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產房抱出的寶寶,奶奶上去就是一巴掌,孩子哭了奶奶笑了

孩子對於老一輩來說,是珍寶一般的存在,真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拿在手裡怕碎了,恨不得24小時都圍在孩子的身邊照顧他們,更別提是打孩子了。

剛從產房抱出的寶寶,奶奶上去就是一巴掌,孩子哭了奶奶笑了

還真別說,同事小李的媽媽在看見孩子第一眼的時候,上去就扇了自己親孫子一巴掌,到現在還被小李常常掛在嘴邊唸叨:“我還沒看清我兒子長什麼樣,我媽就給孩子打哭了,心疼的我呦。”

原來,小李的孩子從產房出來的時候,特別安靜,不哭不鬧。經驗豐富的小李媽媽知道這對於嬰兒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將孩子打哭,孩子哭出來了,奶奶也笑了。

剛從產房抱出的寶寶,奶奶上去就是一巴掌,孩子哭了奶奶笑了

孩子生下來後,一定要哭嗎?

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多準媽媽都好奇的一個問題。孩子生下來安安靜靜的不好嗎?非要哭泣才是好的嗎?

寶寶在出生之前,是依靠臍帶進行呼吸的,並且在媽媽體內10個月的孩子已經適應了母體的生活。

當孩子被娩出並剪斷臍帶後,從黑暗、溫暖的母體來到光明、冰冷的世界,孩子會產生不適感,從而哭泣。哭泣的同時孩子的呼吸系統會正式的開始工作,不再需要臍帶來供應氧氣。

孩子的哭泣就意味著他的生命形式被徹底改變了,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

  • 通過哭泣寶寶打開的胸腔,也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通過哭泣寶寶發出了聲音,也發出了生命的第一聲吶喊;
  • 通過哭泣寶寶呼吸到了氧氣,也呼吸到了世界的氣息。
剛從產房抱出的寶寶,奶奶上去就是一巴掌,孩子哭了奶奶笑了

寶寶如果不哭泣,可能是這三個原因

01.呼吸道有異物

寶寶生下來沒有聲音,可能是孩子的呼吸道里殘留著羊水或是黏稠的物質,導致孩子呼吸不了。

02.孩子在母體內缺氧

在生產過程中,孩子如果在產道卡住太長時間,就會由於擠壓而缺氧,缺氧就會使孩子沒有足夠的力氣來進行自主呼吸,對外界做出反應,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哭泣了。

03.麻藥

這種情況也基本只會出現在剖腹產的時候,因為麻藥會通過母體運輸給了孩子,孩子也會因為麻藥的作用而喪失呼吸和哭泣的能力。

這些情況,醫生都會通過專業的方式來處理,準媽媽們也不要過於擔心。

像是同事小李的奶奶上去就是一巴掌,這個方式小編並不贊成。因為孩子還小,大人的一巴掌可能力氣不大,也會給給孩子造成傷害。

剛從產房抱出的寶寶,奶奶上去就是一巴掌,孩子哭了奶奶笑了

一般,孩子生下來不哭泣,醫生就會倒提著孩子拍打孩子的屁股,所以大人想讓孩子哭出聲音,可以借鑑這種方法,不要打臉。

今日互動:家長們的孩子出生的時候是自己哭的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南夕媽媽,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