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隕落秦晉之好現崩盤,秦穆公東出爭霸飲恨中原-論崤之戰

導讀:春秋時期,秦晉兩國通過幾代聯姻維持了良好的外交關係。也留下了秦晉之好的成語。然而霸主人人想當,在晉文公去世後,秦晉兩國爆發了著名的崤之戰。宣告了秦晉關係的破裂和秦國東出稱霸計劃的暫時破滅。秦國不得不將拓展的方向轉向了西方。

背景分析:

春秋時期,自從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第一個稱霸後,有實力的諸侯國都躍躍欲試。可這個霸主下場並不好,齊桓公去世後,子嗣居然停屍不顧束甲相攻。齊國霸權一去不返。晉文公繼承王位後,對內平定反對勢力穩定統治基礎。實行寬鬆的政治經濟策略促進經濟發展。知人善用,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雄厚的國力,英勇善戰的軍隊是晉國稱霸的先決條件。通過尊王攘夷在獲得周王室好感的同時,在城濮之戰中一舉擊潰楚國。既實實在在的秀了肌肉,又獲得了小國們的擁護。隨後晉文公大會諸侯於踐土,被周襄王冊封為侯伯,可以代天子征伐不臣之國。晉國成為春秋五霸的第二位霸主。此時秦國在百里奚、蹇叔等能臣的治理下國勢蒸蒸日上。秦穆公心裡也有了小九九,我也可以稱霸啊。

文公隕落秦晉之好現崩盤,秦穆公東出爭霸飲恨中原-論崤之戰

大敗楚國晉文公會諸侯於踐土稱霸

秦國向東拓展的必然性

可惜天不假年,稱霸僅僅四年的晉文公因病去世,晉襄公繼位。秦穆公感覺自己的機會來了。因為齊國衰落後,能夠稱霸的只有晉、秦、楚三國。楚國向來被視為蠻夷,所以即使國力強盛版圖龐大,也不容易受到中原國家的認可。秦國在奪取河西之地後國力強大。秦國西部比較貧瘠,僅僅依靠核心的渭水平原戰略縱深還是有所不足。所以秦穆公竭力圖謀向東擴張,參與中原爭霸。這不單單是爭霸的需要,還是拓展秦國生存空間的必然。

文公隕落秦晉之好現崩盤,秦穆公東出爭霸飲恨中原-論崤之戰

秦晉崤之戰前的地緣態勢

所以聽聞晉文公新喪,秦穆公感覺是個好機會,力圖入主中原取代晉國的霸主之位。有人可能會問了,稱霸還需要向別人證明嗎?為什麼非要進入中原?其實春秋時期的稱霸和戰國時期或者後來的歷史階段有很大的不同。春秋時期,大家稱霸都是在尊重周王室的基礎上,以德行和武力兩方面來獲得諸國認可和周王室的冊封才能稱霸。這個類似現在的北約,是在美國老大領導下的小弟們的集合。小弟們還是獨立的,為了統一的利益由老大挑頭集體打擊敵對勢力。所以秦穆公這種想法或者說渴望是非常強烈的。

戰爭的經過

秦穆公要越過晉境偷襲鄭國。如果能幹掉鄭國,就能在中原腹地取得一個戰略支撐點。可風險太大了。因為秦國和鄭國並不接壤。騫叔在聽聞秦王打算攻打鄭國之後極力反對,因為秦國與鄭國的距離太過遙遠,在當時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還要通過晉國遠征實屬勞師以遠。這麼遠的攻擊半徑,晉國能不知道嗎?從人家國土出發攻擊晉國的小弟鄭國怎麼聽都有點二百五。一旦對方有準備,秦國的出征大軍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結果穆公力排眾議,堅持作戰計劃。可能穆公有自己的想法,在他看來晉國也許在忙著國喪和君王的更迭,很可能顧不上秦國。再說作戰哪有百分百的把握才能幹。秦穆公發精兵數萬,以百里孟明、西乞術、白乙丙三帥率兵東進,奔波千里偷襲鄭國。這也許就是原始的閃電戰吧。等秦軍到達滑國的時候,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鄭國商人弦高在滑國做生意,見到秦軍很意外。打聽到秦軍的目的後,弦高大吃一驚。情急之下,他就以鄭國國君名義送上牛皮和牛,犒勞秦軍。說我們大王知道你們要過來,命我前來勞軍。同時命人趕緊把消息傳回國內。秦軍一看,既然是偷襲,那就得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人家早有準備,這仗還怎麼打。

文公隕落秦晉之好現崩盤,秦穆公東出爭霸飲恨中原-論崤之戰

鄭國英雄弦高

氣急敗壞的秦軍順手滅掉了滑國掠奪了財物以後,不得已踏上了歸途。來時容易回去難,秦軍太不拿豆包當乾糧了。有人說,不是秦晉之好嗎?放秦軍過去不就完了嗎?事實遠沒有那麼簡單。晉國是數一數二的大國,中原地區也就南方的楚國能和晉國抗衡。可楚國是蠻夷之國,在稱霸的號召力和大義上有很大的先天缺陷。而秦國是周王室冊封的諸侯,一旦勢力進入中原就有和晉國爭奪霸主的可能。兩國關係再好那也是兩國,臥榻之旁豈能有他人酣睡。雖然這話到東漢末年才有,但是這個意思作為霸主的晉國會不知道?必須消滅這支秦軍,一方面斬斷秦國探出的黑手;另一方面也是報復秦國趁晉國國喪之機攻打自己的屬國之仇。不為自己的小弟撐腰,以後誰還跟你混。畢竟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新繼位的晉襄公以原軫為將聯合姜戎一同伐秦。在餚函地區的餚山之間設下埋伏。晉襄公穿著喪服親自督戰,晉軍殺氣沖天。戰鬥的過程很簡單,秦軍在經過崤山的時候毫無防備,被晉軍一舉消滅,全軍覆沒。秦軍三位大將被俘。

文公隕落秦晉之好現崩盤,秦穆公東出爭霸飲恨中原-論崤之戰

崤之戰

崤之戰重大戰略意義

雖然幾年後,秦穆公為報此仇再次渡過黃河攻打晉國並獲得了勝利,但是秦國的入主中原稱霸的戰略意圖過早的暴露了。這引起了晉國極大的警惕,從此在稱霸的百餘年間牢牢控制著秦國東出中原的戰略通道。秦國只能把拓展的目光轉向了西方犬戎、義渠之地。雖然後來秦穆公在西面憑藉

"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的豐功偉績也獲得了周王室賜予的金鼓完成了秦國的霸業,可秦國東出中原爭霸天下晚了足足幾百年。晉國同樣受制於秦晉之好的破裂,在西、南兩個方面受到楚國和秦國的壓制。倒是楚國如同三國時期的曹操一般,看著兩家互相堤防從中漁利。對於秦晉兩國倆說,怎麼看崤之戰從長遠來說都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鬥。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