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丨開年遭遇沽空,大躍進的瑞幸何去何從?

資本論丨開年遭遇沽空,大躍進的瑞幸何去何從?

資本論丨開年遭遇沽空,大躍進的瑞幸何去何從?

雖然這份匿名報告受到了資本界的爭議和討論,但關於瑞幸咖啡的商業運作模式一直以來就備受關注,是各界樂此不疲的探討話題。


對於瑞幸咖啡而言,2020年的開局堪稱困難模式。


1月17日,瑞幸咖啡股價達到峰值之後開始了整體下跌的模式,而伴隨著中國內地疫情的持續發酵,與同行業一樣其股價萎靡不振,短期內受到波及;然而真正的考驗遠沒結束,2月1日,知名做空機構渾水發佈了一份長達89頁的研究報告,稱其“在2019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四季度,每店每日商品數量分別誇大了至少69%和88%”。

雖然這份報告並非渾水自身所作,但有著渾水的背書,瑞幸咖啡的股價應聲大跌,其商業模式和自身信譽也遭到質疑。在3日,瑞幸咖啡正式發佈公告回應稱,該匿名報告為有意誤導和虛假指控,表示將採取適當的措施來防禦這些惡意指控、以保護股東們的利益。


資本論丨開年遭遇沽空,大躍進的瑞幸何去何從?

一份受爭議的匿名報告



這份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的匿名作者稱,報告共有92個全職和1418個兼職調查員,調查了981家店鋪,收集了25843多張小票,進行了11260個小時的門店錄像,並且收集了大量內部微信聊天記錄。這樣一個有可能被當做商業間諜處理的大規模調查並帶著做空目的的行動,對瑞幸咖啡而言,其做出的結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友善的。

報告分析認為瑞幸的平均每店貨物數據在2019年第三季度虛增69%,第四季度虛增88%;顧客下單的商品數量出現減少,從2019年第二季度的每單1.38件商品已下降至2019年第四季度的每單1.14件;每件商品的淨售價至少提高了1.23元或12.3%,但現實中門店層面的損失依舊在24.7%-28%之間;管理層已通過股票質押兌現了49%的股份(或流通股總數的24%),投資者面臨由追加保證金引發的價格暴跌的風險……

資本論丨開年遭遇沽空,大躍進的瑞幸何去何從?

圖/匿名報告的諸多小票

這份報告最終下了瑞幸五大商業模式缺陷的結論:中國核心功能咖啡產品的市場規模較小,目前只在適度增長;用戶價格敏感,同時減少優惠券和擴張門店是不現實的;盈利存在問題,商業模式註定要崩潰;用戶缺乏忠誠度,非咖啡產品不受歡迎;特許經營業務存在不合規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渾水認為這份報告“工作是可信的”,但另外一家做空機構香櫞研究公司卻不這麼認為。香櫞表示也收到了這份匿名的研究報告,但瑞幸咖啡在中國“生意火熱”,通過其App下載、其他數據以及“和競爭對手的交談”可以確認財務狀況。這份報告“缺乏準確性,期待瑞幸公司的官方回覆”。有專家也同樣表示,報告的分析方法看起來比較完整,但數據是否真實還需要和瑞幸的說法進行交叉比對。


資本論丨開年遭遇沽空,大躍進的瑞幸何去何從?

圖/渾水和香櫞的推文

在3日瑞幸發佈的公告中,瑞幸則著認為該報告的證據和論證方法存在問題,因此其結論並不成立。

瑞幸認為,報告中展示的數據與公司自身系統裡的數據之間存在重大不一致,瑞幸咖啡的所有關鍵運營數據均被實時追蹤,包括店均日銷售商品數、單均商品數和有效銷售價格,且可被驗證,不存在虛增可能;報告中所謂的客戶訂單收據的來源和真實性無據可依,且其報告中的基礎統計方法毫無根據,同時作為一家數據導向型公司,瑞星咖啡致力於向投資者提供全面而準確的信息披露,並駁斥任何試圖破壞投資者對瑞幸業務、管理和運營結果信心的虛假聲明。

資本論丨開年遭遇沽空,大躍進的瑞幸何去何從?

圖/瑞幸特別針對幾項具體指控做出的回應截圖


資本論丨開年遭遇沽空,大躍進的瑞幸何去何從?

備受關注的瑞幸模式



雖然這份匿名報告受到了資本界的爭議和討論,但關於瑞幸咖啡的商業運作模式一直以來就備受關注,是各界樂此不疲的探討話題。

2017年10月,瑞幸咖啡第一家門店在北京銀河soho開業。隨後,瑞幸咖啡便於一種近似於百米衝刺般的速度開始在全國擴張。2018年5月,瑞幸咖啡開店數量達到500家,直接挑戰星巴克。同年12月,其開店數量達到了不可思議的2000家。

2019年初,瑞幸更是提出了相當激進的擴張計劃:全年新開2500家門店,到2019年底建成總門店數超過4500家,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根據今年瑞幸發佈的數據顯示, 2019年底,瑞幸直營門店數達到4507家,超額完成年初計劃;而星巴克目前在中國內地168座城市共開設了4100家門店。

同樣的,瑞幸的目光不僅僅是咖啡,在市場化的選擇下,瑞幸從單一的咖啡擴展到更多品類。2019年7月,小鹿茶正式上線,聘請當紅明星劉昊然作為品牌代言人。憑藉明星效應和全方位營銷,小鹿茶再次在年輕消費者中引發新一輪熱潮。8月19日,瑞幸咖啡旗艦店上線京東,開賣劉昊然公仔盲盒和鹿角杯周邊產品,首發當日由於太過火爆曾導致瑞幸APP短暫崩潰。

資本論丨開年遭遇沽空,大躍進的瑞幸何去何從?

圖/小鹿茶代言人

8月26日,瑞幸正式註冊全資子公司“小鹿茶(廈門)有限公司”,並於9月3日推出“新零售合夥人”模式,以零元加盟費的形式,用更快的速度在全國各地鋪展開來。雖然外界對此也是爭議不斷,但根據瑞幸咖啡CFO Reinout Schakel透露,瑞幸非咖啡品類的營收已經佔到總營收額的將近50%。

從1到4500,從單一的咖啡再到小鹿茶,這不到三年的時間裡,瑞幸咖啡以瘋狂的速度對外擴張,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神話。當然,這神話的背後正是其飽受爭議瘋狂燒錢套路。

數據顯示,瑞幸咖啡通過股權融資籌集資金7.5億美元,通過各種借貸累計融資12.85億元,甚至僅創立18個月就實現了IPO上市,從公司的財報數據看,2018年淨利潤虧損31.9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23.19億元,比2018年同期虧損擴大了5.75億元,其營收增長也出現了明顯下滑趨勢,儘管在門店上實現了驚人的增長,但瑞幸咖啡從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盈利。


資本論丨開年遭遇沽空,大躍進的瑞幸何去何從?

無人零售能否扳回一局


在瑞幸伴隨著諸多質疑的不斷擴張中,也在不斷探索新的盈利增長方式,其中最為惹人關注的就是於今年1月8日發佈的智能無人零售戰略。該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兩大終端設備,前者提供的是與門店無異的現磨咖啡及小鹿茶、熱巧、牛奶等, 瑞幸將其描述為“國內最豪華的智能無人咖啡機”,後者繼續延續瑞幸的“低價策略”。

資本論丨開年遭遇沽空,大躍進的瑞幸何去何從?

圖/瑞幸無人零售終端

根據瑞幸咖啡CEO錢治亞的介紹,瑞幸無人零售的目標是成為現代企業辦公室的標配,而對於終端機具體鋪設數量的預期,則是“越多越好,越密越好,不設上限”。

實際上,無人咖啡機和無人售賣機都不是新事物。早在2018年,無人貨架的倒閉潮消磨掉太多投資人的耐心,以至於打著“更加替代方案”、面向最後十米消費市場的智能貨櫃也未能大幅攪動市場。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瑞幸為何佈局無人零售就是一個值得商討的話題。

有觀點分析認為瑞幸佈局無人零售的主要出於兩方面的因素考慮:第一,雖然瑞幸在店面數量上超越了星巴克,但是門店成本和服務質量都無法與星巴克抗衡。因此用無人零售的方式,反而是一種快速擴大市場份額的方式;第二,相較於需要更多人力成本、房租租金的線下門店,造價更低的自助咖啡機和自助售賣機是一個更經濟的選擇。這從側面顯示出瑞幸開始考慮改革過去不計成本的擴張方式。

不過,對於此次瑞幸公佈的無人零售計劃,該匿名報告則用另一種方式唱起了反調。

在無人零售項目發佈當天,瑞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文件,申請增發最多1200萬股美國存托股,且計劃發行4億美元可轉高級債券。對此該報告認為:瑞幸通過增發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籌集了8.65億美元,以發展其“無人零售”戰略,這更可能是管理層從公司吸走大量現金的便捷方式。其理由在於之前瑞幸的管理層已經通過股票質押兌現了49%的股票,按當前價格價值25億美元。

瑞幸則表示,這種攻擊“內容均是虛假的、充滿誤導性或完全不相關的”,這份報告對公司的商業模式和經營環境有著本質上的誤解,並打算採取適當的措施來保護自己免受這些惡意指控,並保護股東的利益。

資本論丨開年遭遇沽空,大躍進的瑞幸何去何從?

圖/瑞幸關於股東管理層的問題說明截圖


在瑞幸發佈公告後,其股價早盤一路上揚,午後維持下滑態勢。截止美國當地時間2月3日收盤,瑞幸股價報31.35美元,跌幅3.51%。奇點君就相關問題向瑞幸諮詢,但截止到發稿前尚未收到瑞幸方面的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