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一瞬間:戰機被來襲導彈鎖定之後如何進行干擾?

在二戰時空戰的主要武器還是機炮,這一時期空戰時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被對方咬住尾巴,而二戰之後空空導彈逐步成為了空戰的主要武器,這時如何躲避導彈的追擊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本文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現代戰機被空空導彈追擊時如何進行干擾。

生死一瞬間:戰機被來襲導彈鎖定之後如何進行干擾?


而要了解現代戰機如何幹擾空空導彈的追蹤就必須瞭解空空導彈的工作原理,空空導彈的制導方式主要有雷達制導和紅外製導兩種,在這其中AIM-7和AIM-9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AIM-7是半主動雷達制導的導彈,發射後需要載機不斷指揮導彈直到命中目標,而AIM-9則是通過追蹤戰機發動機尾部產生的高溫來進行追蹤的。

所以人們可以利用這兩種空空導彈追蹤戰機的原理對導彈進行干擾,而且作為第一代的空空導彈,由於技術尚未成熟所以不管是AIM-7還是AIM-9早期型號取得的戰果非常有限,後來隨著導彈的大量出現人們開始有針對性的對空空導彈實施干擾。

生死一瞬間:戰機被來襲導彈鎖定之後如何進行干擾?


比如AIM-9空空導彈採用紅外尋的追尾模式,在遭到導彈追擊時朝太陽飛去,或者投放紅外誘餌彈從而讓導彈丟失目標。後來紅外製導的空空導彈不再受到太陽的干擾,而且能夠利用干擾彈打出去之後自由落體的特點分辨出哪個才是真的目標,這時戰機又搭載了可以具備跟隨戰機運動軌跡飛行一段距離的紅外誘餌彈。經過多年的發展紅外製導的空空導彈已經使用了最新的成像制導,即便戰機發射紅外誘餌彈依然會朝著戰機飛去。

而對於雷達制導的導彈早期需要載機不斷進行引導,發展到現在已經完全可以發射後不管了,中距空空導彈的不可逃逸區在30公里左右,跟主動制導雷達的探測範圍吻合。面對雷達主動制導的導彈可以採用拋灑箔條彈的方式形成大面積的雷達反射信號,從而干擾導彈的主動雷達導引頭讓導彈丟失目標。箔條彈非常輕盈,能夠在空中停留一段時間,從而起到掩護己方戰機的目的。

生死一瞬間:戰機被來襲導彈鎖定之後如何進行干擾?


使用紅外干擾彈和箔條彈都能夠對戰機躲避來襲導彈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如果老是被導彈追著打遲早會完蛋。更何況現代的導彈射程越來越遠、靈敏度也越來越高,跑得了一次也不一定能跑得了兩次。只有在為部隊裝備先進戰機的同時不斷提高飛行員訓練水平,再加上體系的優勢才能確保空戰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