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爷们,过去管外边吃饭叫“下馆子”,言外之意还有炫富的含义

过去管外边吃饭叫“下馆子”。“下馆子”言外之意还有炫富的含义。谁家要是有人打算“下馆子”,一准儿得想法儿把这事给嚷嚷出去,不为别的,就是想让人知道他要下馆子了。


现在家人朋友吃桌,小聚少不了五六道菜,大餐多至十几二十个盘儿碗儿。可几次三番环桌四望,总觉得无处下筷。不论谁做东,您不动筷子,别人定然不舒服;可动筷子真吃,您自己又不舒服。权宜之计就只好比划几下,最后撂下一句“酒足饭饱”,其实回家还得另填自己肚子。出现如此尴尬,绝不是笔者嘴馋嫌席面寒酸(有些不缺山珍海味),全赖现在的大小酒楼实在吃不得劲。


新乡爷们,过去管外边吃饭叫“下馆子”,言外之意还有炫富的含义


新乡市解放前夕饮食网点分布图

上世纪初,新乡的餐饮,论规模和花哨远不及现在。可要是论菜品的特色与精细,说登峰造极也不算夸张。当时餐饮的档次与定位,以营业场所,承办酒宴规模为标准,大致分为饭庄、饭馆、饭铺三种。

头等,谓之饭庄。饭庄的营业场所多为大宅院。过去的规矩,两进以上的四合院方可称为宅院。饭庄的宅院多数都带跨院和后花园,另有楼榭戏台。当时的衙门官府开印、封印、团拜,达官显贵庆典做寿等红白事均在饭庄举行。客人手面大,饭庄能摆下少则几十多则上百桌。饭庄平日冷灶,不接散客。

二等,称饭馆。环境规模均逊色饭庄,一般为三至五开间的铺面,另设若干雅间。多为朋友雅聚小酌,应承不了大场面,至多一二十桌。饭馆场面虽小,可菜品的色香味形一点不差,各家都有拿手菜。老吃家儿专门讲究吃饭馆,每家就吃一道特色主菜。哪条馋虫勾出来了就去哪家,绝不为填饱肚子而走错字号。名之曰“就吃这一口”。

三等,叫饭铺。即不承办整桌席面儿的小饭馆,只卖小菜小吃。这里的顾客大多是平头老百姓和卖大力丸者。二两酒,几粒花生米,可咂摸大半天;劳力者喝柜台酒,站在柜台边,要半斤烧刀,八两馅饼。一仰脖,酒下肚,三两分钟吞进馅饼,齐活。不过你可别小瞧了这些饭铺,每家都有每家的滋味,酸甜口每家也能做得不重样。

1923年,新乡餐饮界评出了“八大家”。这八大家就是新乡最早的老字号:燕春楼、汇方园、天义楼、三星园、福顺楼、西域楼(听听这名字多有味道)、五州饭庄。过去的新乡城,热闹的地方不多,但只要是繁华的地儿肯定和吃的有关。城里十字北街口,老火车站建国路,饭馆林立。还有咖啡厅、深夜食堂呢,您看这两位时髦女郎:


新乡爷们,过去管外边吃饭叫“下馆子”,言外之意还有炫富的含义


新乡站前餐馆 1938.10


可惜的是在日军侵华时期,新乡出现了畸形的发展,流出了一些日本口味。但是在新华街西段新开了予华楼、安乐饭庄,在民主路上的真不同和老菜市街的四海春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并且在解放前,还有荣盛馆、贵盛馆、同乐饭店、回民饭店、同盛馆、一品香、三义楼和新来顺等回民馆,其中只有同盛馆保留到了现在。

建国后,全国各个行业都实行了合作化制度,1955年12月,组织了第一家建国路合作饭店。到1956年,共组织了37个合作饭店,并在1956年成立饮食业公司,由此展开了新乡市饮食业由国家经营的序幕。


新乡爷们,过去管外边吃饭叫“下馆子”,言外之意还有炫富的含义


1958年新乡人民公社大食堂 王世龙摄


1982年,新乡市饮食公司对新乡市餐饮业做了经营状况划分,共分出七个类型:甲级炒菜、乙级炒菜、风味类、馅食类、甜冷食类、回民类、 大众类,基本包含了新乡市当时所有的饭馆种类。

甲级炒菜:新乡饭店楼上餐厅、新园村、卫北楼上餐厅;

乙级炒菜:月盛楼、同乐饭庄、新乡饭店东餐厅、新乡饭店西餐厅、春华饭庄、卫北食堂楼下、交通饭店、新华餐厅楼上、化纤厂饭店、北站市场饭店、平原六部、又一村、中同街餐馆、京津餐馆;

风味类:狗不理包子铺、同盛馆、牛忠喜烧饼店、车站回民食堂、三味馆、平原路回民饭店;

新乡爷们,过去管外边吃饭叫“下馆子”,言外之意还有炫富的含义


同盛馆


馅食类:卫北饺子馆、平原路饺子馆、豫新餐馆、向阳饺子馆、京津餐馆、又一村、中同街餐馆;

甜冷食类:清真甜食店、美惠甜冷食店;

新乡爷们,过去管外边吃饭叫“下馆子”,言外之意还有炫富的含义


解放路国营清真甜食店 王利平摄


回民类:车站回民食堂、同盛馆、平原路回民饭店、解放路回民饭店、解放路甜食店、胜利路回民饭店;

大众类:车站便民食堂、新获路食堂、黄岗食堂、北站道北食堂、水泥厂饭馆、电厂饭馆、劳动路青年点、茹岗饭馆、师院饭馆、荣校路饭店、胜利一三饭店、中古楼饭馆、中原路餐馆、城里十字饭馆、大众油货馆、劳动路饭馆、文化路饭馆、大型厂饭馆、县百货小餐馆、北关桥头饭店、饮马口承包点、五味斋、建国路饭馆、新荣街饭馆、新华街饭馆、姜庄街饭馆、新华餐厅楼下、健康路饭馆、新建饭店、黄岗点、车站承包点、北关大馍门市部。

新乡爷们,过去管外边吃饭叫“下馆子”,言外之意还有炫富的含义


技术大比武


想起了以前去饭馆吃饭的经历。大学以前几乎没在外面餐馆吃过饭。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父母带我去了一家包子铺。那是一个满是油渍的大开间,屋子里面站满了人,妈妈让我站在一个桌子前等位,她和我爸去买包子。我面对着几个吃得正香的客人直咽口水,旁边的桌子也都是相同的情形。好容易等他们吃完走了,赶紧叫服务员来收拾。服务员是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她摔摔打打地把盘子碗收走,又用油腻的抹布在桌子上胡乱擦了一把。饿的咕咕叫的我早已在凳子上坐好了,我还用手摸着旁边一个凳子,有人看这凳子一眼,我都会大叫:“有人!”

包子终于来了。我刚把第一个包子塞进嘴巴里,旁边不知打哪冒出来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对着我们说:“行行好吧。”说实话,我被吓了一跳,包子刚咬了一口,里面的油正顺着嘴角往下流。我父母对那个乞丐摆了摆手,他又跑到另外一个桌子去了。我的眼睛一直追随着他,后来看到有一张桌子上剩了几个包子,他便拿起来吃掉了。


新乡爷们,过去管外边吃饭叫“下馆子”,言外之意还有炫富的含义



当下貌似异常红火的餐饮,其实缺乏上世纪的标准特色。标准是尺子,特色是招牌。旧时餐饮,一是有行业规范,全体同人自觉自愿遵守,不遵守者根本不能立足。二是各家字号有各家的规矩。选料、刀口儿、火候儿、浓淡、滋味、颜色,有一样儿掌柜的看不上眼,绝不给客人上桌。一道简单的“肉丝带底”,甭管客人身份如何,隔十年来吃,仍丝毫不走样儿。

对于赶上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也许现在的国营饭馆服务态度并不像现在的高档餐厅那样好,但大多数人认为国营饭馆的饭菜食材真,吃得放心。虽然这样的管理体制被时代所淘汰,但国营餐馆是经过了几十年岁月的沉淀的,他所留下的老味道仍在许多老新乡人的记忆里回荡。


新乡爷们,过去管外边吃饭叫“下馆子”,言外之意还有炫富的含义


西大街夜市

现在我们不仅不提“下馆子”,连出门吃饭也少了,掏出手机叫个外卖,过不了多久餐就送来了。可是每次吃外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新乡爷们,别慌吃了,打个电话给发小,说上一句:“今儿个咱上哪撮一顿去啊?”。

新乡爷们,过去管外边吃饭叫“下馆子”,言外之意还有炫富的含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