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第一名將VS明朝捍將李如鬆的平壤之戰

大明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倒數第二個封建王朝,客觀的講明朝前期(1368年-1521年)的綜合國力在世界範圍內可以位居前三甲的。當時的日本在這段時間內能夠正常發展的機會並不多,原因是他們在絕大多數的時間內在打仗,日本史稱戰國時期。說不好聽的一塊雲彩就能使全國下雨的小地方居然大言不慚說戰國,在我看來更像是一些村屯之間的械鬥。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個時期日本人的武器裝備還是逐漸得到了強化的(

徐海汪直這樣的海盜長期向日本倒賣軍火的結果),使得這些原本只會用刀的亡命徒們擁有了先進的熱武器。終於在1585年豐臣秀吉被天皇封為關白(差不多相當於宰相)後他們所謂的戰國時期得以暫時的結束。但是真正的掌權者豐臣秀吉卻開始膨脹了,他覺得統一日本並不足以體現他的軍事天賦。可是農民出身的他地理知識匱乏又沒出過國,知道的其它國家絕對超不過10個這其中當然包括大明(當時他們對大明的稱謂還是唐),於是征服大明便成為了這個野心家的下一個目標。

日本戰國第一名將VS明朝捍將李如松的平壤之戰

1592年明萬曆二十年註定是個多事之秋,在這一年裡著明的萬曆三大徵結束了一個又開始了另一個。儘管大明王朝都取得了勝利但卻也使得已經顯得捉襟見肘的經濟更加江河日下,也給明王朝的覆滅埋下了伏筆。在這樣的戰爭中也湧現了許多名將,他們當中更像是一個紈絝子弟的李如松在戰爭後被證明是不世出的名將他也絕不負名將之明。李如松遼東名將李成梁之子,從小隨父親東征西戰也曾在兵法上得到過徐渭的指點。但看上去高幹子弟的缺點他一個也不少,在他任職過的地方都留下此人傲慢無禮的評價,曾被許多同僚狀告,但萬曆皇帝非常喜歡他,使得他更是恃寵而驕目中無人。

日本戰國第一名將VS明朝捍將李如松的平壤之戰

1592年李如松率軍去寧夏平定叛亂,此時的豐臣秀吉組織了九路大軍大約15萬人左右號稱20萬。分別由所謂的戰國名將,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等九人率領於6月份出兵朝鮮。也許有人就要問了豐臣秀吉不是要和大明開戰嗎,怎麼打上朝鮮了呢?事實上豐臣秀吉的想法是先攻佔朝鮮,並以此為依託繼而攻打大明,則進可攻退可守也可以水陸並進。戰爭一開打朝軍不堪一擊,這似乎證明了豐臣秀吉軍事理論的正確性。可是隨著戰爭的繼續一個叫李舜臣的朝鮮將領的出現使得不可一世的日軍體會到了什麼是痛苦的滋味!李舜臣是水軍將領以他獨有的龜船戰艦再加之個人卓越的軍事指揮通過幾次戰役幾乎全殲日本水軍,更是打的不少日本將領剖腹自殺!然而李舜臣只有一個,他也不可能把龜船拉到岸上打日本人。戰爭局勢還是一邊倒,很快朝鮮國土幾乎丟光,國王一邊派人嚮明朝求援,一邊逃到鴨綠江邊準備雖時逃到大明避難。明朝很關注這件事,但出兵與否在朝堂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論,無非就是武將主戰文官反對,一時間鬧得不可開交。最終董事長

萬曆先生拍板決定打他丫的小日本維護天朝威嚴(應該是聰明的萬曆看透了豐臣秀吉的目的)!

日本戰國第一名將VS明朝捍將李如松的平壤之戰

打是一定要打滴,但是可但是沒兵啊!主力兵源都在陝西平亂呢,萬曆皇帝大手一揮派祖承訓只帶了3000人馬作為第一批入朝的援軍(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舉動很可能是打探日軍虛實的)。

祖承訓也算是身經百戰的名將了,可是本文中他是個不折不扣的跑龍套的所以戲份較少,簡單來說就是他來到朝鮮便毫無意外打了敗仗灰頭土臉的不敢出戰,只能等上級的進一步指示了。此時陝西的叛亂還沒有完全平定大明需要時間,兵部覺得派個人去談判拖延一下時間還是不錯的選擇,於是本文的下一個龍套出場了。沈惟敬社會閒散人員,是的這位仁兄無半點公名在身更別說是官職了,可是他長期混社會走江湖練就了一身的好本領,必殺技就是兩字“忽悠”簡單講就是他成功的忽悠了日軍”前敵總指揮“小西行長併為明朝贏得了想要的時間。

日本戰國第一名將VS明朝捍將李如松的平壤之戰

1592年12月,經過長時間的準備李如松認為他所需要的人員和配備都以到位,誓師之後出兵朝鮮走向了他宿命的戰場。年少時他曾經在徐渭先生的教導下苦讀兵法,成年後也曾經夜以繼日的研究偶像戚繼光抗倭的各個經典戰例,如今他自己親赴沙場必將重拾先輩們的榮耀!1593年1月7日,李如松率軍來到平壤誠下,是夜他召開了軍事會議具體部署第二天的攻城任務,並許諾先登城者賞銀5000兩(對當時的士兵來講算得上是天文數字)。此時駐守平壤城的是豐臣秀吉嫡系精銳部隊第一軍小西行長所部。至此所謂日本戰國名將小西行長與明朝不世出的將領李如松狹路相逢。小西行長站在城樓之上望向城下明軍他發現這之明軍並沒有配備火槍,他錯誤的認為這支部隊也像他之前擊敗的明軍一樣沒什麼戰鬥力。很快小西行長

就為他的土豹子見識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城下明軍一輪炮火齊射把他插在城上的軍旗炸的亂飛就連他自己也被炸傷。但是實事求是的講日本鬼子的戰鬥力還是非常強悍的,小西行長迅速起身不顧傷勢馬上組織守軍還擊。同時平壤城的其它幾個門戰鬥進行的也是如火如荼。明軍的優勢在於火器先進,在當時已經擁有可以連發的佛朗機炮(有點像現在的榴彈炮),日軍則是居高臨下,他們用火槍和弓箭瘋狂攻擊明軍一時間也造成了明軍的極大殺傷,七星門明軍有點頂不住了危機關頭帶領少數騎兵督戰的李如松到了。他親手砍了一個後退的明軍,並下令後退者立斬,於是局勢穩定住了明軍又展開了猛攻。可能是他太過顯眼被日軍火槍狙擊,翻身落馬他的戰馬當場死亡,而李如松也受傷不輕但他不顧傷勢立即起身,只對親兵說了一句“換馬再戰”雖後便投入戰鬥中去。明軍看到主將如此捍不畏死一時間士氣大振更加勇猛的殺向日軍使得兩軍都陷入苦戰中,此時只要明軍打開一個缺口就有可能擊垮日本人的戰鬥意志。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
李如松的後手來了,他非常清醒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給予敵人致命一擊!他搞來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大將軍炮,準確無誤的轟開了七星門隨後明軍騎兵如洪水般衝入城中,與此同時他的另一個後手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祖承訓戰前在李如松的授意下化妝成朝軍偷襲南城也得手了,就這樣大批明軍湧入城中。小西行長見大勢已去率剩餘主力部隊退守平壤內城的幾個據點負隅頑抗(戰鬥素養還是不錯的)。由於道路險要大炮推不上來強攻又傷亡太大明軍一愁莫展,等到主將李如松來了一看說不用打了放火燒,說完轉身休息去了。這下日本鬼子可慘了,在煙熏火燎的情況下他們終於體會到了什麼是絕望!但鬼子們還真沒有人跑出來投降,正當他們以為求生已無望打算衝出來拼死一博的時候李如松的使者來了。使者鄭重其事的對鬼子們轉達了明軍主帥李如松的承諾“只要他們撤出平壤城明軍會留一條活路給他們”。在小西行長派出
斥候探明情況後決定從東門逃走,在大批日軍來到東門後他們發現真的沒有埋伏後一窩蜂的逃出城外。東門外面有條江名叫大同江,寫到這我都覺得李如松“太殘忍”,怎麼能把剛用火燒過的鬼子再用水洗呢,再者這樣做浪費水不說也不環保啊。實際情況就是日軍出城之後明軍關上門火器全開把他們當活靶子打,而早已肝膽俱裂的鬼子們已無戀戰之心唯有跳入水中接受洗禮了,此戰明軍大勝!也讓鬼子們充分的認識到了他們的行為和見識是多麼的愚蠢和膚淺。

日本戰國第一名將VS明朝捍將李如松的平壤之戰

李如松的一生短暫且光輝,作為一個自然人他的身上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作為將領他以不世出之奇才保家衛國抗擊日寇功勳卓著註定流芳名於後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