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葉聖陶《七十二堂寫作課》:寫學術文切記這三點!

品書|夏丏尊、葉聖陶《七十二堂寫作課》:寫學術文切記這三點!

在談學術文之前,我們最好先區分兩個概念:知的文章和情的文章。

在《七十二堂寫作課》這本書中,作者認為文章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知的文章,另一類是情的文章。

知的文章是指以傳達知識為目的的文章,讀者在讀了這些文章之後,除了瞭解了一些知識以外,沒有其他的感覺。如《叢書集成凡例》,讀者在讀完後,只是瞭解了其選書標準,書籍排版之類的知識,而並無情感波動。

情的文章是指以訴說情感為目的的文章,讀者在讀了這些文章後,不僅掌握了知識,還會受到文章所表達的感情的感染。如高爾基的《海燕》,讀者在讀完後,腦海中出現成群的海燕,在暴風雨中穿梭翱翔,內心被海燕那英勇豪邁的姿態感染,平添出一分無畏的氣概。

知的文章不帶有作者個人的情感,只是對所描寫的事物作客觀的剖析。作知的文章,要求觀察和認識的精密與正確,而且不能濫用修辭。

作者認為,學術文應該用寫知的文章的手法去寫。因為學術文的目的在使讀者正確地認識理解某些事物,如果帶有作者主觀情感,會影響讀者的判斷,不利於學術的傳授。

品書|夏丏尊、葉聖陶《七十二堂寫作課》:寫學術文切記這三點!

接下來,我們再來談談寫學術文切記的三個要點。

1.對於所使用的詞語,要按照它在學術上的意義來使用它。

有很多詞語,經過很多人的傳說,它們的意義發生了轉變,和本來意思已經有了很大的出入。譬如我們現在稱節約用錢為“經濟學”,稱熱心於公益事業為“社會主義”,把自己的觀點叫做“主觀”,把別人的觀戰叫做“客觀”。如果是寫普通的文章,把這些詞語用在人物的對話裡,可以增加人物的鮮活生動,這是不錯的。但是寫學術文一定不能這樣,在學術上,“經濟學”,“社會主義”,“主觀”等詞語,都有明確的定義,只有在符合定義的情況下,才能使用這些詞語。

品書|夏丏尊、葉聖陶《七十二堂寫作課》:寫學術文切記這三點!

2.對於語句要多加限制,使語句的含義毫不遊移。

我們平時說話和寫文章,往往從簡,只要在當前情境之下,能使對方理解就行了。但是這種從簡的話語往往是遊移的,即容易產生歧義。例如我們平常說“鐵比棉重”,這似乎是一句毫無問題的話,但是仔細考究起來的話,它未免有遊移之嫌。十斤鐵比十斤棉重呢,還是一小包鐵比一大包棉重?如果對這句話加上一些限制,改成"體積相等的情況下,鐵比棉重",那麼就變得十分的精確,毫不遊移了。

我們讀學術文,常常可以見到如“從某方面看來”“在某一些條件之下”“從某立場某基點說來”等限制性的語句。這並不是作者囉嗦,而是在力求精密與準確。精密與準確是學術不可或缺的要素。

品書|夏丏尊、葉聖陶《七十二堂寫作課》:寫學術文切記這三點!

3.不要亂用積極的修辭手法。

作者在文中特別強調,千萬不要亂用積極的修辭手法。例如“疑是銀河落九天”是詩歌的佳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抒情詩的典範,這些都是積極的修辭手法。我們在寫學術文的時候,應該要避免使用這些語句。學術文是準確嚴謹的,不能把個人情感流露在學術文中。

品書|夏丏尊、葉聖陶《七十二堂寫作課》:寫學術文切記這三點!

寫學術文應當要注意的並不只有以上說的這三點,但在夏丏尊和葉聖陶先生看來,這三點是尤為重要的。即使我們用不著寫學術文,知曉了這三點,對我們學術文的閱讀也會有莫大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