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非標投資【深度分析】

前言:

因為疫情的爆發,給本就撲朔迷離的2020年蒙上了新的陰影。不同於股市,非標市場在2003年非典時期規模非常小,沒有過多歷史經驗可以借鑑,但通過對其他市場的對比研究和分析過去十年非標市場的發展歷程,還是可以得出一些判斷。總的來說,投資者面對疫情,不悲觀,不樂觀,客觀處理即可。重點是把握趨勢,守住投資邏輯主線。

摘要:

1.疫情造成的衝擊是短期的,不要過度恐慌。

2.關注“大事”,把握“大勢”——“分化”。

3.守住兩個“頭部”的投資主線——頭部管理人,頭部交易對手,抓住最後“8%”的上車機會。

一、不要因疫情恐慌

大牌明星要求壓軸出場,這是因為人總是對最後一個表演的人印象最深刻。在投資決策過程中,也會發生這種情況,人總會把最近的經驗(比如疫情)賦予更高的權重,這在行為金融學裡被稱作“近因效應”。這是因為人類記憶的特點造成的,也容易導致投資者忽略重點。

在這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實驗,大家都知道2月3號A股開市,上證指數跌了接近8%,但你知道2003年“非典”的時候,股市到底是何時見底或見頂的嗎?有經歷的可以閉眼回憶一下,沒經歷過的可以猜一猜。

答案是既沒有見頂也沒有見底,直到兩年後(2005年4月)國務院推動股權分置改革,上證才迎來歷史大底998點。而“非典”呢,只不過是給股市創造了一回10%左右的震盪,這是因為,從歷史經驗看,“疫情”只會對經濟造成短期衝擊,疫情過去就過去了。舉例說,今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幾乎清零,但你認為以後再也沒人去影院看電影了嗎?

特別是對於非標投資者來說,短期的擾動意義更小,重要的是把握市場趨勢,並守住投資邏輯主線。

二、關注“大事”,把握“大勢”——“分化”

非標投資期限較長,短則一年,長則兩三年,所以在投資決策過程中,要以一個偏長週期的角度去考慮,要通過“大事”去判斷“大勢”。什麼是“大事”,比如2019年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降息,歐央行重啟QE,中國央行三次降準並啟用LPR利率並軌,這決定了“大勢”是市場利率不斷下行(反映在產品端就是收益率長期下行)。反而近期央行“放水”之類的公開市場操作沒什麼價值,因為再大的水不過是“大勢”洪流中的一瓢而已。那麼對於非標投資,要關注的“大勢”是什麼?是“分化”。這既包括產業內的分化,比如房地產市場,頭部房企收割小房企。也包括城鎮的分化,大城市興,小城市亡。說個離我們生活近點的,你想想最近吃火鍋都去的是哪,是不是都去“海底撈”了?這“大勢”是每個經濟體都經歷過的,比如一戰之後的日本,只不過日本經濟學者稱之為“雙重結構”,但說的都是一件事。

三、守住投資邏輯主線——兩個“頭部”

既然“大勢”是“分化”,那非標投資只要順應“大勢”,牢牢抓住兩個“頭部”就可以了。

第一個“頭部”是頭部金融機構。在“分化”的“大勢”下,既可以看到一年預虧30億幾乎已經停業的某上市公司信託,也能看到幾家頭部信託公司的市場集中度再創新高。把你的錢交給行業頭部幾家管理人去打理才是正確的選擇。

第二個“頭部”是頭部交易對手。地產方面,儘可能去選擇銷售排名靠前、土地儲備好的開發商。政信方面,儘可能選擇所屬地方財政收入較好、結構合理的,發債規模排名靠前的融資平臺。

以上兩點可以作為未來兩到三年的投資邏輯主線,如果非要抓著“疫情”說,可以多說兩句,就是要全面、動態的看問題。

第一,有人會說,疫情爆發後,房子賣不動了,是不是開發商就要陷入危機呢?客觀的說一季度銷售肯定會受影響,會產生預期外的流動性缺口。但你要知道,過去幾年,如果說房企有10個融資渠道,監管給它堵上了8個半,那麼現在監管只要隨便放開兩個渠道,比如說,公開市場發債,就能很快解決問題(銀行間市場錢多的是,正愁沒得買呢)。

第二,地方政府受疫情影響會不會增加很多預算外支出,導致地方政府償債能力不足呢?肯定會,但是你要知道出口受阻消費不振,基建是唯一能託底經濟的工具,融資平臺肯定要保,這是“大勢”。此前國開行想要置換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還扭扭捏捏的,恐怕也有“花納稅人錢”的顧慮,現在反而可以名正言順的去化債了。還是那句話,你只要找到儘可能好的交易對手,在政府加槓桿的週期裡,不會有大問題。

最後再多囉嗦一句,昨天看但斌微博說已經趁著股市大跌滿倉抄底了,其實疫情對非標投資者同樣也是機會。之前因為市場利率下行,有些好的交易對手在不斷壓低非標的融資成本,反映到產品上就是收益率不斷下行。節後本來收益可能進一步下行,現在因為疫情造成的短期流動性缺口,反而這些交易對手可能不壓價了,甚至有可能抬抬價。投資者要抓住最後這一波“抄底”的機會,也許這是近十年最後一個窗口,年化收益達到8%的只會越來越少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