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到底是被李自成灭的,还是被满清灭的?有什么依据?

品明鉴清


明朝的灭亡 ,看似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众所周知的几种原因,譬如小冰河期各种天灾不断,农民连年绝收,导致暴乱不断;税收制度的不合理;崇祯空有强国之心,却没有强国之力;朝政腐败不堪等等。

然我认为最关键的是闯王李自成造成的。李自成,原来也是政府的公务员,由于驿站被裁失去了工作,填不饱肚子起兵造反。李自成真正成气候,开始威胁到大明朝江山稳固的时候,正好是崇祯上台一通瞎胡闹,在辽东战场全面处于下风之时。大明朝不得不两线作战,此时的明朝虽已千疮百孔。可是如果仅仅只对付李自成和后金的任何一方,应该不至于守不住。如果,没有李自成的攻破北京,后金想彻底打败明朝可能性不大。


东东资讯


明朝灭亡是在三种力量作用下出现的必然下场。第一种力量是以崇祯为首的统治集团愚蠢作为的结果,第二种力量是以李自成为代表的民间造反力量冲击的结果,第三种力量是满清政权在边境侵略杀伐的结果。真正的问题,还是崇祯自己愚蠢乱做,在先攘外还是先安内的问题上,优柔寡断,摇摆不定,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致使李自成打进北京,断送了大明江山。但是,如果只有内患没有外忧,崇祯也能镇压得了李自成;如果只有外忧,崇祯也能对付得了满清。但是恰恰是在满清政权和李自成造反义军的双重夹击下,以及在朝大臣的影响下,崇祯的性格欠缺和领导低能暴露无遗。所以明朝的灭亡,第一是崇祯低能愚蠢,第二是李自成造反所致,第三是满清侵略杀伐。


李渝泉1


要讨论明朝是李自成灭亡还是清朝灭亡,首先要分析明朝灭亡的可能性。

首先一个王朝不稳定会倾覆和王朝的体制有很大关系。明朝从万历朝就开始倾塌,就像一座房子巍然屹立,但是四周的柱子被蛀虫蛀得已经千苍百孔了,只是房子根基尚在,一下子到不了。有史称明朝时亡于万历,不管这个评判是否公允,但是大明将覆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个王朝灭亡和最高领导者有莫大关系。大明亡国皇帝崇祯虽然素有雄心壮志,但是究其本相不过是志大才疏,刚愎自用。其本人生性多疑,起义军逼进京城,他的一个皇弟本来要进京勤王,结果被他猜疑勒令不准进京。明朝一大冤案袁崇焕之死已经是路人皆知。你说碰到这样的皇帝能不亡吗?

综合的来说,明朝是直接灭亡于李自成,然后是让清朝捡了个便宜,灭了起义军,扫除了明朝余孽,最后统一了中原。


才哥706


明朝实际灭亡于崇祯皇帝手里,以后的南明政权没有多少的实际意义!所以就从崇祯皇帝说起,这个皇帝对自身要求很严,从个人的本意来讲应该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但其的前辈确实不争气,留给他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

这样的一个烂摊子一夜之间加在其对肩膀上确实有些勉为其难!而他自身也有优柔不决,妄自尊大,疑心太重等等人格缺陷!虽然其努力了,但最终却无法逃脱失败灭亡的痛苦结局!

大部分人说,明朝是被李自成灭亡的,所以再说说李自成。李自成也是一位底层的农民,也给政府打过工,但同样也是被残酷压榨和被剥削的对象,在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的同时,却有了杀人也要活下去的想法!尽管有些学者认为李自成等流寇对当时的社会及生产力造成巨大的破坏!这点不可否认,但从长远的,人类几千年的发展进化史来讲,我认为李自成的造反对人类的解放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如果没有陈胜吴广,也许就没有以后强盛的大汉王权,如何没有瓦岗寨的草寇,也许就没有李世民的大唐盛世!任何一个政权的建立及发展和维持都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自己做的更好,才能造福百姓,才能长治久安!所以我认为明朝不是亡在李自成手里,也不是亡在满清政权,更不是亡在吴三桂陈圆圆手里,而是亡在自己手里!


月落打更人


我大约看了一下回答区的各种回答,觉得很好笑,说明朝最终是自己的问题,也有观点说明朝是满清、自己问题外加李自成三种势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明朝就是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所灭,这个无可争议,为什么跟小学生答题一样,要把那些有的没的都写上?崇祯懒政惰政?崇祯不会治理国家?算是吧!但是历史记载崇祯并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不堪,而且还是一个挺有气节的皇帝,李自成最后进京崇祯皇帝都没有求饶,我们看一个朝代究竟是被谁灭的很简单,做一个减法即可。

如果没有李自成跟满清势力,大概率是不是明朝还能苟延残喘?那就说明崇祯皇帝的怠政并不是明朝灭亡的关键。
但是如果没有满清势力跟崇祯皇帝的怠政呢?仅仅李自成起义会如何?明朝当时还是会灭亡,这个没争议,当时李自成起义几天的时间就召集了好几百万人,什么概念?当时朝廷是没有能力抵抗这些叛乱的。

总结一下是什么?明朝就是被李自成起义推翻的。虽然明朝本身跟满清势力的骚扰也是有关系的,但是是被谁所灭就被谁所灭,这就好比一个鸡蛋,你不能说因为他放的时间久了臭了再加上他有逢所以才被苍蝇叮的,叮他的就是苍蝇,他的缝跟他的臭仅仅是诱因!感觉回答区里好多人逻辑不太清楚。唉!


狐闻野趣


明朝实亡于清,当最后的隆武被绞死于云南,大明也就结束了几百年王朝的延续,李自成进军北京城逼死崇祯帝,而南方还掌握在明朝手中!而清军捉住机遇,合兵山海关总兵击溃顺朝军队,一战定中原!


往事如风而逝去



大明帝国灭亡,天灾人祸、内忧“闯王”李自成、外患满清咄咄入侵、最高领导人的领导能力等各种矛盾综合发展的结果,但主要原因有以下:

一、明帝国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一心匡扶社稷,工作态度超常勤劳,但是不具有挽国家于危难之中、匡扶社稷的领导能力,刚愎自用,决策失误,用人多疑,导致用人失误,指挥不当,贻误战机,要负主要责任的。

二、明帝国灭亡,不可否认,还有主要的天灾因素,明末处于“小冰河”期,因而造成北方农业生产连年欠收,灾荒四伏,国家财力严重不足,筹集军费相当困难,以致最后出现崇祯皇帝朱由检竟然向群臣借款,筹措军费的情况,国疲民穷,无力再战,怎么可能抵御外侮内患。


加之,内有“闯王”李自成大患,外有东北后金(满清)外敌咄咄逼人入侵,难以应对两大强敌,顾此而失彼,最终酿成崇祯皇帝自缢煤山的亡国惨剧。


三、由是,饥饿难耐的灾民流民四起,财力困难,裁撤驿站,导致身为驿卒的李自成失业而造反,“闯王”李自成打得明帝国人力、财力、军力,消耗殆尽,大明帝国与李自成“鹬蚌相争”,李自成杀进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帝国灭亡,后金、既满清而坐收“渔人之利”,捡了一个天下!


所以说,明帝国并非亡于后金,而是亡于自身领导人的能力不济,加之天灾人祸,直接亡于明帝国自己的驿卒---今日的邮递员出身的“闯王”李自成!

呜乎唉哉,崇祯皇帝朱由检,面对“四面楚歌”杀进北京城的李闯王,欲突围出城,为时已晚,只有杀后刺女,惨不忍睹的自缢于皇宫烧炭堆积的煤山之上。

若早日迁都南京,退守江南,徐图攻守,结局尚未可知!


z山海


明朝的覆灭,要说根本原因,也还是在他们自己身上,只是佐以天时不利罢了。

明室分封诸王,赐以大量土地,诸王之下,郡王、镇国中尉等爵,皆有封赏。明太祖规定,宗室子孙不必从事任何工作,以朝廷禄米奉养。崇祯时,明宗室已过百万,他们拿着工资,也不干活,不纳税,还占有广大土地,百姓民不聊生,揭竿而起是迟早的问题。

第二,镇压起义不力。明室没有一个有效的平叛计划,往往是大军跟着农民军屁股后面跑,虚耗钱粮不说,还耽误了对满清的作战。李自成不是没有败过,但是统治者竟然没有将其歼灭,而是招抚。李自成坐观时机,反复起事,最终被他成功了。

第三,天时不利。崇祯在位十七年,蝗灾、旱灾、鼠疫没有停过,北方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百姓十室九空,易子而食。

第四,党争及大臣误国。明末的东林党就不提了,大家都知道。在李自成势如破竹的时候,崇祯也想过南迁,甚至计划都制定好了。但偏偏架不住有的大臣痛哭流涕,力谏天子镇守京师。这其中为代表的,就是兵部给事中光时亨。有意思的是,南迁倒是被他阻止成功了,李自成踏破京师之时,他跪在了最前面,迎接闯王大军入城。

第五,崇祯刚愎雄猜。崇祯一朝,大臣如走马观花般,或废或杀,有的直接传首九边。朝中大臣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就不谈团结一致,抵御外敌了。

满清能入关,他们要感谢两个人,一是李自成,一是吴三桂。

只可惜,李自成推翻明朝之后,就立刻被清军干败了,大顺土崩瓦解,不堪一击。吴三桂呢,则是打开山海关,迎清军入关,他也由此成为了三藩之一,平西王。


浮沉于史


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满清入关,消灭南明势力。


阳光若水8241


明朝是被李自成的大顺军灭亡的,至于灭亡原因,很复杂,总结起来内忧外患,因内忧而应付不了外患,最后只有覆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