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能在幼兒園不受欺負?3歲的孩子情商如何培養?

上週有個寶媽給我留言要我寫一寫提高孩子情上的文章。


孩子如何能在幼兒園不受欺負?3歲的孩子情商如何培養?


我草率的答應了卻不知道如何動筆。我自己對於兩個孩子的情商教育很隨性的,不是學院派,沒什麼太多章法,大多都是順其自然。

動筆之前我便開始反覆思索,於是把孫瑞雪的《捕捉兒童敏感期》又拿出來讀。

說句題外話,我相信公號裡有很多寶媽都可能在面臨terrible two的階段,推薦大家看看這本書,很多兩三歲甚至四五歲孩子身上匪夷所思的行為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孩子如何能在幼兒園不受欺負?3歲的孩子情商如何培養?


在我看來,幼兒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理由的,在很多費解的行為背後,你總能找到合情合理的解釋,想要走進孩子的心,首先就得試圖去理解他們。

言歸正傳,情商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在我看來廣義上的情商就是理解別人,然後找到一條對別人好同時也對自己好的路走。

然而,一個孩子怎麼可能會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呢?孩子這裡的情商自然不是廣義上的,我在文末會給出大家答案。

市面上有很多情商繪本,無非是假設一個應用場景,然後用故事裡主人公的遭遇和做法,告訴孩子,如果遇到這這種情況,這麼做是錯的,那麼做才是對的。

但恕我直言,這種拐彎抹角講道理的方法,並不適合2-3歲這個階段,因為孩子根本不會舉一反三,寶寶遇到事情的時候,依舊是會憑本能處理,很難聯想到你昨晚給她講的故事。因此無異於紙上談兵。

但並不是說情商繪本沒用,當你給孩子覆盤事情始末,分析問題的時候可以當做生動有趣的例子來幫助孩子理解,孩子就會很容易接受你教給他的方法,但一切的前提是,你得讓他先有設身處地的經歷,他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經驗。

所以,我家甚少有這種教育型的繪本,大多都是天馬行空的故事,我更在意的是用繪本啟迪孩子的想象力。而培養孩子的情商,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陪伴型實戰,碰到問題就事論事地去幫他總結經驗教訓。

大榮是我一手帶大的,所以從小他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上出現任何問題,我都會拉著他的手在回家的路上給他分析,告訴他下次怎麼做才好,所以大榮雖然上幼兒園上的早,卻很少有交際障礙。而依姐長到兩歲,我就去上班了,恰恰是在跟院子裡小朋友交際的年紀我沒有時刻陪伴,所以依姐的社交能力就不及大榮。剛上幼兒園的時候,表現的膽小、內向、拒人以千里之外。

像依姐這麼大的孩子,是許多敏感期爆棚的階段,秩序敏感期、佔有敏感期、愛問為什麼、對人若即若離、屎尿屁掛嘴邊、逆反等等一大堆的“臭毛病”,你們想聽,我下次專門開一篇來寫。

這個階段孩子往往多疑而敏感,可偏偏又恰恰是他們不得不去社交的階段,每個孩子起初都是心存芥蒂、不斷試探的,不同孩子有屬於自己的敏感期特色,於是一言不合就會使一次很好的社交,變成不歡而散。

正如同開篇留言中所說,有些孩子剛入園,脫離了大人引導的環境自己孤身一人去適應集體生活,難免不知所措,無法應對。有些時候明明自己受了委屈,也不知道怎麼說,只能默默吃虧隱忍,久而久之,必然會對幼兒園產生厭惡心理。

依姐的案例

依姐入園第一天,李大榮回來就跟我說,他課間扒窗戶看他妹的時候,正巧看見依依班的跑跑正在打他妹。

這件事,並不是依依回到家第一時間告訴我的,而是哥哥晚上無意中提起的。

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受了委屈或遇見難過的事,回家很可能是不說的,一來可能不知道怎麼說,很難表述清楚,二來也可能是孩子忘記了,畢竟她一天經歷的事情太多了,想不起來說也是可能的。

當李大榮跟我說他看見跑跑打了妹妹時,我便扭頭問依依有沒有這回事?依依點點頭說:“有。”等我再問跑跑為什麼要打你的時候,依依支吾著說:“我就只想摸摸他的玩具”。

還是大榮跟我說,他看見依依摸了一下跑跑的玩具,然後跑跑就打了依依的後腦勺,我瞬間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想必是依依想要摸摸跑跑的玩具,結果跑跑以為依依要搶他的玩具,於是佔有敏感期爆發,不分三七二十一就開啟了進攻模式。這是典型的因陌生導致的溝通不暢引發的衝突。

這件事,老師恐怕也不一定全程監控,很可能在老師看來是日常課活中很平常的事情,所以放學時也沒有跟我們提起,大榮不提起便罷,但哥哥偏偏提起了這個事兒,又勾起了依姐的回憶,反而讓她變得非常糾結。

依依當下就變得委屈,她默默地說:“我就是想摸摸他的玩具,跑跑為什麼要打我?

孩子如何能在幼兒園不受欺負?3歲的孩子情商如何培養?

”以至於晚上睡覺時,還自己在唸叨“我就是想摸摸他的玩具,跑跑為什麼要打我。”

我知道,這丫頭的玻璃心如果不及時托住,對第二天上幼兒園沒有好處。

於是我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給依姐分析跑跑,此處用到的方法是共情。所謂共情,就是讓寶寶換位思考,從而讓孩子理解對方的意圖不是討厭自己、故意要攻擊自己,而是有可以理解的原因的。最常用到的句型就是“如果是你的話,你是不是也會怎樣怎樣”。

我說:“依依第一天上幼兒園,跑跑可不認識你。如果有個陌生的小朋友來到你身邊,伸手就要摸你的玩具,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一定是不給的,對嗎?你甚至還可能把他推到一邊去,是不是?那跑跑跟你一樣啊,他也怕你伸手搶他的玩具啊!媽媽當然知道你只是想摸摸不是搶,但跑跑可不瞭解你啊!”分析,是要告訴孩子,對方不是壞人,你下次見到他也無需害怕,你只是讓對方誤會你了。

第二件事,我要告訴她正確的做法。在幼兒園裡,想要摸別人的東西時,最正確最友好的辦法。於是我說:“跑跑打你並不是代表他討厭你,而是他第一反應覺得你要搶他玩具。如果你一開始在動手摸之前,先徵得他的同意,讓他知道你不是想搶,他就不會打你了。為了增加搭訕的成功率,你還可以先誇誇他,比如:‘小朋友,你的玩具搭的真漂亮,我能摸一摸嗎?一下下就還給你!’我想,跑跑應該會很痛快地就答應你的。”

通常來說,第二件事說完,我還會附帶會有第三步,就是給孩子預判一下,萬一按照我說的做,還是吃了對方的閉門羹的話,要怎麼辦。孩子嘛,不按常理出牌很正常啊,熱臉貼冷屁股的事情太多了。萬一的情況如果不一開始就跟孩子擺明,真等到孩子去實際應用時,發現媽媽的方法不靈,他就會懷疑你的正確性,以後你教他的事,他便不一定照做了。

在面對熱情被辜負的時候,我們要教會孩子阿Q的精神,並不是我不好,而是對方不好,他錯過了我的友好沒關係,總會有小朋友願意接受我的友好,到時候我就交到了要好的朋友,而他還是孤單的一個人。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大榮身上,或者是發上在其他時間的依依身上我可能會這麼說:“當然了,也很有可能會出現你稱讚了他,但他還是不給你玩的情況。沒關係,玩具是他的,他可以選擇不跟你玩,但你也可以告訴他不愛分享的小朋友以後也沒有人願意和他玩了。別的小朋友也有很好的玩具,興許別的小朋友跟你更玩得來呢?”

我們只能教會孩子善良的對待別人,但卻不能保證孩子的每次善意都不會被辜負,所以,我時常會告訴孩子們,被拒絕很平常,別往心裡去,別人辜負了你的好意那不是你的損失,而是他的損失。按照媽媽說的做,總會找到願意真心相對的朋友。

但這次,因為依姐剛上幼兒園,一下子把未發生的事也灌輸給她對於她來說其實點難,也有點殘酷,我不想再給她消極的情緒上雪上加霜,所以只停留在第二件事就截止。我得讓她有希望,鼓勵她主動先邁出友好的第一步。

好在未來的日子還有很長,這三件事我總會在更合適的時間裡給依姐教全,孩子情商的建立並非一朝一夕,即便是5歲的大榮,在處理他跟同學、他跟他妹妹關係的時候,也常常不按我理想的套路出牌,但每次出現問題我跟他覆盤的時候,他也會非常迅速的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我覺得情商這東西,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停的錘鍊磨合出來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行為處事方式,同一個媽,同一套理論體系,都能教出兩套截然不同的孩子,所以我沒辦法給大家一個立刻見效的萬能招,因為孩子的情商高低往往跟大人經年累月的潛移默化的教育有很大關係,但有幾點建議,可能會幫助孩子更好的去適應幼兒園。

1、每天接園時,不管老師有沒有跟你說話,一定記得問下老師,孩子在園表現怎麼樣,有沒有哭?千萬別問有沒有被打之類的哈,老師不傻,總這麼問彷彿就是在說“老師我不信任你。”

孩子哭,總是會比其他事情更讓老師記憶猶新,如果有什麼特別的事,老師就會跟你說。

2、老師那沒問出來,回家的路上也可以試探性的問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裡開不開心啊?還哭鼻子了嗎?”

千萬別問孩子有沒有人打你啊之類的,原本孩子就不喜歡幼兒園,如果再問著中負面傾向的問題,即便是沒人打他也會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有人打我,加重對幼兒園的負面情緒。

以上兩點,是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依姐這種受了委屈也想不起來說的情況。如果發生了什麼,老師和孩子很可能會通過你詢問的這個契機跟你說,有了實際發生的事情,我們才有應用場景去使用三步走戰略——分析理解對方、教授正確做法、灌輸阿Q精神,從而幫助孩子在下一次的單獨社交中,取得小朋友積極的回饋。

3、給孩子在幼兒園的班級裡找個好朋友。依依剛入園的時候,老師總說她內向,不跟別人溝通。所以你看,即便是我各種巧舌如簧、苦口婆心的教,往往在孩子那裡也可能是杯水車薪,孩子不一定會短時間內有什麼改觀。

我一邊跟老師溝通打好關係,讓老師多誇她,依姐逐漸對老師敞開了心扉,一面開始在依依的班裡給她物色一個好朋友。機緣巧合下,依姐入園的第二個週末,我們碰見了同在一個院子住的妮妮,兩個小朋友在家的院子裡玩的很開心,一下子就熟悉了,現在,你問依姐你在班裡的好朋友是誰?她一定會說是妮妮。


孩子如何能在幼兒園不受欺負?3歲的孩子情商如何培養?


圖為依依和妮妮

孩子門在幼兒園裡明明相處了兩個星期,卻為什麼沒成為好朋友?在家裡的院子裡玩了一個上午就成了最親密的夥伴?那是因為有家人在身邊的時候,孩子更有安全感,更容易去敞開心扉去接納對方,而大人在身旁的時候,也會從旁引導,孩子會更容易感知到對方的善意和熱情。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入園不順利,不妨留意下週圍的鄰居,不要只鼓勵孩子自己去交朋友,有時候可能需要大人帶著孩子去交朋友。在一起送園的孩子,基本都是住在周圍,用心留意總能找到住在一起的同班同學。

在有了妮妮這個朋友之後,我發現依依在上下學路上或者是院子裡發現了其他同學開始會主動地上前指著人家說“他是我們班的同學”,在幼兒園旁邊的遊樂園裡,遇到了同班或隔壁班的同學,也會嘗試跟人家一起交談。我能明顯感覺到她逐漸從抗拒、封閉的自我中解脫出來,變得越來越開朗。


孩子如何能在幼兒園不受欺負?3歲的孩子情商如何培養?


我們先促成孩子的第一個好朋友,孩子在班裡有了依靠,同時也會開始嚐到獨自交際的好處,自然而然的就會有自信,慢慢的就會接納更多的小夥伴,這不失為一種捷徑。

文章的最後,如果你問我,如果遇上開篇寶媽的事情,明明孩子是還手卻被老師誤解成動手,寶寶自己卻不會解釋的情況,我會怎麼辦?

孩子遇事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打人,成年人在外一語不合都會大打出手,更何況是原本話就說不清楚的孩子呢?打人和被打,在小班中實在是太常見了,依姐前兩天還被人撓破了眼角和側臉。我問她怎麼回事?她壓根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撓破的,可見不是大事兒,連記都沒記住。

在我看來,孩子間你打我我打你,很難上升到是非對錯層面,有時候你問孩子也不一定說的清緣由,因此追究對錯沒有意義。重要的是告訴孩子,下次再遇到別人打你時要怎麼辦。很簡單,告老師,大喊一句“老師,他打我!”就夠了,剩下的交給老師。相信老師有足夠的情商來讓兩個小朋友冰釋前謙,握手言和。

很多人以為孩子的情商就是謙遜有禮貌、待人接物妥當、不與人起衝突。不好意思,那是大人的情商,不是孩子的。孩子的情商其實是自保,即無論什麼時候都能選擇一條確保自己在集體生活中順利前行不吃虧的道路走。

不論是交朋友,還是跟老師的相處,我們教孩子去應對每件事的方法論,一定是簡單直接、易操作,孩子好理解,也好行動。

我常教大榮為人善良,但也不能吃素:第一不隨便拿別人東西,事前要先詢問,問心無愧;第二,遇到問題先找老師,不能先動手打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三,如果有小朋友總是欺負你一定要還手,越狠越好,出了問題有爸媽頂著。

老師的眼睛再雪亮也不是監控探頭,總有看不到的時候,往往要靠孩子自己處理。我們家長要做的是時時詢問,關心孩子的動向,及時幫孩子分析利弊;第二,不要總說“你不能怎樣怎樣”,應該總說“要這樣這樣”,給孩子最正確的出路;第三,永遠用善意去揣度對方孩子的心理,正能量的去分析事情,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找到最有情商的看問題的方式。第四,不必粉飾太平,生活中的遺憾、失落、不完整,孩子不能一點都不知道。

幼兒園是孩子走向集體生活的第一步,社交是小班孩子必須要攻克的難關,這是我們家長第一次無法插手的部分,我也是當媽的,我自然知道大家的焦慮,但請相信孩子吧,我們只能幫,不能代勞的事情未來還有很多。多陪伴,多分析,多鼓勵,是提高孩子情商的最根本辦法。

大榮的為人處世之道

後來我有問過李大榮:“那老師在幹啥?有沒有看見跑跑打依依?”大榮說:“有,老師後來批評了跑跑,然後就把依依領到別桌去了。”我說:“那你妹妹捱打,你就在門邊看著啊,怎麼不進去制止?”大榮說:“他那麼小,我打他不是欺負他?”

我突然啞口無言,這孩子什麼時候讓我調教的這麼有“情商”了?

我說:“誰讓你去打他了,跑過去給妹妹揉揉,或者震喝對方,比如說這是我妹,你不許打她之類的不是都可以嗎?”

可大榮說:“不是有老師呢嗎?隨意串班也是違反紀律的啊!”我又無語了……

孩子大了,他有自己的一套判斷是非的標準,反倒顯得我很幼稚了呢。也對,孩子的情商就是自保,即便是妹妹有難,也要權衡利弊選一條自己認為最明智的路,大榮說的沒錯。

妹妹又不是讓人按在地上捶,有老師去批評了,這個當哥的就不要去以大欺小了吧。我這個兒子呀,說他傻,真的是冤枉他。


孩子如何能在幼兒園不受欺負?3歲的孩子情商如何培養?



關注【榮榮媽養兒記】微信公眾號,查看更多育兒好文。看一個普通二胎媽如何哭著笑著跟帶大孩子,我困惑的或許也是你困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