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帝,誰該為近代中國屈辱歷史負責任?康熙:這鍋我不背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一直到清朝末年,封建制度在我國延續了兩千多年。在這兩千多年中,這一制度並沒有受到根本性的衝擊,它在我國長久不衰。1840年是一個轉折點,我國的封建君主專制,可以說就是在那個時候逐步走向了沒落與衰亡。進入近代史之後,中國承受了一百多年的屈辱。有人說,這一切都是由於清王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的。在清帝國統治時期,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這些皇帝們難道就沒有一個對西方的發展有所洞察嗎?答案是否定的。

清朝十二帝,誰該為近代中國屈辱歷史負責任?康熙:這鍋我不背

清前期地圖

清朝一共有12位皇帝,可以將這些皇帝分成四批。第一批,有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第二批有康熙、雍正、乾隆、嘉慶。第三批有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最後是孤零零的末代皇帝溥儀。這四批皇帝,究竟誰該為導致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買單呢?

清朝十二帝,誰該為近代中國屈辱歷史負責任?康熙:這鍋我不背

順治皇帝

首先,咱們來看一看第一梯隊的皇帝們。之所以將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這三個人歸為第一梯隊,是因為他們在位時期,清王朝還沒有徹底統一全國。這幾位皇帝的主要使命是,建立大清,入主中原。清王朝在他們手中,還不算穩固。所以,這三位皇帝表示,導致近代屈辱歷史的鍋,他們不背。

清朝十二帝,誰該為近代中國屈辱歷史負責任?康熙:這鍋我不背

咸豐皇帝

然後,跳過第二梯隊,直接去看一看第三梯隊。第三梯隊的皇帝,主要有道光、咸豐、同治、光緒。那麼,導致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該由他們來背嗎?在道光皇帝在位時期,正巧趕上了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打響了。這時的清王朝已經落後不堪,對於西方的入侵難以招架。可以說,他們幾個在位時期,清王朝已經不行了。道光死後,繼位的咸豐皇帝雖然有心匡復大清,奈何能力不足,又壽命太短。緊接著的同治和光緒,就是倆傀儡皇帝,沒有實權。看來,這個責任還是得往前去尋找。

清朝十二帝,誰該為近代中國屈辱歷史負責任?康熙:這鍋我不背

康熙皇帝

小編翻了翻歷史,發現清王朝在康熙皇帝在位時期,綜合國力還算是在一流水平的隊伍之列,並且康熙皇帝廢止了海禁政策,還主動學習西方的科技文化,在數學、天文、地理等方面都有建樹。在康熙時期,大清與海外的貿易,逐漸走向繁榮。因此,康熙可以擺擺手說,這鍋我也不背。直到1723年,雍正繼位後,發佈了一道限制對外貿易的命令。從此,清王朝開始徹底走向了閉關鎖國之路。然而,雍正在位時間不長,僅僅13年就去世了。雍正雖然限制對外貿易,但是實施並不嚴格。

清朝十二帝,誰該為近代中國屈辱歷史負責任?康熙:這鍋我不背

乾隆皇帝

雍正之後的乾隆皇帝,才是將閉關鎖國政策執行到底的人。1757年,乾隆下令,除保留廣州一處對外通商口岸之外,禁止其餘各地與海外貿易,這就是著名的“一口通商”。自此,閉關鎖國政策算是走上了頂峰階段。看來,導致中國近代落後的局面,其責任人應該由乾隆皇帝來承擔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