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小孩上二十個興趣班:那些正被“偽精英教育”毀掉的孩子們

古話說:玉不琢,不成器,意思是說,一塊上好的玉,如果沒有經過雕琢,那麼它照樣賣不到好價錢,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每個孩子就像是一塊璞玉首先要先雕琢,才能有一個好的回報,因此當今社會各個家長為了讓自家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紛紛給自己啊孩子報了各種特長班,今天給孩子報一個奧數班,明天再報一個英語特長班,誓必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出人中龍鳳。

還有的家長為了不讓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看見別家的孩子在學別的特長,這些家長就要給自己孩子報兩個,不管是什麼特長,反正自家的孩子一定要學得比別人多,這在當今已經成了一種社會現象。

四歲小孩上二十個興趣班:那些正被“偽精英教育”毀掉的孩子們

寒暑假基本上就是孩子們上特長班的高峰,基本上每一位家長都會給孩子在特長班報上一個興趣班,就為了能讓孩子變成班級上的“精英”。

但事實上,這樣的“偽精英教育”已經讓很多孩子的天性慢慢消磨下去,讓孩子進步固然沒錯,但是這樣貿然讓孩子天天這麼大壓力學習,對孩子其實也沒有很多好處。

就拿新聞上看見的,一個小女孩兒,只有四歲,但是已經上了20個興趣班,這樣的數字聽起來讓人感到震驚,不敢相信一個只有4歲的孩子,是怎麼在20個興趣班週轉過來的,而上了這麼久的課,在這個期間,孩子的媽媽也逐漸後悔起來。

因為她發現,孩子並沒有因此而變得真正厲害起來,相反的,孩子好像還換上了一種病,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疾病,孩子在患上病後,會不由自主地挑眉毛、眨眼、亂蹬腿,這中病被稱為“抽動症”。

讓人不敢相信的是,明明最應該陪伴守護孩子的人,最後卻讓孩子變成了這樣,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父母應該要知道,每個事物都有他自己發展的規律,如果人為的開始施加壓力,那麼得到的結果可能會是適得其反。

四歲小孩上二十個興趣班:那些正被“偽精英教育”毀掉的孩子們

其實父母會給孩子報這些興趣班,無非是因為自己心中的焦慮,害怕孩子總是會落下別人一大截,所以總是在給孩子報名,但是這樣持續下去會對孩子產生很多不好的影響。

1.過度勞累,產生厭學情緒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稱“兒童的大腦在3到4歲的發展過程中,會自我修剪信息。過早地給他灌輸幾千個單詞,很可能導致他入學以後厭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這一點也是家長值得注意的,因為有很多的這樣的事例,就像新聞中所報道的各種神童,大多數的家長在發現自家孩子顯現出比常人要多的才能的時候,家長就會開始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不管孩子能不能學的進去,只是強行給孩子灌輸。

一開始,孩子感到新奇的時候可能會積極一點,但是長時間下來,如果父母還是給孩子強行灌輸,那麼孩子就會產生厭惡情緒,慢慢的,還會厭學以及和家人之間關係越來越冷淡,這是父母要注意的。

2.習慣性依賴

為什麼說給孩子報興趣班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呢?

因為現今社會,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好的學習,對著通常都是“依來張口,飯來伸手”,就害怕孩子照顧不好自己,有的家長甚至為了孩子辭去自己的工作,就為了孩子能好好學習,但其實家長這樣的做法,對於孩子來說,就是過度寵溺。

因為想要孩子好好學習,所以就將孩子的所有事物都包攬起來,大到該做什麼事,小到家用日常。

長久下來,孩子對家長的依賴心理就越來越重,等長大以後就什麼也不會做,慢慢的,就成長為現在人們所說的“巨嬰”,所以家長要記住了,不要對孩子過度寬鬆。

四歲小孩上二十個興趣班:那些正被“偽精英教育”毀掉的孩子們

3.缺乏感恩之心

孩子長時間的學習興趣班,最嚴重的一點就是:可能會缺乏感恩之心,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上一條說到,家長為了孩子好好學習,就會包攬孩子大大小小的事物,一開始孩子還會懷有感激之情,但是長時間下來,孩子就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家長為他付出是應該的,他只要好好讀書就可以了。

慢慢的,孩子的內心就會對別人的幫助感到冷漠,久而久之,也就缺乏了感恩之心。

就像龍應臺所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所以說,家長一時的放手對於孩子來說,可能也是好的,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注意了,不要將孩子逼得過於緊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