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皇帝——例数中国历史上的张姓皇帝

俗话说:张王李赵刘,张姓作为中国第一大姓,但是历史上出现姓张的皇帝确很少为人所知,甚至很多人认为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张姓皇帝,这是为什么?

张姓皇帝——例数中国历史上的张姓皇帝

回首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中的历代王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称王的姓氏有赵姓、刘姓、朱姓等等,甚至连占比较小的爱新觉罗氏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可张姓,这一占中国百分之七人口的大姓,却从被认为历史上未出过一位皇帝。甚至民间出现了很多传说来解释张姓不出皇帝的原因,

据说:话说当年姜子牙分封众神,独留一置玉皇大帝,中人不服竞相责问要封于谁,姜子牙答曰:封给谁,当然有人! 这是人群中站出一卒大声曰:有人在此!就着样无名小卒张有人当上了玉皇大帝,姜子牙心不甘情不愿的上了屋脊,自此,天上有个张皇帝,人间当然就不能再有了————这是民间的传说,所谓传说就是解释不清楚的只好传说。

接下来给大家例数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张姓皇帝:

张姓皇帝最正宗版,称过皇帝历史有名的一共7位

皇帝——张举

张举,东汉末年渔阳郡的土豪,为泰山太守。后与张纯等联合发动叛乱,自称为天子

前梁朝皇帝——张祚

张祚(?―355年),字太伯,小字螽斯,凉州姑臧人,前凉文王张骏庶长子,前凉君主。353年,废哀公张曜灵,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凉公。354年,张祚称帝(一说称王),废弃晋愍帝年号,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355年,宋混、宋澄兄弟与张瓘等里应外合进入姑臧、宋混等攻入宫门,张祚被斩首示众,暴尸在路边。

金山国皇帝——张承奉

金山国,又名西汉敦煌国。唐末五代河西沙州地方政权。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张议潮之孙张承奉嗣立为沙州归义军节度使。唐哀帝天佑三年(906年),张承奉自称白衣天子,建号"西汉金山国",不再奉唐朝正朔。其在位期间,甘州回鹘兴起,金山国数次与之对抗,两地争战不已,国力损耗,百姓怨恨。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回鹘兵进逼沙州,张承奉无力抵抗,沙州百姓万人上书回鹘可汗请和,遂定城下之盟,奉甘州回鹘可汗为父。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张承奉卒,州人奉长史曹议金为主。曹议金废金山国仍称归义军节度使,西汉金山国灭亡。

大楚皇帝——张邦昌

张邦昌(1083-1127) ,字子能,北宋末年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举进士,历任礼部侍郎、少宰、太宰等职。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围攻东京(今河南开封)时,任河北路割地使,力主对金投降。次年金兵攻陷东京,他建立傀儡政权,曾称「楚帝」月余,高宗即位后被流放到潭州(今湖南长沙)处死

汉兴皇帝——张致

张致(?—1217),辽宁锦州人,金朝时聚众反金,投降蒙古,后又叛蒙自立为帝。

飞龙——张琏

张琏,号石琚,明嘉靖年间饶平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因不满朝政腐败,杀死族长,投奔大埔郑八、萧晚义军。郑八死后,被推为首领。嘉靖三十九年(1560)五月武装起事。在柏嵩关歃血为盟,自称“飞龙人主”,国号“飞龙”,年号“造历”

嘉靖四十年聚集义军10余万人,分3路出击闽、粤、赣和浙等4省。五月攻占平和县城后,六月陷云霄城,趁势打漳州镇海卫。八月破南靖,十二月夺取龙岩。以后又再陷南靖,图永定、连城,绝官军饷道,乘胜取长乐、兴宁以及宁都、瑞金、泰和,直攻浙江的龙泉县。先后陷城数十处。四十一年六月,明朝遣都督刘显、参将俞大猷率官兵20万分6哨围剿。张琏部伤忙惨重,遂率余部由云霄河引航出海,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对抗明朝政府。

以后辗转南下,夺占三佛齐岛(今苏门答腊),自立为国王,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垦殖为渔,称番舶长,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华裔移民均依附他。据日本人藤田丰八博士考查,三佛齐岛、旧港等地出现很古碑,上镌记“飞龙”年号。经鉴定是张琏当时的国号。飞龙庙座落于饶洋镇盘石楼,是为纪念明朝农民起义首领张琏而修建。

大西皇帝——张献忠

张献忠(1606-1647)字秉忠,号敬轩,

崇祯年间,组织农民军起义,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其起事后,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崇祯十六年克武昌,称大西王,次年,建大西于成都,即帝位,年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被流矢击中而死。

综上所述老张家还是有皇帝的,所以老铁们不要再说我们老张家没出过皇帝了。虽然这皇帝当的都挺扯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