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蜀道難,更難的是幼兒園要求孩子每日打卡一首古詩,孩子不配合

最近幼兒園響應“停課不停學”的政策,孩子還沒開學,學校就佈置了一大堆作業。幼兒園的作業五花八門,比如做一份關於疫情的手抄報、每天背一首詩、每天做半小時運動、每天做一份小手工等。

隨著老師佈置的作業,父母和孩子就展開了一連串的故事,有的令人令人捧腹大笑,有的令人唏噓。孩子視頻打卡往往不能一次性完成,偶爾就會出現很搞笑的鏡頭,成為美好的記憶。孩子需要做手抄報,家裡剛好沒有紙了,有父母就發信息說老師在這緊要關頭添亂,也是令人唏噓。

比蜀道難,更難的是幼兒園要求孩子每日打卡一首古詩,孩子不配合


同學發朋友圈吐槽說:“幼兒園小班要求孩子每日視頻打卡一首古詩,孩子不配合,我就逼孩子念,孩子就哭鬧撒潑打滾。我感覺很無奈。這樣的學習到底是有何用?”

我翻了翻他的上一條朋友圈打卡視頻是孩子紅著眼睛唸了兩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聽到這兩句詩,樂得我差點把口水噴出來。

這位同學的經歷估計不是個例,我最近發現朋友圈打卡孩子學習視頻的朋友越來越多了。每個視頻看起來都是完美的,光鮮亮麗的。如果朋友沒有髮圈吐槽,我可能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因為沒有感同身受,所以不會想到這個。

比蜀道難,更難的是幼兒園要求孩子每日打卡一首古詩,孩子不配合


為什麼幼兒園老師會要求佈置線上作業呢?

我搜索了一番老師的言論,他們也是不想這麼佈置作業的。因為佈置作業之後,他們需要一直拿著手機督促家長和孩子完成學習。線上的事情是沒有時間限制,不向平時下班了就是下班了。老師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在這上面。但是為了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老師才會佈置這麼多五花八門的作業。孩子難,父母難,老師也難。

比蜀道難,更難的是幼兒園要求孩子每日打卡一首古詩,孩子不配合


如何配合老師完成孩子的作業呢?

首先,擺正心態,老師佈置作業不會為難孩子,也不會為難父母。

父母的心態很重要,一定不要先入為主地排斥老師佈置的作業。正常情況下,老師佈置作業不會為難孩子,也不會為難父母。如果確實執行存在問題,和老師說明後,即使不完成,對方也是會理解的。

比蜀道難,更難的是幼兒園要求孩子每日打卡一首古詩,孩子不配合


其實這些作業都是比較容易完成的。只是有些父母的完美主義搞得孩子哭鬧,自己心累。比如古詩視頻打卡,孩子如果無法完整背誦,爸爸媽媽可以陪孩子一起朗誦。孩子不會的地方,爸爸媽媽接下去。這樣的話視頻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完美,但是一般5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了。

我同學孩子念古詩時,如果有一個字唸錯了,這個視頻就要重錄。這就是反覆折騰孩子,因此孩子就不願意配合了。如果我們只是當作遊戲來完成它,即使看起來不太完美,也無傷大雅。

比蜀道難,更難的是幼兒園要求孩子每日打卡一首古詩,孩子不配合


其次,學會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很多孩子別看人小,心性可不小。很多時候孩子吃軟不吃硬。父母沒有平等地和孩子交流,而是命令孩子。孩子可能就不樂意了。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學會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才能讀懂孩子的心。比如孩子剛好自己在玩遊戲正在興頭上,父母一定要求孩子去做作業。這時候孩子就會和父母對抗起來。父母可能就會覺得這孩子怎麼這麼不配合呢?

如果選合適的時機,比如孩子放鬆的時候,一起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可能效率就比較高了。

比蜀道難,更難的是幼兒園要求孩子每日打卡一首古詩,孩子不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