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智能存款,“0風險”背後的玄機

高收益智能存款,“0風險”背後的玄機

今年以來,P2P行業風險出清持續加速,平臺清退範圍不斷擴大,絕大多數平臺都減少或暫停了發標,很多投友面臨著資金無處可去的處境。

在選擇新的投資方向時,銀行智能存款又重新進入了P2P投資人群的視野。

去年時P2P平均年化超過10%,智能存款的收益只有4%-6%,相較之下並不出彩,只是因為當日存入計息、當日提取到賬的特點,被投資人當成貨基的替代品,用來站崗資金過夜。

隨著P2P的爆雷、清退、年化大幅走低,存款類產品的5%收益已經變得極具吸引力。

除了高流動性和相對高的收益,智能存款產品還有其他理財無可比擬的優勢:低風險。

無論是銀行直銷還是導流的第三方,在產品介紹中都註明是銀行存款,受到《存款保險條例》保障,50萬內全額賠付。

投資人交流時又頻繁出現了眼熟的一句:“閉眼投”,“50萬0風險”。

對此天地論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智能存款作為“創新型現金管理產品”,其以吸儲為出發點來設計的高流動性模式,並不等於完全“0風險”。

2013年餘額寶誕生,因其靈活性和高於定期存款的收益,規模急速增長。

這種靈活與收益兼具的模式對投資人有很大吸引力,之後出現各類通過資金池來實現“隨存隨取”的活期產品,包括P2P中的網貸基金。

大量城商行、農商行和民營銀行,受政策限制網點少,自身資產實力和品牌度也低,傳統吸儲方式難以與大行競爭。

依託於互聯網的民營銀行首先探索了新模式,智能存款以類似保理和P2P債轉的方式實現了活期化。

當你購買了產品,本質上是存入了一筆定期存款,未到期提取時,是通過將收益權轉讓給信託等第三方機構獲得本金與對應的約定利息,達到即時到賬的效果。

既然是存款,當然受到存款保險的保障。

但是,去年X民寶上線時我就有兩個疑惑:

一、如果反覆存取,這50萬元是保護誰的?

購買產品時,每一筆錢都是存入用戶名下的賬戶,轉讓的是未到期的收益權,存儲關係沒有改變,存款結算仍然是回到本人賬戶然後再轉給第三方,未結束轉讓合同之前不可註銷賬戶。

舉一個例子,存入50萬,第二天轉讓提取,第三天再次存入50萬,第四天銀行出現問題。

保先存入但是已經轉讓的,還是保後存入全部權益都屬於用戶的?

在收益權轉讓合同的具體條款中寫明,第三方獲得“對應存款項下的一切財產權利和權益及可能產生的全部收益”。

存款保險算不算財產權利?這個問題銀行人員也沒有解釋清楚。

二、如果反覆存取,第三方如何受讓可以“無限大”的本金?

在這類產品中,對於存入金額並沒有限制,在監管窗口指導之前,對取現金額也沒有做出限制。

再舉個例子,存入500萬,提取,再次存入500萬,循環。信託等第三方有多少資金可以受讓“無上限”的三年到五年定期存款。

如果銀行安排人這麼做,是否成了變相的套取第三方資金?

用壞賬來套取中華財險資金的厚本金融可是被中華財險直接舉報了。

這兩點問題是我過去的疑惑,綜合翻看部分銀行更新後的購買合同和轉讓合同,可能有了答案:

一、“受讓人有權到期前支取定期存款”。

根據合同,信託等第三方有權利向銀行要求提前支取存款。

在銀行與第三方合作合同中可能有提前支取的觸發條款,1是根據受讓規模,可以視情況支取部分;2是提前約定時間節點,按期支取。

支取的資金繼續受讓新的存款權益,形成循環,也就是類資金池。

第三方是否有提前支取的動作,有一個驗證辦法,找一家銀行買一筆提現,半年後註銷賬戶,允許註銷就是第三方已經提前支取了受讓的存款。

二、銀行對當日提取總額度進行控制。

預防可能出現的擠兌問題,畢竟全部產品都帶有活期屬性,高流動性就是指的容易流出。

由此看來,絕大部分風險仍是由銀行本身承擔,信託等第三方只是銀行借通道來做資金池,很難成為那道防火牆。信託出事不影響存款,銀行出事風險就會傳導到信託,很可能拉信託一起倒下。

很多人談到智能存款只是擔憂流動性消失,當第三方資金不足無法受讓存款收益權,產品就無法提前提取。

但實際上,提取的資金可能只是信託計劃提供的少量循環資金,風險主要在銀行自身層面。

那麼就有新的關注點:

銀行本身實力和信貸質量。

同樣先舉一個例子,伊川農商行。

伊川農商行並沒有開展智能存款業務,拿他出來舉例是因為他有個跟智能存款類似的業務:七天通知存款,高息攬儲。

5月的時候曾經來找過我,貼息可以到年化10%,七天提前通知,與活期區別不大,只是需要本地開戶不方便。據我瞭解,貼息從去年就存在,一直持續到出事前一週的工作日。

2018年末,伊川農商行存款規模411億,比上年末增加了100億,增長33%。而全國銀行業的人民幣存款規模增長只有8%,到今年半年報,伊川農商行存款規模488億,繼續猛增77億。

貸款方面,伊川農商行在2018年新增信貸171億,達341億,增長100%,全國銀行業的這一數據是13.5%。半年報中,伊川農商行貸款規模511億,半年又增加170億。

高息攬儲,狂吸狂放。

伊川農商行的業務範圍不過是本地及周邊縣市,卻因為高息吸收到大量資金,而寬鬆放貸甚至內外勾結騙貸,不良率飆升。

2018年,伊川農商行不良規模10億元,比2017年增加150%,同時還提取了30億的貸款損失準備金。

在出事之前,伊川農商行已經發生多起承兌匯票不能兌付的事件,在大幅吸收資金的情況下,仍然出現了資金週轉困難的情況。

智能存款在被監管層約束之前,吸金的便捷和力度只會更強,銀行有沒有盲目擴大貸款規模,很難得知。

商業銀行和民營銀行實力參差不齊,對比2019年銀行各項指標,農商行的不良最高,城商行其次,民營銀行可能是因為大多數開業時間只有一兩年,還沒有走過完整的信貸週期,不良最低。

近兩年有多家城商和農商行因資產質量惡化、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低於監管標準而被降低信用評級。

最近有多家農商行在第三方平臺上線智能存款產品,雖然同為存款,存款進行放貸後的底層信貸資產卻有不同。

農商行多為周邊中小企業和農戶,有一定規模的大額借貸;互聯網+的民營銀行多為消費貸、工薪貸,有一定規模的助農貸。

相對來說,發力線上的民營銀行資產更加分散,借款群體優質一點。

另一個關注點,政策變動。

創新型的智能存款,只是高息攬儲的創新,通過靈活性吸引用戶存款。並且因為宣傳問題,在用戶中形成了“想取就取”的印象,更容易引發擠兌風險,還可能傳導至同類產品。

同時,快速吸納成本相對高的資金,快速擴大規模,難說絕對不會出現伊川農商行的問題。

監管層已經對風險更大一點的結構性存款進行了要求和限制,跟當年的P2P一樣,誰也無法預料智能存款未來會如何,是否也會出現被一刀切的境況。

天地論金認為,在當前投資形勢下,選擇進入這類智能存款產品是無可厚非的,但前提是一定要了解清楚原理和風險,選擇銀行時關注一下歷年不良率和撥備率,資產與利潤等指標。

結尾再說一下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什麼情況可以“閉眼投”:

50萬以下的非零用錢,不要頻繁存取的資金。

依據《存款保險條例》規定,50萬以內(含利息),存款保險基金會在7個工作日內足額賠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