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要走趕緊走,公司少了誰都照樣運轉!”現實卻是這樣的

明星企業家馬雲曾經說過員工辭職無非因為兩點,一個就是乾的不開心,一個就是工資太少,對於前者大家可能沒有太大的感覺,但是對於後者大家可能深有感觸,我相信70%的員工辭職都是與工資有關,錢雖然是一個很俗的東西,但是生在俗世,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職場的朋友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能讓家人過上美滿的生活拼命賺錢,工資的多少也決定了生活品質的高低,所以大家對於工資是非常看重的,如果有人說不在乎工資多少就願意打工的話,那他不是富二代就是一個傻子。但是這樣的傻子太少了。

在公司努力工作就是為了拿到更多的工資,但是更努力工作後卻發現自己的工資還沒有一個新員工工資高,這就有點讓人接受不了,物價上漲,招聘員工的工資自然也在上漲,但偏偏老員工的工資一點也沒漲,這也是很多老闆的做法!

老闆:“要走趕緊走,公司少了誰都照樣運轉!”現實卻是這樣的

老王在一家工廠上班,在這裡工作已經快3年了,廠裡也有不少老員工,選擇這家工廠主要是因為上下班方便,離家不是很遠。

就在去年的時候,公司決定要擴大廠房的規模,所以決定招聘更多的員工,但是隨著物價的上漲,工資也在上漲,所以老闆給新員工的工資也是十分高,基本上和老員工的是持平的。

這件事很快傳到老員工的耳朵裡,大家都十分氣憤,但是誰都不敢當著老闆的面去說,都是在下面悄悄的說。

老闆:“要走趕緊走,公司少了誰都照樣運轉!”現實卻是這樣的

後來老王和另外一個員工在衛生間抽菸聊天,兩個人就聊起了這件事情,並且吐槽老闆的做法,但是沒想到當時老闆正在上廁所,而他們兩個人的對話被老闆聽的很清楚。

第二天,老闆直接在會議上跟所有員工說:不要在下面嚼舌根,覺得公司對你們不好就辭職,公司少了誰都沒有照樣運轉!

老闆一言讓很多老員工都傷透了心,沒過幾天老員工就大批量辭職,對於老員工來說辭職後再去找份工作很簡單,因為他們畢竟都是有能力的員工,都有一技之長!

老闆:“要走趕緊走,公司少了誰都照樣運轉!”現實卻是這樣的

這些老員工本身就是公司的中堅力量,一下子走了這麼多老員工,公司嚴重受挫,新員工完全擔不起大梁,公司慢慢的又開始裁員,老闆後來試圖去找這些老員工回來,但是都沒有一個答應的。

對於這件事情,大家是怎麼看的呢?寫在評論中!

老闆:“要走趕緊走,公司少了誰都照樣運轉!”現實卻是這樣的

現在90後已經是中國的主力軍了,很多企業都有很多的90後員工。但是很多企業的老闆或者高管發現90後的員工離職率非常的高。不能說!不能罵!不然就辭職,認為90後現在生活的很幸福,從小沒有吃過苦,所以現在工作不能吃苦。其實真的是大錯特錯,90後不是不能吃苦而是你沒有給夠激勵!!

老闆:“要走趕緊走,公司少了誰都照樣運轉!”現實卻是這樣的

傳統薪酬結構設計:

  1. 彈性小:固定的部分比重大,例如非業務崗位的固定部分可達80%以上。
  2. 無法衡量:員工收入與其價值不能相對有效地衡量出來。
  3. 薪酬與員工價值失衡:價值應等於價格,員工付出、創造的結果與其收入沒有直接對等關係。工作量=產值+價值
  4. 缺乏激勵作用,無法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消極怠工。
  5. 物質利益是絕大多數人的第一驅動力,傳統薪酬績效缺乏活力。
  6. 員工都是抱著打工者心態工作,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幹多幹少工資都一樣。
老闆:“要走趕緊走,公司少了誰都照樣運轉!”現實卻是這樣的


這裡給大家特別推薦一種老闆與員工共贏的加薪模式:KSF增值加薪法。

這種模式,其特點就是,打破固定薪酬模式,員工的工資收入與他的價值貢獻全面融合,讓員工為自己幹、為自己加薪,全面激發員工創造顯性價值的熱情。

所以做薪酬模式的激勵性非常重要,為了避免高層佔據高位不做事,我們必須拋棄傳統的薪酬模式,改用用KSF薪酬模式。

即通過對員工創造的結果和價值進行量化,與員工所得的報酬進行深度掛鉤,強調以“結果”和“價值”換取報酬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和薪酬全績效模式。

老闆:“要走趕緊走,公司少了誰都照樣運轉!”現實卻是這樣的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與傳統薪酬、績效模式相比,KSF薪酬全績效模式著眼於五個要點:

1、大彈性、寬幅:

定量薪酬講求的是穩定,變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勵。

2、高績效高薪酬:

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多勞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場規則。

3、利益趨同:

老闆:“要走趕緊走,公司少了誰都照樣運轉!”現實卻是這樣的

·KSF模式的追求結果是: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賺的就應該越多。

4、激勵短期化:

沒有努力的現在,何談美好的未來。

5、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

管理者為老闆打工,經營者必須為自己幹、團隊一起幹。管理者只關注自己的收入,經營者必須創造價值和增值。

設計案例:某企業生產經理的KSF薪酬績效設計表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寬帶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每一個指標設定一個平衡點(平衡點選在過去一年的數據平均值,或者是老闆和員工達成的共識點),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員工就可以拿到這部分薪酬。

老闆:“要走趕緊走,公司少了誰都照樣運轉!”現實卻是這樣的

如果採用KSF薪酬模式,他會有6-8個加工資的渠道,在原有平衡點上:

KI:根據數據分析,我們選取平衡點68720,產量每超過500,獎勵經理25元,每降低500,少發25元;以此類推:

K2:輔料成本率:平衡點:6.83%,每降低0.02%獎勵8元,每超出0.02%,少發 8元;

K3:工資費用率:平衡點:5.69%,每降低0.01%獎勵6元,每超出0.01%,少發 6元;

K4:產品性能合格率:平衡點:30%,每超過5%,獎勵經理50元,每降低5%,少發50元;

K5:附件報廢率:平衡點:0.51%,每降低0.01%獎勵11元,每超出0.01%,少發 11元;

K6:核心員工保留人數:平衡點:11,當月0流失,全發,半年0流失再獎勵200元,每流失一人 少發 100元;

K7:..............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6-8個加薪渠道 ,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PPV量化加薪法

對於剛入職的業務員來說,前三個月是最難熬的,因為對業務不熟悉,沒有客戶資源,銷售技巧不成熟,這時候壓力是最大的。

再加上企業對員工的開單要求非常高,基本上三個月不開單就要炒掉,實際上,在低底薪+提成的薪酬模式之下,就算公司不炒掉,業務員自己都會選擇離開,因為靠底薪撐不了多久。

對很多業務員來說,並非能力有問題,我也見過很多人,第一年做業務,基本上是沒錢賺的,基本都在學習,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累計和沉澱,半年後就爆發了,一發而不可收。

所以,只給員工三個月的考核期,其實會讓很多人才流失,因為不走,吃飯都成問題,還怎麼做下去?

所以企業如果想要提高成材率,必須拉長培養週期,要優化薪酬模式,讓員工在沒有開單之前,可以承擔其他工作來為自己加薪。

老闆:“要走趕緊走,公司少了誰都照樣運轉!”現實卻是這樣的

所謂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相比傳統的計件工資、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PPV模式讓業務員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獲得更多的收入,例如:

  • 1)跟單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資;
  • 2)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市場調查產值工資;
  • 3)統計員,除了自己的業績,協助統計和分析。統計產值工資;
  • 4)客服員,打回訪電話,收集客戶反饋。客服產值工資;
  •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分析產值工資;
  • 6)根據企業崗位配置及個人能力,還可以擔任行政、後勤、網絡、美工等工作,並獲得各種產值收入。
  • ...
老闆:“要走趕緊走,公司少了誰都照樣運轉!”現實卻是這樣的

PPV模式的好處在於:

  • 1、公司能按實際工作量配置人員,減少人效浪費。
  • 2、員工可以在不影響本職情況下,身兼多職,一專多長,為自己加薪。
  • 3、所有工作,必須有結果,才有產值,這樣就要求員工必須對結果負責。

對企業而言,員工更加積極工作,創造了更多更多的價值,拿到 高薪是應該的,而且企業是拿出員工創造的超額利潤部分給員工加薪,不會增加企業成本。

在這樣模式下,老闆是希望員工拿高薪的,因為員工拿高薪說明結果導向做的好,做出貢獻高,企業也一起獲利,這就叫共贏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