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總師一腳踩空掉入燃料罐,10秒後化成血水,令人悲痛

在現代戰爭中,導彈從研製出來的那刻,就決定了它是一種戰略威懾性武器,而是否擁有導彈也是判定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關鍵依據。導彈的燃料與普通殺傷性武器不同,其燃料不但具有極大的腐蝕作用,往往還伴隨著劇烈毒氣的傳播,一旦被波及,造成的後果可想而知。

導彈總師一腳踩空掉入燃料罐,10秒後化成血水,令人悲痛

看到這裡,想必你也就瞭解到了導彈的研製需要多大的犧牲了,其研究人員往往一個疏忽間就會喪命,甚至屍骨無存。

據記載,俄羅斯還曾被稱為蘇聯的時候,曾和美國進行了瘋狂的軍備競賽,各個新式武器不斷被研發出來,導彈技術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據載,前蘇聯的導彈技術是傳自於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俄國陷入了混亂期。

一次偶然的機會,蘇軍抓獲了德國V2系列導彈的總師,於是,便果斷脅迫其研究改進蘇聯的新式導彈技術。導彈總師不負眾望,在短短兩年時間裡,便為前蘇聯實現了導彈技術的國產,成功試射了R1導彈。

導彈總師一腳踩空掉入燃料罐,10秒後化成血水,令人悲痛

導彈技術的突飛猛進令蘇聯人欣喜若狂,他們迫不及待的開始了後續研究,R3系列便被提上日程。負責研製R3導彈的是當時前蘇聯的“導彈之父”科羅廖夫的代表弟子戈爾涅夫。戈爾涅夫接受R3的研製計劃後,馬上開始著手準備。

1954年6月在測試新型燃料數據時,太過關注以至於整個人完全掉入燃料器內,不到十秒鐘,整個人屍骨無存,然而在旁的科研人員,看到當時情景發生的一幕,似乎都被嚇著了,連退三步,當反應過來的時候也無人敢上前去搭救,一代導彈專家還沒徹底發揮光和熱,便失去了生命,令人悲痛。

導彈總師一腳踩空掉入燃料罐,10秒後化成血水,令人悲痛

從享譽世界的導彈專家到骨灰難覓,這一切的發生只有10秒鐘。據事後調查,當時的另一名實驗員也遭受到了燃料的波及,其下半生只能在輪椅上度過,但是比起失去生命的戈爾涅夫,卻是幸運的多了。R3導彈的研製並沒有因此結束,反而更是加快了研製速度,最終,在付出了高昂代價後,蘇聯終於如願以償。

這樣的成功離不開實驗員們的辛苦,更離不開已經那些為此失去生命的人的努力!但他的犧牲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值得的,正是因為他這樣的科學家們廢寢忘食、捨生忘死,才有了前蘇聯強勁的軍事力量,以至於經過了解體,而今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卻還是在世界前列,導彈技術更是遙遙領先,我國的導彈技術很大程度上都對其進行了借鑑,然後才成功試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