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告:家长这3个习惯,把孩子养成病秧子,快改掉

家长都是把孩子当成捧在手心的宝贝,吃喝拉撒“伺候”的面面俱到,但仍有很多宝妈“发牢骚”:宝宝太“不争气”,免疫力低、爱生病,活脱脱像个“”病秧子!

老话说:“病从口入”,以前生活条件差,孩子们零食少,吃的也不如现在丰盛,体质却强的多,很少吃药打针,现在顿顿有“荤腥”,说锦衣玉食也不为过,却“吃”出了很多问题,尤其家长一些喂养习惯,让孩子脾胃虚弱、体质变差,成立温室里的“花朵”。

劝告:家长这3个习惯,把孩子养成病秧子,快改掉

孩子的身体发育以及免疫、循环等系统的正常工作,都要充足的气血、营养、津液提供能量,要由脾胃协调运化而来,一旦脾胃虚弱,食物不能被彻底分解,营养吸收、运化能力会削弱,孩子不仅食欲不佳、睡眠不踏实,营养吸收不足,孩子的身体发育,体重、个头的增长液减缓。

家长3个习惯,伤害孩子脾胃,家长要反省:

劝告:家长这3个习惯,把孩子养成病秧子,快改掉

一、给孩子吃汤泡饭

很多孩子吃饭不咀嚼,喜欢直接吞咽,干硬的饭菜吃不多,家长就把馒头掰碎或拿米饭泡进菜汤、鱼汤、肉汤里喂孩子,有了汤汁的润滑,孩子下咽的容易,吃的也就多了。但是没有用牙齿切碎,食物比较完整,淀粉也没有被唾液初步分解,胃酸被汤汁稀释,孩子就容易积食、消化不良。

劝告:家长这3个习惯,把孩子养成病秧子,快改掉

二、让孩子睡下午觉

宝妈们经常跟我抱怨,带娃的时候不“自由”,只有孩子睡着了才能闲下来做些别的,所以很多宝妈会哄着孩子白天睡一觉,但是“下午觉”,是中午有精神,4、5点开始犯困,这样一睡就到晚饭前,不仅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本末倒置,降低孩子免疫力,还会增加消化负担,影响脾胃恢复动力。

劝告:家长这3个习惯,把孩子养成病秧子,快改掉

三、给孩子吃肥甘厚

从前物质条件跟不上,有了肉、鱼等好吃的,都得留给孩子,现在顿顿丰盛,家长还是整天给孩子进步“肥甘厚味”,孩子的胃小而且脆弱,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那些鱼肉蛋奶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吃了很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降低肠道免疫力,让孩子容易积食、生病。

劝告:家长这3个习惯,把孩子养成病秧子,快改掉

家长可以通过5个信号,判断孩子脾胃好不好:

1、食欲不振:吃饭两三口就饱,肚子鼓鼓胀胀,喂饭难,挑食、厌食

2、脸色变差:皮肤干燥、脸色发黄,两颊有“高原红”,鼻梁上有“请进”,眼袋发红、肿胀

3、睡不安稳:睡觉总是翻身,爱蹬被子,趴着睡觉,容易盗汗、磨牙、梦呓,甚至夜啼

4、舌苔增厚:舌苔发黄、增厚,粘腻有口臭,甚至舌苔剥落、地图舌

5、排便异常:经常打嗝、放屁,爱拉肚子或大便干燥,便便有恶臭

劝告:家长这3个习惯,把孩子养成病秧子,快改掉

如果孩子有上面5种表现的1-2条,家长就要警惕,及时采取措施,否则会给孩子的健康和身体发育带来很大影响,可以给孩子喝点双低聚乳清,味道甜甜的,直接冲或者加入粥、辅食中搅拌均匀都可,能增强消化水平,提高脾胃动力,帮孩子减轻胃肠负担、消除积食。还能改善肠道肠道免疫力和营养吸收、利用率,增强孩子抗病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