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抄底”聖牧,白奶市場爭奪又要來一波?

時代財經APP記者 王言

蒙牛“抄底”圣牧,白奶市场争夺又要来一波?

時隔兩年,中國聖牧的歸屬塵埃落定。

12月24日,在港上市的中國聖牧(01432)發佈公告,公司與內蒙古蒙牛訂立投資協議,內蒙古蒙牛同意購買其旗下附屬公司聖牧高科奶業有限公司的待售股份。根據股份購買協議,聖牧控股及聖牧高科分別向蒙牛出售目標公司26.67%和24.33%的權益,代價為3.03億元人民幣(下文貨幣單位均為人民幣)。相應地,蒙牛需要向二者支付的金額分別為1.58億元及1.44億元。

中國聖牧在回覆時代財經的詢問時表示,蒙牛配備了強大的管理團隊及穩固的中國乳製品分銷網絡,該交易能夠協助其實現上下游更好的協同。“下游有機乳品市場前景可觀,有了蒙牛下游產品分銷網絡的保障,以合資公司為平臺,聖牧將加速有機乳製品的業務擴張”。

承壓之舉

事實上,入股聖牧,也是蒙牛面對行業競爭的無奈之舉。

自2011年蒙牛的業績被伊利超越以來,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有著逐步擴大的趨勢。從兩家公司2018年上半年的財報來看,蒙牛和伊利之間的營收差距已經達到了51億元。

與此同時,圍繞著原奶和有機奶市場,蒙牛與伊利兩大巨頭之間的關係也十分微妙。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7月,中國聖牧擁有奶牛11.7萬頭,其中有機奶牛近9萬頭,上半年生產有機奶24.5萬噸,非有機奶9.5萬噸。作為中國最大的有機乳品公司,聖牧也是中國唯一一家符合歐盟有機標準的有機原奶公司和100%由自有認證有機牧場生產的品牌有機乳製品的乳品公司。

這無疑是很具吸引力的。

早在2016年10月,伊利就曾宣佈斥資46億元收購中國聖牧37%的股權。如果交易完成,伊利股份將成為中國聖牧的最大股東。

伊利方面稱,收購中國聖牧之後,伊利會在有機奶、中高端酸奶、奶粉、液態奶等產品得到全面加強,有助於公司擴大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伊利股份強化上游奶源供應。此外,通過控股中國聖牧,伊利也將獲得香港的上市平臺。

但在2017年4月,伊利再發公告,由於股份買賣協議中的先決條件未能全部達成,停止了對中國聖牧的收購。當時業界分析認為,這些先決條件的缺失,讓伊利方面認為,收購標的與報價不符。

蒙牛則在2017年1月啟動了對從事原料奶牛生產的現代牧業的收購。在此次交易中,蒙牛以18.73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現代牧業16.7%的股權。交易完成後,蒙牛將持有現代牧業39.9%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在乳品分析師宋亮看來,在高溫高端白奶方面,中國聖牧和現代牧業是除了蒙牛之外,可以直接與伊利競爭的對手。通過對現代牧業和聖牧的收購,蒙牛聯合了兩個原本的競爭對手,形成與伊利相抗衡的體系。其中蒙牛對於聖牧股份的收購,更是擴大了前者在有機奶產業鏈的優勢。

此外,宋亮還告訴時代財經,從資本角度來看,現在聖牧估值偏低,正是抄底收購的好時機。蒙牛此次入股中國聖牧,佈局高端有機奶的意圖明顯,而收下聖牧的下游產業鏈的工廠業務,也可以幫助蒙牛拉動自己的上游原奶業務。

廣東省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則認為,中國聖牧作為香港上市公司,有助於蒙牛在港進一步的融資。並且,對於蒙牛與伊利的競爭以及衝擊千億目標而言,入股聖牧、佈局有機奶,均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目前全國奶源比較緊張,蒙牛此前的奶源也一直依靠中小牧場。入股聖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奶源的需求。”王丁棉說。

蒙牛在2017年提出市值與營收均達千億的“雙千億”的目標。目前,蒙牛乳業的市值為934.8億港元,接近其千億目標。但在營收方面,2017年蒙牛的營收為601億,2018年上半年的營收則為344.7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蒙牛距離一千億元的營收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

蒙牛方面向時代財經表示,此次交易能夠幫助蒙牛進一步優化優質原奶、有機奶源的佈局,從而加速公司有機乳製品業務的推進。同時,蒙牛可以向聖牧輸出更好的質量及供應鏈管理的協同。

“抄底”還是“接盤”?

根據中國聖牧的官方數據,從2016年開始,聖牧的業績開始下滑,該年度其淨利潤為6.8億元,同比下降15%。到2017年,聖牧營收為27.07億元,出現淨虧損的情況,虧損額達9.86億元,利潤同比下降244.8%。2018年上半年,中國聖牧營收為14億元,再次虧損10.67億,利潤同比下降16819.86%。

由於連年的虧損,中國聖牧的股價已經淪為仙股,本次收購前,其股價一度跌至不足0.3元,這也使得蒙牛可謂是趕上了“抄底價”。 要知道,在2016年,伊利曾計劃用46億元收購中國聖牧37%的股份。

不過,面對聖牧這樣的一個“爛攤子”,蒙牛的出現,到底是“抄底”撿到便宜貨還是接盤了“燙手山芋”?這是外界想要知道的問題。

此前,為擴大自身體量和經營範圍,蒙牛分別於2013年和2017年收購雅士利和現代牧業,不過兩者無一例外都曾因虧損而拖累蒙牛業績,甚至在2016年導致蒙牛淨利潤出現鉅額虧損。

時代財經查閱相關財務數據發現,2017年,雅士利全年虧損達到1.8億元,而現代牧業今年的三季報則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虧損達到1.77億元。蒙牛此次收購入股聖牧,雖然有可能增強自身有機產品,但是也有可能重蹈覆轍,再次被拖累業績。

對此,業內專家的看法卻比較樂觀。

宋亮認為,經過幾年的改造,雅士利和現代牧業已經開始減虧損,聖牧在未來也有希望獲得盈利。“舉個例子,一個大型牧場,業績不斷做大,如果奶價好的話,其收入增長的速度要高於成本增長的速度。而在奶價不好的情況下,收入下降的速度,要低於成本下降的速度。這種情況下,這個牧場就能獲得盈利”。

“從上游來說,聖牧要把有機奶變為真正的有機奶,縮減規模。從下游來說,聖牧需要恢復有機奶的價值邏輯,蒙牛則有能力對其提供幫助,重新構建渠道。而其中的難度在於,聖牧並不是一家小公司,其中牽扯到很多利益關係,蒙牛則需要處理好這些利益關係”。

王丁棉則認為相比與此前蒙牛收購的現代牧業,聖牧在基礎設施和奶源上更有優勢。聖牧之前的主要問題在於營銷和渠道的不力導致產品無法打開市場,蒙牛團隊的介入,有機會幫助他們解決這一問題。“如果外界給他們一定的耐心,未來三至五年內,聖牧是有希望扭虧為盈的。”

除此之外,讓外界感到詫異的是,此前伊利在計劃收購中國聖牧37%的股權時曾報價46億元。而在本次收購中,蒙牛只用了3.03億元就完成了對中國聖牧兩個公司51%股權的收購。

對於這兩次收購之間巨大的價格差距,宋亮認為,伊利收購時,聖牧業績並未報虧,其市值相比現在要高出許多。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則向時代財經表示,“此一時彼一時,中國聖牧這兩年資產價格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另外,伊利當初談的是上市公司控股權,現在,蒙牛買的只是其下游資產”。

此次蒙牛對聖牧股權進行收購,在某種程度上算是伸出援手,幫助了這家深陷逆境的公司。不過對於被現代牧業和雅士利拖累多時,剛剛得到喘息機會的蒙牛來說,現在接手正處於巨幅虧損的中國聖牧,會不會再次拿到“燙手山芋”?

【更多相關資訊,請移步各應用市場下載“時代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