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拆遷項目,鄰居補償5百萬、7百萬,為什麼我家只有2百萬?

幾天前,有為被拆遷人向律師訴苦,說同樣是拆遷了。一樣位置的面積差不多的房子,為什麼我家房子評估200萬,鄰居有500多萬,甚至還有700多萬?

電話那頭的被拆遷人是這樣說的:“我家房子公交車站旁邊,拆遷等了二十幾年終於來了。我沒想到它會成為噩夢的開始,簡單來說,我的家人和鄰居當初是按照聯排別墅建造的三棟樓房。房屋的長度,寬度和高度是相同的。但是,被拆遷時卻是各自大顯身手。

同樣的拆遷項目,鄰居補償5百萬、7百萬,為什麼我家只有2百萬?

我家裡因為跟政府沒有關係,所以評估了210萬。隔壁鄰居不知道怎麼辦到的。評估時一個700萬,一個500萬。父母為了這個問題每天爭吵,搬拆遷方倒是好,在2018年年底在我家門口貼了張強拆的通知單。搞得我家都沒過上一個好年,現在不同意就要被強行拆除了,我該怎麼辦?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拆遷時,每個人都動用了自己的關係,能耐大的能獲得高額補償,沒有關係就只能認吃虧。一些被拆遷人選擇了忍,另一些被拆遷人雖然沒有“關係”,但他們有較好的法律意識,知道如何通過合法手段獲得合理的補償。

此前,律師也提到過,在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中,補償標準是根據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起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確定的。被拆房屋的價值是評估機構來評估確定的。

為什麼住房評估的價值差異很大?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評估機構不是由被徵收人選擇的,而是由政府直接指定的。通過這種方式,評估機構將根據徵收者的要求對房屋進行評估,從而降低我們房屋的價值。

律師建議,在正常情況下,房價評估機構應該選擇這種方式:在徵收國有土地的過程中,首先確定徵收範圍。確定徵收範圍後,住房徵收部門應組織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的選擇。由被徵收人在房屋徵收部門確定的時間內來決定,並選擇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如果被徵收人未能在一定時間內進行談判,評估機構可以通過投票或抽籤方式,採用少數人服從多數人的原則來確定。

同樣的拆遷項目,鄰居補償5百萬、7百萬,為什麼我家只有2百萬?

2.評估機構未依法評估。

律師還處理了很多有關評估程序非法性的案件。有很多地方進行評估時,相關工作人員沒有到拆遷戶進行現場調查,直接做出評估報告就讓被徵收人簽字確認。這種行為明顯違反了《國有土地上房屋評估辦法》的規定。

律師提示,合法的房屋評估程序應該分為以下幾步:

1、委託

房屋的徵收部門與評估機構簽訂委託合同並簽發授權書。住房評估機構在接受評估委託後,不得轉讓評估業務。

2、房屋徵收部門向評估機構提供初步資料

被徵收房屋的基本情況應當移交給評估機構。被徵收房屋的基本條件包括一些未登記的房屋,即沒有房產證的房屋的調查,鑑定和處理結果。評估機構應根據政府的調查結果進行評估。

同樣的拆遷項目,鄰居補償5百萬、7百萬,為什麼我家只有2百萬?

3、實地勘察

房地產評估機構應當安排登記評估人員對被徵收房屋進行現場調查,並保留相關的錄像資料。現場調查記錄由住房徵收部門,評估人員和被徵收人員簽字確認。

4、公示和送達

初步評估結果後,房屋徵收評估機構應當在徵收範圍內予以公佈。公告期滿後,房屋評估機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進行全面評估報告和分戶報告。徵收部門將向被徵收者提供分戶評估報告。被徵收人不同意評估的結果,可以在法定期限內申請複審;如果對複核結果仍有異議,可以申請鑑定。

總的來說,在相同位置的面積差不多的房屋最終獲得的補償差異卻如此之大,這很可能是評估的過程有問題,因此,為了能夠獲得合理的補償,在實際評估之前,我們一定要首先選好評估的機構,不能只讓徵收方去選擇;也不要輕信評估報告中的內容。如果你不瞭解評估過程,或者覺得評估的結果有問題,可以及時諮詢律師。

■ 行政法;民法;提供知識交流與經驗分享。

■ 需要了解更多,請點擊頭像旁邊的紅色「關注」按鈕,關注我們!有法律問題可以隨時通過私信聯繫我們!

■ 宏詠華威法律諮詢服務賬號,每天為您推送各種相關法律知識文章,幫助您瞭解相關法律法規,也可以私信我們解決您的法律問題,維護您自身利益;避免做一個“法盲”。


同樣的拆遷項目,鄰居補償5百萬、7百萬,為什麼我家只有2百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