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有军事天赋的将领是谁?

全浩浩


老妖思量再三,既然是讲天赋,就提名一位没有学过兵法,没有读过书的将领“旋风司令”上将韩先楚。

据说有人问许世友,解放军将领中最佩服谁,许世友的回答时韩先楚,因为他打仗有勇有谋。

胆大包天韩先楚

韩先楚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出生在湖北省安县的贫苦农民家庭,当过放牛娃,学过篾匠,在武汉做过短工。

直到黄麻暴动的时候加入农民协会,土地革命时期加入游击队。韩先楚的独立团接受整编后,从副连长一直担任到营长

随军长征期间,韩先楚一直是营长,为红25军完成冲锋、突击、歼敌、开路、阻敌的战斗任务。

至于韩先楚胆大包天的故事有两个:

1、1936年,违抗彭德怀的命令打下定边。

当时决定扩大根据地,彭德怀率领红一军团与红十五军团西征,红十五军团北路就是韩先楚的七十八师。

部队走到定边时,城内有国民党马鸿逵的一个骑兵营,但是红军到了后他们既不出击也不骚扰也不逃走。

韩先楚与先头团的王得荣、政委刘懋功研究一番后觉得有把握攻下来,于是给彭德怀与军团部发报告。但是彭德怀考虑到如果打不下定边会影响整个作战行动,就否决了攻打计划。

接到彭德怀的命令后,韩先楚犹豫起来:打,则违令;不打,则太可惜,将来攻取定边,肯定要付大代价。

在这种情况下,遵守命令是容易,为违抗军令,不仅要承担违令的后果,还要承当万一失败了,可能会影响整个作战行动。

这个时候就显示出一代军人的气魄

,思前想后,韩先楚决定:"打!"

同样在1949年,刚经历解放金门战斗失败的解放军,对渡海作战难免过度谨慎,1950年2月的攻打海南岛的作战会议上,计划5月完成战备,6月开始渡海作战,韩先楚则提出不同意见,考虑到解放军大部分是风帆船,必须在谷雨前开始。

回到四十军,韩先楚立即召开了军党委会并下令:关于6月份登陆作战的时间问题,不向下传达。渡海时间只能提前,不能拖延,一切准备工作,必须在3月份前完成。

最终4月16日,人民解放军强渡琼州海峡,发起海南岛战役。

2、江青曾说:军队有两霸,一是许世友,二是韩先楚。

1976年,兰州军区在要不要在部队点名“批邓”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最后是韩先楚拍板决定不批,于是兰州军区没有开战批邓动作。

旋风司令韩先楚

旋风司令的称号是在解放战争中获得。解放战争期间,韩先楚任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其行军速度快,常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敌人预料不到的地方。

杜聿明在调离前,曾评价:韩先楚的旋风部队最难对付。

陈诚接任后号称六个月剿灭东野,结果我军围法库,打彰武,活捉了国民党军新编第五军军长陈林达,后来陈诚离开东北时也感叹:“韩先楚是一个很难对付的旋风司令,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打到了你面前”。

卫立煌到东北后,和韩先楚也过交手,评价:“动作之快,如同旋风般”。


韩先楚,从一个短工成长到上将,虽在1937年初,韩先楚以78师师长身份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但其从土地革命游击队开始打仗有勇有谋,不得不说是天赋使然。


妖鬼杂谈录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最具军事天赋和取得的胜利最多最辉煌,取得的功绩最大最彪炳是两回事,虽然,军事天赋不是空口白说,必须有所附丽。

中国历史上,最有军事天赋的将领是以下三位。

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在刘邦手下拜治粟都尉,但是未得到重用。萧何慧眼识才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直接拜并无军事指挥经验的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取得了坚实的根据地后方基地。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 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前203),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今多已失传。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徐达

徐达 (1332-1385),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以为左相国。二十七年(1367),率军消灭张士诚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

所谓最有军事天赋的标准是以下三个:

1、实战起点不高,陡峭直线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境界,涉及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2、在作战、治军、统帅全局各方面具有不但高迈而且平衡发展的姿态。

3、同时代一般意义的名将和军事家触之即溃,仿佛有天外飞仙一样的外挂。

在这个意义上,谈古论金觉得只有以上三位称得上,个人意见,知我喷我,一任诸君。


谈古论金


解放战争时期四大战略区彭(德怀)刘(伯承)陈(毅)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唯有林彪是以多欺少以强凌弱,全党全军支援东北的党员干部和部队官兵竟然多达二十一万多人 ,国民党军的部队从来没有越过吉林省的长春市(蒋介石规定的),林彪却把四野的指挥部设在了远离战场的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离前线的部队竟然有二百五多公里,换彭德怀刘伯承和陈毅到东北战场都会比林彪打得好不会比林彪打得差,换林彪去西北中原和大别山林彪绝对没有本事和胆量与国民党军决战,又得跑到苏联去泡病号了


792突击步枪


古往今来,四野八荒,最有军事才能的人莫过于伟大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在军事上的天才才能5000年来无人能及,简单说一下毛主席的军事才能有这些。



1,毛主席军事理论创作相当丰富。

早在井冈山时期,毛主席就写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游击战理论,抗战时期他写的《论持久战》成为抗日战争的指路明灯。

若论谁能在战略上和毛主席相提并论,蒋百里勉强算一个,其他都不值一提。

毛主席的军事理论,一直指导这亚非拉能民族的游击战,成为他们的人生偶像。

2,毛主席的战斗指挥经验丰富。

二十多年时间中,毛主席天才般的军事指挥技能,把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运用的炉火纯青,而且一生少有败绩。

很多人崇敬的薛岳,他的天炉战法不就是毛主席“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思想体现吗?而且薛岳赢了两次就翘尾巴,第四次长沙会战被日军打得落花流水。

以四渡赤水为例,毛主席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把几十万国民党军玩的团团转,寻找机会歼灭了敌人部分有生力量,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3,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天马行空。

抗日战争结束后,面对300万国民党军的围攻,毛主席镇定自若,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三大战役则彻底扭转了双方局势。

渡江战役后,国民党军在西南山区还有大量军队,如果任由他们逃亡海上,新中国将永无宁日。毛主席指点四野,以大地为棋盘,把大部分国民党残余围困在西南地区,一场西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达90万。

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才能是超一流的,毛主席是世界上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天才这是毫无疑义的。

有人说,毛主席是统帅,不是将领,好吧姑且算对,那么中国历史上最有天赋的将领是谁?毫无疑问是粟裕等毛主席的好学生。


历史知事


军事天赋似乎有点与生俱来的意味,代指那些能够百战百胜的军事天才,在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天才数不胜数,古有白起、韩信、周亚夫,近代有粟裕、林彪、彭德怀等等。


然而要评价出之最,似乎比较困难,难就在于他们的战绩相近而且名将太多,若问中国历史军事天赋之最,我觉得只有伟大领袖毛主席才堪无可争议!

他老人家虽然没有出生在名门之家,没有出国留学深造,甚至连军校都没有上过,却能够凭借个人经验与经历实践探索出许多实用的战法与奇略,写下《论持久战》这种很有深度的兵家奇书,并适用于中国国情,军事天赋可见一斑。

毛主席上可驭百万大军横扫天下,下可领小队偏师攻城拔寨,战略与战术融会贯通,这也是很多名将最不好把握的一点。从秋收起义到长征之路,从三大战役到渡江战役,随处可见毛主席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和无比的镇定自若,这种格局与眼界真不是一般将帅能比得了的。

(配图来自网络)我是纳兰轩若,欢迎关注互动。


纳兰谈史


说起最具天赋的将领,古有“孙吴韩白,卫霍李岳”八大名将,近有“彭(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陈(赓)韩(先楚)”7人,谁的军事天赋能名列第8个?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发表高见!

彭德怀

彭德怀家境贫苦,小时只读过两年私塾,靠砍柴、放牛为生,从此开始漫长的军事生涯。

从红军到八路军,从解放军到志愿军,彭德怀始终屹立在我军指挥前线,刚猛型的风格让人觉得和天赋不沾边,但仅读过1年湖南陆军讲武堂的彭德怀,能长期担任红军前敌总指挥、八路军副总司令、解放军副总司令和志愿军司令,充分证明了彭德怀的军事天赋和统帅能力。

彭德怀生涯的巅峰之战有两场,一是指挥百团大战,超长战线全面开花,打得日寇魂飞胆丧;二是指挥抗美援朝战役,打得美帝野心狼甘拜下风,迫使停战,并尊之为“世界级名将”。

能够指挥取得我军史上对外战役最重大的两次胜利,仅靠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是渊源不够的,彭德怀指挥战役气势如虹,军事天赋是决定性的。

林彪

林彪的知识底子很厚,他有完整的中小学教育经历,并且是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受过比较系统的军事教育,但这些毕竟只是理论知识,林彪能成为黄埔军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成为蒋介石口中“黄埔最优秀的将军,把整个黄埔军校的师生都打败”,跟他的军事天赋是分不开的。

林彪的军事天赋很早就得到绽放,他是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八路军最年轻的师长、最年轻的开国元帅,率领的四野成为歼敌最多的部队。

林彪的军事指挥风格最大的特点是稳,即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往往是占尽优势时才进行决战。有人误认为这种沉稳的风格说明林彪不敢冒险,不算什么军事天才,但《孙子兵法》云打仗要“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筹算本来就是军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彪善于筹算,稳中求胜的风格正是他军事天赋的表现,超人的军事天赋造就了林彪辉煌的军事生涯。

刘伯承

刘伯承是我军著名谋将、智将、儒将,有“军神”之称,这四个称号就足以表明他的指挥风格和军事天赋。刘伯承少年时也因故辍学,但后来考入重庆蜀军将校学堂学习,后来更是到世界四大军事名校——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系统学习军事理论。

刘伯承悟性极高,他年轻时喜读古代兵法,戎马倥偬之际,常在炮火之中细扣兵书,置生死于一旁,手不释卷,学而不厌。刘伯承在苏联学习期间,以惊人的天赋攻克外语关,毕业时能准确翻译俄语军事理论著作,成为我军第一位翻译科长,后来更是深入进行军事理论研究,成为我军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教育家。

刘伯承不是死读书,他的军事天赋堪称才华横溢,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判断敌情准确,战斗准备缜密,善于出奇制胜,颇具古代名将风范,邓小平称“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

徐向前

徐向前一生低调谦虚,性格内敛,不争不抢,因此成为十大元帅中最被低估的一位,有些不熟悉徐向前的人甚至不知道他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

早在黄埔军校期间,校长蒋介石就对徐向前的军事天赋“看走了眼”,他认为徐向前这个木讷的学生不会有什么成就,但出人意料的是,徐向前在黄埔一期生中却是国共两党中第一个担任方面军军事主官的,他在1931年(30岁)就担任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而一期生中号称“天子门生”的胡宗南,直到1936年才成为是黄埔生在国民党陆军中的第一个军长,徐向前领先胡宗南整整5年时间。这样一比,大家知道徐向前的军事天赋有多牛了吧?

徐向前的军事天赋在红军时期当属第一,bug一般的存在,最擅长以寡敌众,以弱胜强,他指挥的红军数量是最多的,著名的

反六路围攻是红军战史上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以红四方面8万人对川军20余万,最终歼敌10万而同一时期,彭德怀、林彪只是指挥1、2万人的军团长,粟裕只是军团参谋长。徐向前的军事天赋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山西期间再度绽放,他硬是带着一支兵少将寡、装备差、经验弱的非主力部队,打败了阎锡山数十万的晋绥军兵团,彻底解放山西全境。

粟裕

在我军军史上,粟裕就等于军事天才。粟裕参加革命甚早,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五次反“围剿”……这些重大事件一个不落,但由于没有参加长征,而是留在南方和陈毅一起组织游击战争,远离领导核心和红军主力,一定程度影响了粟裕军事生涯前期的表现。

抗战期间,粟裕的表现不温不火,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开始展现出超人的军事天赋,他的军事才华被毛主席发掘并其委以重任,常常担任重大战役的指挥工作。整个解放战争期间,粟裕先后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指挥了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豫东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一系列影响战局走向的重大战役,淮海战役是巅峰之作,一战封神。

与林彪的稳健不同,粟裕指挥并不讲究必须有8、9分胜算才进行决战,他敢于“险中求胜”,5、6分把握就敢打,而且时常有妙至毫巅的神来之笔,就连另一位军事天赋爆棚的元帅林彪对粟裕的军事填词啊也是心服口服,感慨道“粟裕尽打神仙仗”,粟裕的军事天赋让人叹为观止。

陈赓

陈赓的军事天赋崭露最早,早在黄埔军校一期读书时,陈赓就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当时一期生中有“黄埔三杰”之说,分别是陈赓、蒋先云、贺衷寒,但同时也有“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比不过陈赓的腿”,可见陈赓的军事天赋是相当高的。

陈赓的才华早早引起蒋介石的注意,后来的东征中,陈赓更是舍身救过老蒋的命,蒋介石一直想把陈赓拉入麾下,但陈赓很不感冒,在周恩来领导下主持中央特科工作,在隐蔽战线大显身手。

抗战期间,陈赓担任第129师386旅旅长,灵活诡异的战斗风格打的日军晕头转向,成为我军歼敌最多的部队,日军对他头疼不已,视为头号眼中钉,甚至提出“专打386旅”的口号,就连林彪都没得到这个待遇。解放战争中,陈赓没有担任野战军司令,只是指挥一个兵团,但陈赓兵团长期肩负战略机动任务,加之陈赓过人的勇略和指挥,战斗力数一数二,屡立奇功。可以说,陈赓的军事天赋在大将之中仅次于粟裕。

韩先楚

韩先楚出身大别山区,少时家庭贫困,没读过书,当过放牛娃,干过篾匠,后来参加革命后,长期在地方部队作战,没有打过著名战役,晋升也很慢。韩先楚后来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进修过,但直到抗战结束还只是一个旅长,跟同时出道的其他将领相比,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军事天赋的名将。

韩先楚的军事天赋在解放战争开始爆发,他的天赋主要体现在战略眼光、谋略决断上。在东北战场,韩先楚经常以自己的天赋对战场形势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且最终往往证明是“正确的少数派”。韩先楚在他东北战场指挥3纵迅疾如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出了“旋风部队”的名号,他自己也被誉为“旋风司令”,追随林彪从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解放了半个中国。

最能体现韩先楚军事天赋的有两场战役,一是解放海南岛,韩先楚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提前发动攻势,并且身先士卒,率军渡海作战,一句解放海南,避免成为第二个湾台;二是抗美援朝,韩先楚坐镇前线,指挥志愿军

突破“三八线”,直捣汉城,对战局起重大作用。

最具天赋的将领中,古代有八大名将,但我军只列出了7个,其他开国元帅、大将和上将、中将里,还有哪些人能够入选?是十大元帅中的朱德、聂荣臻?十大大将里的徐海东、萧克?上将中的陈锡联、邓华、许世友、杨得志?还是中将里的聂凤智、王必成、王近山?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第一吴起,第二白起。

吴起是早于白起100年,吴起出生于卫国,曾在鲁国、魏国、楚国出仕。

据说白起之名,就是因为白父仰慕吴起的才能,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起”。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出身于强大的秦国,秦昭王是个野心勃勃的霸者,白起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军事奇才。白起从公元前293年,灭韩魏24万人一战成名。白起的战法以冷血、残忍闻名,在长平之战中灭赵40多万人,晚年的白起与秦王发生矛盾,誓死不为将,结果被秦昭王赐剑自刎。

而吴起,被称为兵家亚圣、兵神,是与孙武并称的兵家人物,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不仅能带兵打仗也能治理国家,军事上的成绩就是76战不败。但是最终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最后也是死于乱箭之下。

论水平:

白起以实战成名,而吴起以用兵出名,二人都未有败绩。白起的功劳主要是体现在军事上,但是政治上不够成熟,范睢在秦王面前几句话就能要了白起一命。

而吴起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人才,每战必胜,用兵如神,可以为相,总揽国政,变法图强,军事理论上有《吴子兵法》,按现在的话说,吴起是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

论战绩:

每战每胜是二人的共性,但具体的战例上,区别还是比较大。

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筑城。次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

前389年,秦惠公出兵50万攻打魏国的阴晋。吴起亲自率领其中没有立过军功的5万人,外加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大败秦军。创造最悬殊的以弱胜强战例。

而白起则是有名的长平之战,当时赵国兵力45万人,秦国兵力60万人。

而吴起远超白起的能力还远不止以上这些。

白起身在一个历史上最有强大的秦国,而吴起事奉的每一个国家都是弱国。

吴起辅魏时,魏国还不是那么强大,但吴起能够以10倍之弱,击败强敌秦;到了楚国时,楚国还非常弱小,但经过吴起变法,楚国8年就变成强大的国家,大败当时风头正劲的魏国。

所以,历史上有这样的说法,吴起作为兵学家与孙武并称,作为政治家和变法者,他与商鞅并称。有这样评价的军事天才,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人。唯一的污点是杀妻求将的事件,但吴起爱兵如子的风格也是历史上有名的。


国学说历史


军事天赋是个人对战争的自然嗅觉,也可以说是对战役的独到见解,对地形的自然察觉,对兵书的深刻理解。总体来说,它造就了很多名将,诸如吴起、孙膑、卫青、邓艾、贺若弼、徐达等。但这里,我还是首推我国开国大将之首,粟裕将军。

从战士期间,粟裕大将便是对地形有着独特的衷爱,时常自己描画地图,这就是他独有的军事天赋和军事热爱。后来在常年的各类战役战斗中,更是给这样一个天赋军人增添了无数的战斗经验,无论是在南方组织游击战,还是指挥新四军打伏击战,以及日后的运动战,粟裕大将都指挥若定,其用兵之鬼,之奇,被称为常胜将军,我认为也是我军开国将领的第一人。


在解放战争期间,林彪指挥辽沈战役,可以说打的十分艰难,更是由毛主席亲自拍板决策,才得以借助锦州力挽狂澜。而粟裕大将指挥的淮海战役,也就是徐蚌会战,却打的有理有据有节,原本按照毛主席的决策,只是要歼灭敌人一部,粟裕却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提出了扩大战役规模,打口袋的新战略思想,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同。也自此,淮海战役演变成三大战役规模最大的战役,歼灭国民党40多万生力军,给予了国民党以最致命的一击,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当是第一功”。可以说,粟裕观徐蚌,如掌上观文,一切皆在掌握。



至于其他硬仗,苏中七战七捷,山东歼灭国民党王牌七十四师,攻克坚城济南,粟裕都打出了不世佳绩。难怪毛主席说“大军团作战,我只信任粟裕”。

开国元勋,第一大将,他不是当不了元帅,只是推辞了而已。如此高风亮节,宠辱偕忘,正是他多年的本色。


所以说,要论军事天赋,蜉蝣君首推粟裕大将。

(喜欢的朋友点一下关注,也欢迎大家点赞评论)


蜉蝣尘埃笑谈天下


对于中国历史上谁最有军事天赋这个问题,我看大多数人都回答了好几个人,但是问题里面有一个“最”字,就是只能选一个人,那么我肯定选择韩信,韩信就是我心中最具有军事天赋的将领,没有之一,原因如下:

第一、韩信一生无败绩。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说的是带兵打仗输赢都是常事,谁也不可能一辈子不打败仗。但是韩信做到了,韩信的一生从未打过败仗,兼职不可思议。韩信曾说过一句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得”,韩信带兵打仗就是这样,每次打仗之前都要派兵侦查好一切,越详细越好,想的多了,肯定能发现之前没有发现的漏洞,这就是“一得”。

第二、韩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大家都听过吧,这个成语就是在韩信这里来的,韩信用这个战术成功地用很少的人打败了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这个战术是韩信首创的,也只有韩信成功了,千百年来没有第二个成功的案例,你就说厉害不,服不服!(不知道背水一战典故的可以百度一下,我就不写在这里了,容易被误会是抄袭。)

第三、谋略不输张良,军事不输项羽。

韩信在谋略上是不输于张良的,治理上也非常厉害,行军打仗方面更不用说了,如果不是韩信改投了刘邦,项羽也不会输得那么惨。还有韩信在掌握敌人心理上也非常厉害,项羽就是被他的阴谋诡计给击垮的。

韩信唯一的缺点就是政治上弱了一些,所以他会被萧何和吕后合伙给杀了。可是这和他的军事天赋无关,毛主席也曾说过韩信是最伟大的军事家,谋略家之一。当然我认为之一可以去掉。

以上就是我对中国历史上最有军事天赋的韩信的分析,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观点,可以到留言区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谢谢!

我是历史白话君,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不忘昨天!

历史白话君


中国历史上军事将帅很多,只能从军事角度上,要去除政治和历史的因素看待军事将领。蚩尤,吕望,韩信,项羽,章邯,孙武,孙膑,伍子胥,白起,李靖,薛仁贵,铁木真,李广,霍去病,卫青,徐达,努尔哈赤,岳飞,赵佗,闵冉,戚继光,林彪,彭德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