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玩具真的對孩子好嗎?如何選擇早教機構,應注意哪些問題?

益智玩具真的對孩子好嗎?如何選擇早教機構,應注意哪些問題?

0-3歲這個階段對一個人的影響巨大,人格基礎就是這一階段在家庭中建立的。幼兒來到幼兒園後,如果有問題,幼兒園往往需要花費很大的氣力去補償與調整。同時,這個階段的兒童的可塑性更強。

一份有價值的研究:

邁克·內格爾(MichaelCNagel),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兒童發展問題專家之一。他在2012年初出版了新書《生命之始:大腦、早期發育和學習》(InTheBeginning:Thebrain,earlydevelopmentandlearning)。在這本書中,內格爾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過去30年腦科學領域的進展以及這些研究結果給兒童發展學科帶來的挑戰與新知。他認為,大腦是一個複雜結構,而學習不僅是結果,也是過程。如果忽略這種複雜性而只選取一部分內容,孩子們便會在不自覺間掉入一個發展的陷阱中。

在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時,很多人會介紹這樣的案例:一組小白鼠被放在擺滿各種玩具、轉輪和隧道的籠子裡,另一組小白鼠則在空無一物的籠子里長大。結果顯示,前一組小白鼠大腦的體積更大、認知能力也顯著高於後一組。研究人員因此做出推論,充分外界刺激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和能力。這之後,許多玩具廠商和早教機構從中看到商機,推出一系列所謂的益智產品和服務,引誘那些希望孩子贏在——或者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慷慨解囊。然而,內格爾指出,在信息轉播的過程中,這一系列實驗的一個關鍵點卻很少為人提及,那就是與生活在自然環境的小白鼠相比,即便是每日生活在人造老鼠樂園中、不斷接受所謂“強化刺激”(enrichedstimulus)的實驗室小白鼠,其大腦體積與認知能力也要遠遜於在自然環境中成長的小白鼠。

因此,除非是生活在極度與外界隔絕、極度貧困家庭中的孩子,日常與家人的互動和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已經足以促成兒童健康、全面的身心發展。智商、情商、社交能力和運動能力根本就是相輔相成,互為基礎,不可分割的。過分強調針對某一特定大腦區域的強化刺激,反而可能導致所謂的“神經擠迫”(neurologicalcrowding)現象。即大部分尚未分化、對於青春期和成年期的創造力意義重大的大腦功能區域在兒童期因為其他區域的侵佔而萎縮了。這些孩子在起跑線上超前了幾步,卻要在整個人生之路上付出代價。

在今天,大量的益智玩具、教育類軟件和遊戲充斥著兒童們的生活,這不僅讓孩子們了養成靜坐不動的習慣,更容易養成被動接受信息的學習習慣。事實上,人類的學習極其依賴各種感覺與周圍環境。與大自然的豐富多樣、瞬息萬變相比,看似五彩斑斕的塑料玩具和功能炫目的軟件實際上提供的可能相當有限,孩子很快就能窮盡並感到厭倦。而大腦對於不同外界刺激又有其長短不一的窗口期。要求孩子長時間接受某一種刺激,反而會將其與負面情緒相聯繫,從而導致此後潛意識中對該種“學習方式”的反感。大量研究顯示,大腦中負責邏輯思維、數據和事實記憶的區域,其發育時間可一直延續到30歲之後,而且越到成年階段效率越高,但與情緒和社交能力相關的區域卻以兒童期最為關鍵。事實上,近10年中的眾多研究結果顯示,那些在兒時有機會多跑多動、多發呆、多做白日夢、多在自然環境中隨意玩耍的孩子,在青春期的另一個大腦發育關鍵期中,如果有機會身處良好的教育環境中,反而會呈現出異乎尋常的爆發式學習能力。

言歸正傳,我們倡導的0-3歲早期教育強調什麼?我們的親子課只是一個學習的窗口,希望家長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尋求與兒童良好的互動關係與方式。有幾件事情是我們特別強調的:首先,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因為,這個關係的質量關係到孩子一生的自信心和能量。心理學家認為,“嬰兒離開了母親的懷抱就什麼都不是”。這是一句很值得琢磨的話。依戀關係不好的孩子,還會影響到孩子對事物探究的興趣、抗挫折等能力,更會讓孩子缺乏自我價值感;第二,尋找到有效家庭互動模式。孩子一出生就具有不同的氣質類型。沒有一個方法適用於所有的孩子,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耐心觀察、循循善誘,制定出符合兒童發展的家庭互動模式。第三,培養社會認可與接納的規則意識,為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打下良好基礎。這個階段的孩子學習自我情緒控制與表達是非常重要的。

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所以,早教最關鍵的是感情投入。孩子童年得到的愛有多少,將來內心的力量就有多大。因此,0-3歲教育的關鍵著力點應是父母的學習與成長。其實,好的早期教育費心但並不怎麼費錢。

在教育中沒有一個方法是適用於所有孩子的,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去思考,摸索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的方法。如果沒有這種教育的技術和觀念的自我化過程,就很難實現早期教育的效果。而如何完成‘普適性’到‘個性’的轉變,則需要家長髮揮主動性。

在家庭之外,如果早教機構能夠為家長提供思考的契機和可供示範的樣本,才有存在的價值。但在參加早教機構的學習時,要特別注意不要破壞孩子成長原有的平衡。當孩子進入集體環境時,必然面臨來自環境的評價,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就是家長的焦慮。家長會疑惑:“為什麼別的孩子都可以,我的孩子去做不到?”孩子也會難過:“媽媽一直很愛我,為什麼一到這時就不愛我了?”這些情緒體驗會壓抑在孩子的意識和潛意識中,影響未來成長。其實,用“你真好”“你真棒”來強調孩子的表現並不是一個有效的辦法。因為,兒童遵循同樣的發展規律,但不遵循同樣的發展速率。不同孩子之間有差異是正常現象,如果家長不能夠正確處理,產生的焦慮情緒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超出我們的預想。家長們,切勿讓自己的焦慮情緒裹挾在孩子的成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