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名的甜品,吃過的朋友都喜歡,你不想學學嗎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道四川的甜品,吃過的朋友都特別喜歡,跟小編一起學一學吧。

葉兒粑,是四川地區特色傳統小吃。川西農家清明節、川南春節的傳統食品。葉兒粑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叫法和特點。在崇州等地也叫艾饃。在川南自貢、宜賓、瀘州以及雲貴的昭通、遵義等地則叫做豬兒粑。此外在樂山地區,葉兒粑選用的葉子則有所不同,當地人選用本地特有的大葉仙茅葉子作為粑葉,可以很好的將其裹起來。

四川有名的甜品,吃過的朋友都喜歡,你不想學學嗎

製作葉兒粑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具有色綠形美、細軟爽口的特點,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餡心或鮮肉鹹餡心,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潤,醇甜爽口,荷香味濃,菜分兩味,鹹鮮味美。

清晨,岷江河畔的犍為,人們忙忙碌碌,開始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城市小巧玲瓏,環境優美,賣葉兒粑和泡粑的手推車又開始出現在大街小巷,手推車上的蒸籠裡熱氣騰騰,人們紛紛駐足購買。除了薄餅、串串兒、脆臊豆腐腦,犍為的葉兒粑和富油泡粑也是一大美味,自用送禮都是上選。

四川有名的甜品,吃過的朋友都喜歡,你不想學學嗎

葉兒粑是犍為縣的特產,用糯米粉面包餡心,外裹新鮮綠色粑葉,置旺火蒸制。其色潔似乳,味道香醇可口,不沾盤、不沾筷、不沾牙,被稱作三不沾葉兒粑。製作葉兒粑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工序達到了六步以上,原料配方多達十多種。葉兒粑分甜的和鹹的兩種,甜的餡是豆沙加上核桃等果仁,大多在表面加了紅糖,這樣更好吃;鹹的則是肉末或者臘肉粒加芽菜。

因為樂山葉兒粑採用大葉仙茅作為葉兒包裹材料,因此能較好遮蔽葉兒粑粑體,可以晾簸箕存放半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不變質。具有攜帶方便,老少適宜,保存時間長的特點。加熱幾分鐘就可以吃,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美味綠色食品,為四川名小吃之一。

四川有名的甜品,吃過的朋友都喜歡,你不想學學嗎

泡粑則是用飯米搗爛後再發泡,加入白砂糖,用粑葉包了上蒸籠蒸熟,其味甜中又有點酸味。犍為富油泡粑則是在製作的過程中,先在粑中加入了生的豬板油,再上蒸籠蒸制,口感綿軟細嫩,香甜潤滑。而將葉兒粑、泡粑煎或者烤了之後食用,又是另一番滋味。

每當過年的時候,犍為人家裡都有做葉兒粑的習俗,人們將葉兒粑和泡粑作為走親訪友相互饋贈的禮物,外出務工也常攜帶去外地。而現在,湧現出了葉兒粑、富油泡粑製造戶,他們有自己的手藝、自己的包裝,遠銷省外。

四川有名的甜品,吃過的朋友都喜歡,你不想學學嗎

"葉兒粑又叫艾饃,1940年,新都某朱姓人家將艾饃精心改制,更名為葉兒粑",當地也稱"朱兒饃饃"。葉兒粑這個小吃全川各地都有,也都說是自家發明的,這裡就單說新都地區的葉兒粑的製作特色。

新都地區的葉兒粑舊時清明時節制作,顏色是淡綠色的,灰面(即糯米粉)做的麵皮,揉麵時摻入的是鮮艾草葉漿汁,鮮艾草葉漿汁需揉壓後用紗布過濾。餡料是碎豬精瘦肉加碎米芽菜加大量化豬油,瘦肉要剁得極細,要達到咬一口油水橫流,鹹鮮香卻無油膩感。墊饃的也不是鮮橘子葉,而是芭蕉葉,夏天用鮮芭蕉葉,冬天用幹芭蕉葉。

四川有名的甜品,吃過的朋友都喜歡,你不想學學嗎

大家喜歡嗎?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自己在家試試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