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式子孫在宋朝的地位如何? 其真如後世所說可以“橫著走”嗎?

kuaineinv


後周顯德七年,殿前都檢點趙匡胤在北伐契丹的途中發動“陳橋兵變”,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當時只有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不得不禪位給趙匡胤,後周宣告滅亡。建隆三年,趙匡胤在太廟寢殿的夾室裡立了一塊碑,在上面刻了三句誓詞,並且規定今後太廟祭祀或新天子即位,都必須誦讀這三句誓詞。其中一句是:“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內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那麼,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柴氏子孫在宋朝可以為所欲為,不受法律制裁呢?或者說,柴氏子孫有了這句誓詞的保護,就可以無法無天,“橫著走”了?當然不是,從歷史上關於柴氏子孫在宋朝建立後的記載就可以看出來。

周世宗柴榮一共有七個兒子,其中三個在幼年時即被後漢隱帝劉承祐所殺,另外四個分別是恭帝柴宗訓、曹王柴熙讓、紀王柴熙謹和蘄王柴熙誨。這四兄弟的命運在後周滅亡之後也各不相同。柴宗訓讓位給趙匡胤後,被封為鄭王,並遷往房州居住。房州縱橫千里、山林四塞,一般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由此可見趙匡胤對柴宗訓還是不放心的。在遷往房州十三年後,也就是北宋開寶六年,柴宗訓逝世,時年僅二十歲。


其他三個兄弟就沒有這麼高的待遇了,曹王柴熙讓在趙匡胤登基後,因害怕被殺,遂改名而逃,後不知去向。紀王柴熙謹在陳橋兵變時差點被老趙殺掉,最後在大將潘美的勸說下作罷,隨後潘美將他收為義子並改名潘惟吉,乾德二年十月,柴熙謹卒於家。蘄王柴熙誨在北宋建立後,被榮祿大夫盧琰收養為義子,把原名柴熙誨改換成姓盧名璇,為其第三子,他隨義父盧琰在浙江永康隱居多年。後代子孫繁衍甚速,成為“九支盧”之中人數最多一支,後裔廣泛散佈於浙江省各縣。


柴氏的封爵之後一直由柴宗訓的子孫承襲,柴宗訓長子 柴永崎襲封鄭國公爵位,之後柴氏後裔改封崇義公,一直延續到了1279年宋朝徹底滅亡。其間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稍有閃失,便會招來殺身之禍。

由此可以看出來,趙匡胤雖然給了柴氏子孫那句“有罪不得加刑”的護身符,但是他們不僅不敢“橫著走”,而且活得非常提心吊膽,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快活。


史海水手


僅僅是生活上優渥兒子,即使當官也是那種沒有實權的官,更不用說執掌兵權的了!


捉螞蟻的男孩


此木衍彼木,二木生一木,柴榮實宋之功臣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