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棚冬春茬黃瓜高效栽培技術

山東沂南黃瓜的種植歷史可追溯到1934年,其種植面積在縣域層面上屬於全國最大,沂南黃瓜於2010年被農業部批准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為了更好地宣傳沂南黃瓜,將沂南黃瓜高效種植技術推薦給其他種植基地,筆者從沂南黃瓜種植的配套設施、土壤整理、適宜黃瓜品種的選擇、嫁接苗培育、定植前後的管理、水肥調控、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總結,以期為黃瓜生產基地和種植戶提供指導。


暖棚冬春茬黃瓜高效栽培技術

山東省沂南縣位於臨沂境內北部的魯中地區,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3 ℃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900 mm,土壤主要以棕壤為主[1]。沂南黃瓜(密刺類黃瓜,以下簡稱黃瓜)以其色亮、條直及甜脆的口感及多種維生素和中微量元素獲得大眾的喜愛[2]。沂南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67萬 hm2,其中2.33萬 hm2以黃瓜為主,總產量260萬t ,主要以南方市場為主,佔據了南京、上海、廣州黃瓜市場的半壁江山[3]。根據調查,2018—2019年冬春茬沂南黃瓜1 kg售價最高達到8元,最低2.8元,平均4.28元。整個生育期除去成本(水、電、肥、藥、苗、其他),667 m2大棚淨收益在7萬~8萬元。667 m2鋼架大棚建設成本9萬~10萬元,2 a(年)可回本盈利。

1 基礎設施

暖棚冬春茬黃瓜高效栽培技術

冬春茬溫室大棚有很多種類型,有後土堆型、后土牆型、磚牆型、現代玻璃溫室大棚等[4],如果是農村建設越冬茬溫室大棚,建議以經濟實用為主,推薦后土堆型及后土牆型,造價成本低,保溫效果好。骨架推薦使用全鋼架結構,成本雖然比竹竿高,但是使用壽命長,且耐風颳和雪壓,不容易坍塌。大棚薄膜一般採用聚氯乙烯(PVC)無滴防老化膜或者聚乙烯(PE)無滴防老化膜[5]。大棚保溫設施一般採用防雨型保溫被。一般採用捲簾機來代替人力進行揭蓋棚,揭1次棚大約20 min,省時省力。

2 品種選擇

暖棚冬春茬黃瓜高效栽培技術

黃瓜品種選擇時要考慮土壤、年平均氣溫、光照時間、周圍設施蔬菜病害等因素[6],根據種植地的情況選擇抗性強的高產品種。推薦品種‘冬靈102’(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選育)、‘博美28’‘博美74’(天津德瑞特種業有限公司選育)。

3 培育嫁接苗


暖棚冬春茬黃瓜高效栽培技術


3.1 種子消毒與催芽

建議購買相關品種的南瓜嫁接苗進行定植,因為專業機構培育的嫁接脫毒苗易成活 [7]。也可按照如下方法進行消毒催芽。購買的種子可能潛藏著靶斑病、炭疽病、霜黴病等病菌,應採用熱水及藥物消毒,將種子置於55 ℃熱水,不斷攪拌至35 ℃後保持4 h,取出後置於50%多菌靈500倍液浸泡0.5 h,清水沖洗晾乾後進行催芽處理。催芽時要在溫室大棚中撐小拱棚,利用基質育苗,白天溫度保持30 ℃左右,夜間19 ℃左右,南瓜苗採用同樣的方式育苗[8]。

3.2 嫁接

當黃瓜苗長到12 cm、2葉1心時和南瓜嫁接。一般選擇靠接法。選用健壯的南瓜和黃瓜苗,用刀片將南瓜子葉以下2 cm斜向下30°切1 cm,將黃瓜子葉以下1 cm斜向上30°切1 cm,將黃瓜切口向下插入南瓜切口後用夾子夾住嫁接口,要保持嫁接後兩者的根部基本在同一水平面。嫁接後注意保溫保溼,促進嫁接苗癒合生長。

4 定植及後期管理


暖棚冬春茬黃瓜高效栽培技術


4.1 定植時期管理

越冬茬黃瓜定植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種植時間較長的老棚,在7—9月份要深翻土壤,然後進行悶棚及煙燻殺蟲菌處理[9],同時將雞糞、豬糞等有機肥進行發酵殺菌及蟲卵,防止燒苗。定植前15 d施入基肥,667 m2用腐熟雞糞、豬糞等有機肥7 000~9 000 kg,m氮∶m磷∶m鉀=15∶15∶15複合肥50 kg,菌肥100 kg,旋耕後整地做畦,畦寬60 cm,調整滴灌位置,鋪設黑色地膜防止長草,1畦種植2行,株距30~40 cm,667 m2定植4 000株。定植時將南瓜及黃瓜根系同時埋入土中。在嫁接7 d後將黃瓜根距離地面1~2 cm處割斷並拔出,防止黃瓜根腐病等病症爆發後傳染給南瓜根系。

4.2 水肥調控


暖棚冬春茬黃瓜高效栽培技術


定植後及時選擇晴天足量澆定植水,之後根據土壤的乾旱狀況適量滴灌澆緩苗水,保持表層土不泛白,澆緩苗水的同時可隨滴灌追施生根液體肥1~2次,促進根系的發育。在第1茬瓜花期的前5 d儘量不澆水,防止落花落果,等第1茬瓜長10 cm時澆大水,667 m2隨水衝施平衡性水溶肥5 kg,促進瓜秧的生長及膨瓜。進入盛瓜期要根據瓜秧生長狀況及時澆水,一般7~10 d澆1次水,每結完1茬瓜,667 m2隨水衝施高鉀水溶肥10 kg。

4.3 溫度、溼度調控

黃瓜生育期白天適宜溫度25~35 ℃,適宜溼度55%~60%,夜間溫度15 ℃左右,溼度85%~90%。緩苗期到結瓜期白天要注意及時通風降低棚內溼度以便於煉苗,白天控制在28 ℃左右,夜間控制在15 ℃左右,促進幼苗根系生長[10]。在結瓜盛期,早晨太陽出來敞棚後通小風,排出棚內溼氣,溫度超過30 ℃加大通風口至35~45 cm,保證棚溫不超過35 ℃。通風時只通棚內牆體上側通風口即可。待最低氣溫升至15 ℃時,可不再蓋棚,夜間留出小風口20 cm左右進行晝夜通風。

4.4 病蟲害防治


暖棚冬春茬黃瓜高效栽培技術


4.4.1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為霜黴病、灰黴病、炭疽病、靶斑病(小黃點)、根腐病、蔓枯病。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進行預防,每隔7 d噴施1次,連續噴施3次。霜黴病、灰黴病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防治,炭疽病可用70%代森錳鋅400倍液防治,靶斑病可用25%嘧菌酯懸浮液1 500倍液防治,根腐病可用50%甲基硫菌靈700倍液防治,蔓枯病可用30%甲霜惡黴靈600倍液等噴霧防治[11]。

4.4.2 蟲害防治 主要蟲害為根結線蟲、白粉蝨、薊馬、潛葉蠅、瓜蚜[12]。施用底肥時667 m2配合施入1.0%阿維菌素顆粒或者1.5%噻唑膦2 kg防線蟲。物理方法主要是黃藍粘蟲板,667 m2用20塊,可有效阻斷害蟲的快速傳播。化學藥劑主要是20%吡蟲啉乳油1 500倍液、25%噻嗪酮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等,每隔7 d噴施1次,連噴3次。

4.5 結瓜期管理

(1)瓜秧落蔓:在瓜秧長至2.0 m時及時落蔓,落蔓至1.5 m高最合適。(2)卷鬚摘除:及時打掉卷鬚有利於促進黃瓜的生長。(3)授粉:黃瓜每節間看長勢留1~2個瓜,用0.1%氯吡苯脲100倍液將整個花期的幼瓜浸入其中1~2 s進行授粉[13]。(4)採收:黃瓜長35~40 cm及時採收,有利於後續幼瓜的膨大及植株健壯生長。

本文摘自龍源期刊網:《中國瓜菜》雜誌 2019年09期

暖棚冬春茬黃瓜高效栽培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