盈當上了空姐;

李盈:王銘當上了空姐,杜葭當上了公務員;

杜葭:王銘當上了司機,李盈當上了公務員。

結果證實,王銘、李盈、杜葭的陳述都只對了一半。由此可見( )

A.王銘當上了空姐 B.李盈當上了公務員

C.杜葭當上了空姐 D.王銘當上了司機

【解題思路】題幹告訴我們每個人說的話都只對了一半,並且我們再觀察一下題乾的信息,發現有一個比較特別的信息是王銘:王銘當上了公務員、王銘當上了空姐、王銘當上了司機這前三個信息只能有一個為真,所以李盈當上了空姐、杜葭當上了公務員、李盈當上了公務員後三句應該有兩句真話,但是李盈當上了空姐和李盈當上了公務員最多隻能有一個為真,那麼杜葭當上了公務員這個信息就一定是真話,則王銘當上了司機、李盈當上了空姐,因此這道題選D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