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什麼那麼窮?淺析明朝制度,一手好牌打稀爛

筆名:枯墨

如果要細數中國曆代最窮的朝代,當真非明朝莫屬。一般而言,各個朝代開國之初,通常會迎來一段人口上升和稅收大增的增長期,隨後便是一段年歲的承平盛世,繼位的皇帝也得以在祖輩攢下的家底支撐下揮霍,或是大興土木如隋煬帝楊廣,或是對外擴張如漢武帝、唐高宗及乾隆,當然也有關起門自己吃吃喝喝的北宋皇帝等等。

總體說來,如果沒有強大的外族崛起(軍事開支,通常是王朝財政的最大支出),如遼金之於北宋,或者內部的叛亂,如黃巾和安史之亂等,朝廷的財政收入基本可以維持開支,不說大富大貴,求個溫飽還是沒問題的。

明朝為什麼那麼窮?淺析明朝制度,一手好牌打稀爛

一、含著木湯匙出生的帝國

明朝卻是個例外,明朝的財政狀況自開國之初不甚寬裕永樂一朝國力還算強盛,但明朝中期開始,國家財政很快就陷入了危機,彼時蒙古草原上的部落雖然仍不時騷擾明帝國的北部邊境,但早已遠不如他們的祖先強大,東南沿海的倭寇則是隨著明朝海禁令而週期性地起復,而努爾哈赤的女真還只是東北的小部落,尚未統一女真各部。

國內雖有幾個零星的籓王造反,除了燕王朱棣,其他都屬於小打小鬧。但就是這樣的明朝,整個國家的財政從中期開始就一直是辛苦支撐。即便軍費開支不算巨大(晚明另說),外加明王朝的官員薪水已經是歷代最低,

朝廷仍然常常發不出薪水,經常以折色代之。

何謂折色,就是以實物代替銀兩發給官員,最著名者,便是在萬曆元年由張居正主導的胡椒蘇木折俸事件。具體來說,就是所有在京公職人員的月俸,一律以國庫裡堆積如山的香料胡椒和染料蘇木來折抵,但是市場的供需法則是不可違逆的,京城的市場上一口氣出現了數萬斤胡椒蘇木,導致價格立刻崩盤,價格之低,致使官員根本無法餬口,最後僅三個月便叫停政策。這次的事件之所以著名,並非因為是第一次發生,而是朝廷做的太過分。

明朝為什麼那麼窮?淺析明朝制度,一手好牌打稀爛

二、重農抑商

明代的財政困難,其實是骨子帶來的。導致財政困難的因素,撇開晚明鉅額的遼東戰事費用,主要有兩個部分,首先是稅收進項的大幅減少,其次,就是龐大的內政開支。首先說稅收,朱元璋身為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屌絲逆襲案例,骨子裡對農民跟土地是有特殊感情的。對於那些做買賣的商人階層,是相當不待見的,認為他們不事生產。

他還曾下令,商人不得穿絲。如此先入為主的心態,自然大大影響明朝的政策制定與執行。首先,明王朝以田稅作為帝國稅收的主軸,恢復了兩稅制(夏稅秋糧)並以實物交納為主。為此明朝曾多次丈量天下土地,

繪製成著名的魚鱗圖冊,此後更被清朝所沿用。以此類稅收作為國家主要稅收的一大好處便是,減少官員都過錢糧匯兌中飽私囊,也避免了官府巧立名目盤剝百姓。然而只從相對有限的土地中收稅的政策,勢必造成稅收減少。據統計,自明朝中期開始,田賦稅收長期以來維持在2700萬石(由於氣候因素外加土地大量兼併,隨後開始遞減),這個數量約是明朝整體收入的四分之三左右。對比四百年前的北宋,大概只有一半不到。其中最大的差距便是商業稅,首先自明朝開國便頒佈海禁令,禁止海外貿易,使宋元以來的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港,就此沒落。此外,還大幅降低商業稅的稅額。根據洪武年間的一份聖旨,商業稅定為“三十稅一“,就是三十分之一,這使得明朝的稅收遠遠不如宋元。

明朝為什麼那麼窮?淺析明朝制度,一手好牌打稀爛

三、回到明朝當王爺

除了稅收進項減少,明代的鉅額內政支出,更是一大負擔。其中最大的支出便是奉養朱元璋遍佈天下的龍子鳳孫們。朱元璋規定,皇子封親王之後,每年的俸祿最低萬石,是明朝一品大員的七倍之多,

這還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皇莊等各種賞賜。

每一個朱家子孫的一生消費都由朝廷買單。一個王府成員自十歲起就開始領朝廷俸祿,凡遇生辰慶典或是結婚,更有朝廷發放土地及婚禮費用等,以至於當時的人不禁感慨說:「我朝親親之恩,可謂無所不用,其厚遠過於前代矣。」且自靖難之役後,藩王被嚴加看管,不準離開所居地,也不得與任何官員來往,甚至即便是兄弟間,二王卻不可相見。

在這種強監管的政策下,藩王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如流水線般地多生孩子,因為多一個孩子就多一份俸祿。在這個生育競賽下,常看到官員呈報朝廷的一些荒謬喜訊,諸如某藩王有高達一百多個子孫,要請朝廷派人查戶口,而同時也會看到令人心寒的財政數字,例如河南山西兩省的一年稅收,還不夠供養該省的王府開銷

,如此下來,國家的財政當真陷入死結。朱家子孫從開國的朱元璋跟馬皇后兩人,一路演變到明末的數萬人以上,怎麼看都像一窩兔子阿。

明朝為什麼那麼窮?淺析明朝制度,一手好牌打稀爛

四、結語

明朝作為一個漢族政權,有著宋朝所沒有的優勢,就是北方民族已經式微,尤其是蒙古,倘若好好經營,

是有機會青出於藍,超越北宋。可惜,保守的財政政策與對子孫過度的溺愛,使這個王朝,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窮死這個結局。

參考文獻

1.劉守剛;《中國財政史16講》,復旦大學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